棒垒球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18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棒垒球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棒垒球手套,尤指一种在第一、二护指部之间设有一具有吸
震缓冲能力的球挡部,以抵消接球时所产生的冲力的棒垒球手套。
背景技术
棒垒球运动在世界各地已拥有相当庞大的运动人口,其不但可以有效锻炼身体, 且可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可说是一项老少咸宜的运动。因此,在棒垒球中不可或缺的棒垒 球手套便有庞大的需求量。 而一般现有的棒垒球手套,其在可供容置手指的每个包覆体之间以多片人造皮或 真皮车缝而成,并以带皮绑扎固定,每一手套至少需使用8片以上真皮或人造皮革缝制,使 达到足够的强度,以将球接住。但是,当接球者在承接被打击者强力击出或同组队员所传出 的高速球时,由于现有的棒垒球手套所能承受缓冲的能力不足,因此,容易让接球者的手部 承受很大的压力,而造成接球时的不舒适感,甚至造成接球者的手部伤害。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使棒垒球手套能有效提供良好的缓冲弹性,以抵 消接球时所产生的冲力,而可让接球者舒适的接球,以确保使用安全,创作人积多年的经验 及不断的研发改进,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垒球手套,通过在包覆手指的第一、二护 指部之间设有一具有吸震缓冲能力的球挡部结构,能在接球时,能有效抵消接球时所产生 的冲力,而可让接球者舒适的接球,以减少体力的耗费。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垒球手套,通过在包覆手指的第一、二护 指部的背面设有一具有吸震缓冲能力的片体结构,能在接球时,能有效抵消接球时所产生 的冲力,而可确保接球者的手部安全。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棒垒球手套包括一第一护指部、一第二护指 部及一球挡部,其中所述第一护指部供包覆姆指,所述第二护指部供包覆食指及其他手指, 而所述球挡部则连接于所述第一护指部及第二护指部之间,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在于所述 球挡部是一复合片体,包括由手套的正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一发泡体及一弹性伸縮布。 实施时,所述发泡体是复合式发泡材料发泡成型。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更包括一球挡片,所述球挡片连接于第一护指部及第二护指 部之间,而所述球挡部结合于球挡片的背面。 实施时,所述第一护指部及第二护指部的背面设有一复合材片体,所述复合材片
体包括由所述第一、二护指部的背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一发泡体及一弹性伸縮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棒垒球手套,通过在包覆手指的第一、二护指
部之间设有一具有吸震缓冲能力的球挡部结构,能在接球时,能有效抵消接球时所产生的
冲力,而可让接球者舒适的接球,以减少体力的耗费。[0012]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一实施例详述于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球挡部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球挡片与球挡部结合时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材片体结合于第一护指部背面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棒垒球手套-1 ;第一护指部_2 ;第二护指部_3 ;单指部_31 ;连接
件-32 ;球挡部-4 ;底布-41、61 ;发泡体_42、62 ;弹性伸縮布_43、63 ;球挡片-5 ;复合材片 体-6。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 、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棒垒球手套1的第一实施例,所述棒垒球手
套1设计呈弯折状,其接球的一面界定为正面,而反向相对于所述正面的一面则界定为背
面,所述棒垒球手套1包括一第一护指部2、一第二护指部3以及一球挡部4。 所述第一护指部2及第二护指部3分别以真皮或人造皮革缝制而成,所述的第一、 二护指部(2、3)也可为复合式发泡材料一体发泡成型。其中,所述第一护指部2供包覆姆 指,所述第二护指部3包括多个可将食指及其他手指分别包覆的单指部31,各单指部31之 间分别以带皮连接,所述带皮作为连接件32。实施时,所述的单指部31与连接件32也可以 复合式发泡材料一体发泡成型;而所述球挡部4连接于第一护指部2及第二护指部3之间。 所述球挡部4是一复合片体,包括由手套的正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41、一发泡体 42及一弹性伸縮布43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发泡体42是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发泡成型,所述的发泡体42亦可为其他具有缓冲功能 的复合式发泡材料发泡成型。藉此,当球挡部4的右侧与第一护指部2的左侧结合,所述球 挡部4的左侧与第二护指部3的右侧结合时,可以发泡体42及弹性伸縮布43产生双重的 缓冲效果,以减低高速棒垒球所产生的冲力。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棒垒球手套1的第二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护 指部2及第二护指部3之间更连接一球挡片5,所述球挡片5较佳是皮革所制成,所述球挡 片5的右侧与第一护指部2的左侧结合,所述球挡片5的左侧与第二护指部3的右侧结合, 且所述球挡部4结合于所述球挡片5的背面,以增强缓冲的能力。 而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棒垒球手套1的第三实施例,其中,除了所述球挡 部4具有缓冲棒垒球冲力的结构之外,所述第一护指部2及第二护指部3的背面更设有一 复合材片体6,所述复合材片体6与球挡部4分离,且所述复合材片体6包括由所述第一、二 护指部(2、3)的背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61、一发泡体62及一弹性伸縮布63。 实施时,所述的球挡部4的底布41、发泡体42及弹性伸縮布43亦可对应连接复合 材片体6的底布61、发泡体62及弹性伸縮布63,使球挡部4与复合材片体6 —体成型,以 增强第一、二护指部(2、3)的缓冲效果。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实用新型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能有效提供良好的缓冲弹性,以抵消接球时所产生的冲力,而可让接球者舒适的接球,
以确保使用安全的棒垒球手套,极具实用的价值,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
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
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之
内,合先陈明。
权利要求一种棒垒球手套,包括一能供包覆拇指的第一护指部、一能供包覆食指及其他手指的第二护指部及一球挡部,所述球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护指部及所述第二护指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挡部是一复合片体,包括由手套的正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一发泡体及一弹性伸缩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球挡片,所述球挡片连接 于所述第一护指部及所述第二护指部之间,而所述球挡部结合于所述球挡片的背面。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体是复合式发泡材料发 泡成型。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指部包括多个能将食 指及其他手指分别包覆的单指部,各单指部间分别以一连接件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指部及所述第二护指 部的背面设有一复合材片体,所述复合材片体包括由所述第一护指部、所述第二护指部的 背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一发泡体及一弹性伸縮布。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垒球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片体的底布、发泡体及弹性 伸縮布对应连接所述复合材片体的底布、发泡体及弹性伸縮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棒垒球手套,包括一第一护指部、一第二护指部以及一球挡部,其中,所述第一护指部供包覆拇指,所述第二护指部供包覆食指及其他手指,所述球挡部连接于第一护指部及第二护指部之间,以承接打击者击出或同组队员所传出的棒垒球,且所述球挡部包括由手套的正面依序层叠的一底布、一发泡体及一弹性伸缩布。以在棒垒球接触到球挡部时,能有效的抵消棒垒球所产生的冲力,而可让接球者舒适的接球,并确保接球者的手部安全。
文档编号A63B71/14GK201470038SQ20092016706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4日
发明者吴高兴 申请人:吴高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