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459阅读:17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战国时期的古代战争物资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在战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战争需要制造了一种木制的物资运输工具,取名"木牛流 马",但是该工具在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失传,直到现在只能见到相关的简略 文字记载,且没有相关的图形和结构图案。 在经过中央电视台十套对该项技术结构并且向全社会征求相关技术的节目播放 后,我们根据历史文字记载以及电视节目介绍,经过深入地探索研究后,完整地实现并且复 原了历史上的木牛流马。 为了更好地使得现代人们对优秀的古代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实用新型将以
微型的模型工艺品以及i:i的展示品面向社会。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的物资运输工具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依靠人力且能运输
大量物资的木牛流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措施 —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包括头部、前身、后身和杠杆,所述头部、前身和后身依次连 接;所述杠杆的一端与头部的连接,杠杆的中部与前腿连接,所述前腿分别与头部和前身连 接,且前腿、连杆、连杆、连杆和后腿依次相连; 所述前身和后身用轴连接; 所述杠杆与头部用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简单,成本低,且仅依靠人力能运输大量物资,最适 用于现代轮式运输工具所不能通过的山间小道和台阶式路线上使用。

图l,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包括头部1、前身2、后身3和杠杆4,所述头部1、前身2和 后身3依次连接;所述杠杆4的一端与头部1的连接,杠杆4的中部与前腿8连接,所述前 腿8分别与头部1和前身2连接,且前腿8、连杆5、连杆9、连杆10和后腿7依次相连;所 述前身2和后身3用轴6连接;所述杠杆4与头部1用连杆11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了完成 道路的转向动作,分头部1、前身2、后身3三部分,并在前身和后身相交处以轴相连,从而获 得转向行走的效果。由人力在杠杆4尾部的作功,在杠杆4与前腿8连接的支点作用下,杠 杆4与连杆11 一端的连接点经过连杆11的另一端与头部1的连接点之间进行力的传递,头部1以头部1与前身2的连接点为圆心进行弧线摆动,且前腿8以前腿8与前身2的连 接点为圆心与头部进行弧线同步摆动,同时后腿7又经过连杆10、连杆9、连杆5在前腿8 的带动下,以后腿7与后身3的连接点为圆心进行弧线摆动,并且在人力在杠杆4尾部的重 复作功下,完成整个行进动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简单,成本低,且仅依靠人力能运输大量物资,最适用于现代轮式运输工具所 不能通过的山间小道和台阶式路线上使用。 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1)、前身(2)、后身(3)和杠杆(4),所述头部(1)、前身(2)和后身(3)依次连接;所述杠杆(4)的一端与头部(1)的连接,杠杆(4)的中部与前腿(8)连接,所述前腿(8)分别与头部(1)和前身(2)连接,且前腿(8)、连杆(5)、连杆(9)、连杆(10)和后腿(7)依次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身(2)和后身(3) 用轴(6)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4)与头部(1) 用连杆(11)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艺品木牛流马,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1)、前身(2)、后身(3)和杠杆(4),所述头部(1)、前身(2)和后身(3)依次连接;所述杠杆(4)的一端与头部(1)的连接,杠杆(4)的中部与前腿(8)连接,所述前腿(8)分别与头部(1)和前身(2)连接,且前腿(8)、连杆(5)、连杆(9)、连杆(10)和后腿(7)依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简单,成本低,且仅依靠人力能运输大量物资,最适用于现代轮式运输工具所不能通过的山间小道和台阶式路线上使用。
文档编号A63G19/00GK201500446SQ2009201892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1日
发明者吴丁伍 申请人:吴丁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