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099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康复器械,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植物状态患者、骨折手术 后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脊髓损伤患者、脑血管意外后患者、颅脑损伤患者、帕金森病 患者以及各类慢性疾病长期卧床者的肢体康复训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大多为单独康复训练上肢或者单独训练下肢, 很少有上下肢康复训练二合一的训练器,而少数的几种具有上下肢训练功能的训练器,其 一台训练器一般一次只可允许一位患者使用,这对于只患有上肢残疾或下肢残疾的患者来 说又是一种功能浪费。另外现有的同类产品中虽然已基本具有主被动训练模式和智能识别 患者痉挛的功能,但是针对左右手脚不同残疾程度的患者还没有很好的训练模式,且对于 训练结果的数据也不能及时输出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模式 多样、治疗方式安全、适用人群广泛、训练范围多样化的肢体康复训练机。能够实现双人同 时进行上下肢主动训练、被动训练、助力训练、对称训练等多种训练模式的训练,具有自动 识别痉挛和痉挛缓解的功能,具有训练能量的统计功能和训练量(训练圈数)、训练时间的 统计功能,训练结果能及时输出保存,通过传感器来检测训练者的实时心率并实时显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 显示器盒、上壳、安装机、导向杆、导向座、支架、支架壳、把手、脚支撑、扶手和脚踏,所述显 示器盒设置在上壳上,显示器盒内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控制模块,上壳固定在安装架上,安装 架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设置在导向座内,导向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与脚支撑连接,支架外 设置有支架壳,把手设置在上壳一端,其特点在于所述的上壳内设置有上肢电机,上壳另 一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扶手与上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支架壳内设置有下肢电机,支架 壳上靠近把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脚踏,脚踏与下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扶手和脚踏上均设 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二套相对独立的康复训练系统来完成双人上肢或下肢的康复训 练,将这二套康复系统安装在一台设备之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上肢训练患 者来调节安装架的高度,训练者根据自身状况通过显示器盒上的显示屏选择不同的训练模 式,控制模块根据选择的不同训练模式分别驱动上肢电机、下肢电机,上肢电机以及下肢电 机分别传动上肢曲柄机构和下肢曲柄机构,从而控制扶手和脚踏的转动。本实用新型还具 有对称训练的功能,左右扶手和脚踏上均设置有专用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上肢左、右曲柄 机构所处的位置以及下肢左、右曲柄机构所处的位置,根据左、右曲柄机构所处位置时的电 压、电流值来换算成所作的功,通过积分的方式完成左、右手(脚)所消耗能量的统计,可 以通过指针的方式或能量柱的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训练患者可以直观的了解自己训练状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壳内还设置有打印机,打印机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台打印机对上下肢训练系统的数据进行打印。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两个耳夹式心率传感器,耳夹式心率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 接,患者可以在训练过程中直观地看到自己心律波动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助力运动、主动 运动、阻力运动、对称运动和抗痉挛运动多种治疗模式,按照病人的不同状况进行选择,适 合任何力量等级的肌肉训练,多档调节。2、配置了心率监护系统,保证运动过程安全有效。 3、设置有微型打印机,训练报告当即显示,并可打印。4、具有上下肢训练功能,也可以进行 床上训练,可供二人同时进行训练,5、具有消耗能量的统计功能,有利于制订科学的训练计 划。根据不同的患者左、右手(脚)所要训练的状况是不同的,本产品增加了对称训练功 能,可以实时了解左、右手(脚)的训练状况,同时在控制模块中嵌入了训练能量的计算功 能,可以为医生制订康复计划提供定量的数据,使康复计划更趋于科学化;同时采用一台打 印机打印二套控制系统的数据,节约了资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显示器盒1、上壳4、安装架6、导向杆7、导向座9、 支架11、支架壳10、把手13、脚支撑12、扶手25和脚踏16,所述显示器盒1设置在上壳4 上,上壳4内还设置有打印机27,打印机27与控制模块连接。显示器盒1内设置有显示屏 以及控制模块,上壳4固定在安装架6上,安装架6与导向杆7连接,导向杆7设置在导向 座9内,导向座9与支架11连接,支架11与脚支撑12连接,支架11外设置有支架壳10, 把手13设置在上壳4 一端,上壳4内设置有上肢电机5,上壳4另一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 扶手25,扶手25与上肢电机5连接,所述的支架壳10内设置有下肢电机3,支架壳10上靠 近把手13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脚踏16,脚踏16与下肢电机3连接,所述的扶手25和脚踏 16上均设置有传感器26,传感器26与控制模块连接。显示器盒1下端还设置有两个耳夹 式心率传感器28,耳夹式心率传感器28与控制模块连接。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训练要求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本实用新型上肢、下肢训练系 统均有主动训练、被动训练、阻力训练、助力训练、对称训练五种训练模式。主动训练系统进入主动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阻力、时间和电机旋 转方向,工作过程中,系统根据所设定的阻力逐步加载电机的工作电压,达到不同的阻力, 根据在电机上安装的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速,根据转速计算训练路程,训练者可 以根据实际训练的状况调整阻力的大小。被动训练系统进入被动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训练速度、时间和电 机旋转方向,工作过程中,系统根据所设定的训练速度逐步提高电机的工作电压,达到不同的电机转速,根据在电机上安装的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速,根据转速计算训练路 程,训练者可以根据实际训练的状况调整速度的大小。阻力训练系统进入阻力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速度、阻力、时间和 电机旋转方向,工作过程中,系统根据所设定的速度和阻力逐步加载电机的工作电压和限 制工作电流,达到不同的速度和阻力,根据在电机上安装的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 速,根据转速计算训练路程,训练者可以根据实际训练的状况调整速度和阻力的大小。助力训练系统进入助力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阻力、时间和电机旋 转方向,工作过程中,系统根据所设定的阻力逐步加载电机的工作电压,达到不同的阻力, 根据在电机上安装的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速,根据转速计算训练路程,训练者可 以根据实际训练的状况调整速度和助力的大小。该训练系统是根据不同的阻力和速度设定 了不同的电机输出扭矩帮助训练者提高训练效果。对称训练系统进入对称训练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定阻力、时间和电机 旋转方向,工作过程中,系统根据所设定的阻力逐步加载电机的工作电压,达到不同的阻 力,根据在电机上安装的霍尔元件检测电机输出轴的转速,根据转速计算训练路程,训练者 可以根据实际训练的状况调整阻力的大小,同时根据电机输出轴上的检测元件检测左右 手(脚)的位置,根据此位置检测电机工作的电压、电流值,加权统计以后可以得出左右手 (脚)所消耗的能量,在显示屏上采用用户适宜的方式显示。能量统计功能训练者在不同的训练模式下将消耗不同的能量,能量反馈主要依 靠检测单击的电流、电压值(实时)通过加权计算形成能量值。打印功能采用一台打印机,用硬件方式来进行上、下肢训练系统数据打印的切 换,打印格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
权利要求一种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显示器盒、上壳、安装架、导向杆、导向座、支架、支架壳、把手、脚支撑、扶手和脚踏,所述显示器盒设置在上壳上,显示器盒内设置有显示屏以及控制模块,上壳固定在安装架上,安装架与导向杆连接,导向杆设置在导向座内,导向座与支架连接,支架与脚支撑连接,支架外设置有支架壳,把手设置在上壳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内设置有上肢电机,上壳另一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扶手与上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支架壳内设置有下肢电机,支架壳上靠近把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脚踏,脚踏与下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扶手和脚踏上均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内还设置有 打印机,打印机与控制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康复训练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两个耳夹式心率传 感器,耳夹式心率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显示器盒、上壳、安装机、导向杆、导向座、支架、支架壳、把手、脚支撑、扶手和脚踏,其特点是所述的上壳内设置有上肢电机,上壳另一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扶手与上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支架壳内设置有下肢电机,支架壳上靠近把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脚踏,脚踏与下肢电机连接,所述的扶手和脚踏上均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供双人同时进行上下肢训练,治疗模式多样、治疗方式安全、适用人群广泛、训练范围多样化。
文档编号A63B21/005GK201572288SQ20092031791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0日
发明者谢莉 申请人:杭州协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