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拾取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693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乒乓球拾取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比赛辅助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将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 收集起来的乒乓球拾取车。
背景技术
乒乓球在我国被誉为“国球”,是一项十分普及的体育活动,在进行乒乓球 比赛的过程中,乒乓球经常掉落在地面上,人们需要弯腰或蹲下才能将乒乓球拾起,十 分费时,尤其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地面上可能会散落着许多的乒乓球,将这些乒乓球 一一拾取后收集起来是一项较为耗费劳动的工作,现在市面上有一些可将地面上的乒乓 球收集起来的装置,但是它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价格昂贵,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 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乒乓球拾取车。本发明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乒乓球拾取车,包括带有滚轮1的车体2,车体 2的后部设置有把手5,车体2的上端设置有翻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2内设有 空腔3,车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性带4,每个弹性带4的间隔H相同,且 间隔H的取值范围是25毫米-35毫米。所述的弹性带4均沿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弹性带4均沿纵向平行设置。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装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不需要弯腰或蹲下的条件 下,将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一一收集起来,而且它的成本低廉,制造容易,使用也非 常简单、方便,可以应用于于社区、单位活动室,公共体育场馆和各类比赛使用,因为 乒乓球是我国普及率最高的体育运动,因此本装置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乒乓球 拾取车,包括一个设置有滚轮1的车体2,车体2的后部设置有供人把持的把手5,车体2 的上端还设置有翻盖6;车体1内设置有收集乒乓球的空腔3,在车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 条相互平行的弹性带4,并且每条弹性带4之间的间隔H均相等,这些弹性带4可以沿着 车体2行进的方向轴向平行设置,也可以在沿着与车体2行进方向相垂直的纵向上设置,所述的间隔H的取值范围是25毫米-35毫米,最佳的取值为30毫米。
本发明实施例的乒乓球拾取车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把持把手5,推动车体2 前进,当车体2经过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时,在压力的作用下,乒乓球会自动将相邻 的两条弹性带4撑开,并从两条弹性带4之间的空隙中进入空腔3内,而此时弹性带4又 恢复到初始状态,由于标准的乒乓球尺寸为40毫米,而不发生弹性变形时的相邻两条弹 性带4之间的距离要小于40毫米(25毫米-35毫米),因此乒乓球不会从弹性带4之间的 空隙中离开空腔3;这样本装置经过的路面上所有的乒乓球都会进入空腔3内,当所有的 乒乓球都收集完毕后,可开启翻盖6,将空腔3内的乒乓球取出以供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乒乓球拾取车,包括带有滚轮(1)的车体(2),车体(2)的后部设置有把手 (5),车体(2)的上端设置有翻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2)内设有空腔(3),车 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性带(4),每个弹性带(4)的间隔H相同,且间隔 H的取值范围是25毫米-3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拾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带(4)均沿轴向平 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拾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带(4)均沿纵向平 行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乒乓球拾取车,包括带有滚轮(1)的车体(2),车体(2)的后部设置有把手(5),车体(2)的上端设置有翻盖(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2)内设有空腔(3),车体(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性带(4),每个弹性带(4)的间隔H相同,且间隔H的取值范围是25毫米-35毫米。这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乒乓球拾取车。
文档编号A63B67/04GK102019071SQ20101055916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5日
发明者冯铁锁, 潘慧玲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