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恢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81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恢复锻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功能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骨科临床中,骨髋缺血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往往需要靠髋部的手术治疗。髋部手术后,由于病人不能行走,主要靠卧床休养,病人经常会出现关节僵硬。所以,髋关节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术后早期在病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对病人的髋关节康复有很大益处。但是,目前尚无一种可以满足病人术后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需求的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少一种病人术后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器械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恢复锻炼装置。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轨道、端盖和一对鞋状的踏板,踏板上设有束紧装置,踏板的下面设有轴和轴承,轴承套在轴上,轴通过连接板与踏板的后跟固定连接,轴承可以沿轨道滚动,底座和轨道连为一体,由大小相同的两部分通过合页相连接而成,轨道中间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挡板;底座和轨道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可以拆卸。每只踏板的下面可以设有一对轴承,最好设有两对轴承;轨道上面可以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和轨道连为一体;踏板上的束紧装置可以是鞋带也可以是带雄雌扣的布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病人术后可以躺在床上通过功能恢复训练器自行做髋关节功能训练,训练中无需他人辅助;限位挡板可以防止病人在训练中腿部完全并拢,以满足治疗要求;底座、轨道可以折叠放置,端盖可以拆卸,同时可以取下踏板以及与其连接轴和轴承,使本发明在放置时占用空间小,而且便于携带。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中1、底座;2、轨道;4、轴承;5、端盖;6、连接板;7、束紧装置;8、踏板;9、保护罩;10、轴;11限位挡板。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轨道2、保护罩9、端盖5和一对鞋状的踏板8,踏板8上设有束紧装置7,踏板8上的束紧装置7是带雄雌扣的布条。踏板8的下面设有轴10和两对轴承4,轴承4套在轴10上,轴10通过连接板6与踏板8的后跟固定连接,轴承 4可以沿轨道2滚动,底座1、轨道2和保护罩9连为一体,轨道2上设有限位挡板11 ;底座 1和轨道2的两端设有端盖5。本发明的底座1、轨道2、保护罩9、端盖5可以使用塑料、金属或者木材制作。使用本发明时,首先把由底座1、轨道2和保护罩9连为一体的两部分展开,将带有轴10和轴承4的踏板8安装好,盖上端盖5,然后由他人将恢复锻炼装置安放在病床上病人的脚的适当位置,使恢复锻炼装置与病人身体的左右对称,让病人仰卧在病床上,帮助病人将脚固定在踏板8上;之后,病人便可以自行将两腿分开、并拢,重复做这个动作,使髋关节的功能得到训练和恢复。
权利要求
1.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包括底座、轨道、端盖和一对鞋状的踏板,踏板上设有束紧装置, 踏板的下面设有轴和轴承,轴承套在轴上,轴通过连接板与踏板的后跟固定连接,轴承可以沿轨道滚动,底座和轨道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轨道由大小相同的两部分通过合页相连接而成,轨道上设有限位挡板;底座和轨道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可以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只踏板的下面设有一对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器,其特征在于每只踏板的下面设有两对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上面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和轨道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上的束紧装置是鞋带或者是带雄雌扣的布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恢复锻炼装置,它是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满足病人术后在床上进行康复训练器械的缺陷。其主要包括底座、轨道、端盖和一对鞋状的踏板,踏板上设有束紧装置,踏板的下面设有轴和轴承,轴承套在轴上,轴通过连接板与踏板的后跟固定连接,轴承可以沿轨道滚动,底座和轨道由大小相同的两部分通过合页相连接而成,轨道中间相应位置处设有限位挡板;底座和轨道的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可以拆卸。它主要用于骨髋缺血坏死病人在髋部手术后的床上髋关节恢复功能训练。
文档编号A63B22/20GK102553154SQ2010105945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国楼 申请人:刘国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