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5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特别是指一种倒立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健身器材的种类越来越多,如倒立机即是一种较受欢 迎的健身器材,其具有可转动的躺板,使用者躺在躺板上,控制躺板倒立,带动使用者保持 倒立的姿势,增加脑部的供血量,消除疲劳,避免因用脑过度而产生偏头疼、注意力不集中, 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然而,目前的倒立机尽管型态多样,但都仅具有使人倒立的功能,而若能一机多 用,则将更具市场。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目前单一功能的倒立机结构进行研究改进,本案由此产 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立机,其可提供锻炼腹部肌肉的辅助功 能,一机两用。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立机,其可方便不同身高的人使用,适用 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立机,其可提供多个倒立档位,提供不同 的倒立角度,方便不同体质的人使用。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倒立机,包括支架、躺板和夹脚装置,支架支撑于地面,躺板与支架枢接,并以 枢接点为轴心转动,夹脚装置设于躺板的一端,用以固定使用者的双脚;所述躺板上设有若 干平行的滚筒。上述夹脚装置通过一伸缩杆连接躺板的一端。上述躺板与支架借助枢接机构枢接,所述枢接机构包括转动片、连杆和横杆,二转 动片均为扇形片,分别以其顶角与支架的两侧枢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转动片,而两个 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躺板的两侧。上述倒立机还包括弹性机构和定位机构,其中,弹性机构设于倒立机的一侧,包括 按压杆、顶持件、套筒和弹性件,按压杆设于前杆的顶端,顶持件的顶部与按压杆相互抵靠, 而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顶持件的底端,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孔肩面抵靠;定位机构包括固定 杆和转动片,固定杆装设在前杆的中空管中,其顶端与顶持件连接,而底端形成一固定部, 且前杆对应形成供固定部穿过的滑槽,转动片上间隔设有若干卡槽。上述顶持件的顶部形成一可供按压杆容置的容槽。上述夹脚装置包括一架体和四个脚垫,架体呈“工”字型,以中部固定于躺板的一 端,而四个脚垫分别装设在架体的四个伸出部。[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改进(1)本实用新型中的躺板不再使用传统的平板或横杆结构,而是使用可转动的滚 筒,当使用者在倒立时,可用力收缩腹部,弯曲腿部,牵引身体向上移动,从而起到锻炼腹部 肌肉的作用,实现一机两用的效果;(2)躺板和夹脚装置之间使用伸缩杆连接,可利用伸缩杆的伸缩效果,自由调节夹 脚装置与躺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人使用;(3)借助弹性机构和定位机构,在转动片上设置多个卡槽,从而提供多个倒立档 位,使用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倒立角度,达到健身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现调整档位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立机,包括支架1、躺板2和夹脚装置 3,以下分别介绍。支架1站立在地面,具体包括前杆11和后杆12,二者均为U型结构,两个端部相互 对应支撑于地面,并借助二固定片13进行固定连接,且在二前杆11的顶端设置包覆部14, 用以供使用者握持。躺板2与支架1枢接,并以枢接点为轴心而转动,具体是借助一枢接机构,同时参 考图3所示,该枢接机构包括转动片41、连杆42和横杆43,转动片41为一扇形片,共有两 个,分别以其顶角与支架1两侧的固定片12枢接,使转动片41可绕该顶角转动;横杆43的 两端分别连接两转动片41,并可随转动片41的转动而位移,使二转动片41同步转动;连杆 42有两个,其一端分别固定于横杆43的两端,另一端分别连接躺板2的两侧,则当转动片 41以其顶角为轴心转动时,通过连杆42带动躺板2上下摆动,实现倒立的功能。另外,躺板2上设有滚筒21,其滚动有助于使用者的身体在躺板2上移动,使用者 可收缩腹部,实现腿部的弯曲,以锻炼腹部肌肉,实现一机两用的效果。夹脚装置3固定于躺板2的一端,用于固定脚部,所述夹脚装置3包括一架体31 和四个脚垫32,该架体31呈近似“工”字型,架体31以中部固定于躺板2的一端,而四个脚 垫32分别装设在架体31的四个伸出部,当使用者躺在躺板2上时,双脚可分别夹置在两侧 的二脚垫32之间,起到固定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躺在躺板2上,并将双脚夹置在夹脚装置3上,手握包 覆部14,用力下压躺板2,使脚跟离开地面,即可使躺板2倒立,增加对脑部的供血量;同时,使用者还可双脚夹紧夹脚装置3,然后收缩腹部肌肉,在滚筒21的作用下,使身体向上牵 引,实现对腹部肌肉的锻炼。另外,由于不同的使用者体质有所差别,因此对倒立机的倒立角度要求不同,为了 适应不同体质的使用者,本实施例还可提供不同的倒立档位,再请参考图3及图4所示,包 括弹性机构5和定位机构6,所述弹性机构5设于倒立机的一侧,包括按压杆51、顶持件52、 套筒54和弹性件53,其中,按压杆51设于前杆11的顶端,并在外部套设一按压管511 ;顶 持件52的顶部形成一容槽521,恰好可供按压杆51容置,且二者相互抵靠;弹性件53可采 用弹簧,其一端顶住顶持件52的底端,另一端抵顶套筒54的内孔肩面,而套筒54的外部也 形成阶部,以抵靠在前杆11的顶端;另外,还使用两片装饰片55扣合在套筒54与前杆11 的连接处,使得整体外形美观,且两装饰片55扣合而形成该侧的包覆部14。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杆61和转动片41,固定杆61装设在前杆11的中空管中,其 顶端与顶持件52的底部连接,而底端形成一固定部611,前杆11及固定片13上均对应固定 部611形成供其穿过的L型滑槽612 ;而转动片41上间隔设有若干卡槽411,当固定杆61 的固定部611卡入不同的卡槽411时,躺板2可实现不同的倒立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可参 考图3所示,共设有三个卡槽411 (其中第一个卡槽411是收折位置),并在第一个与第二个 卡槽411 (由左向右)之间形成一调整槽412,该调整槽412可使夹脚装置3在初始状态下 保持与地面接触。在初始状态时,固定杆61的固定部611卡入调整槽412中(即初始位),使用者 躺在躺板2上,可前后调整位置,待达到最佳位置时轻轻按压按压杆51或按压管511,下压 顶持件52,弹性件53在压力作用下压缩,驱动固定杆61向下移动,从而固定部611在滑槽 612的竖槽中下移,离开调整槽412,待固定部611进入第二或第三个卡槽411时按压按压 杆51或按压管511,进入第一档位(对应第二个卡槽411)或第二档位(对应第三个卡槽 411);可知,此种实施结构可实现多个档位的切换和选择,适应不同使用者的需要,适用范 围广;再请参考图7所示,在不使用时,可用力按压按压杆51或按压管511,使固定杆61的 固定部611进入L型滑槽612的横槽内,此时可将倒立机收折,以减小存放空间。此外,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夹脚装置3与躺板2借助一伸缩杆7连接,参 考图1与图7所示,伸缩杆7上有若干定位孔72,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伸缩杆7的长 短,并使用固定件71定位。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倒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躺板和夹脚装置,支架支撑于地面,躺板与支架枢接,并以枢接点为轴心转动,夹脚装置设于躺板的一端,用以固定使用者的双脚;所述躺板上设有若干平行的滚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脚装置通过一伸缩杆连接躺板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与支架借助枢接机构枢接,所 述枢接机构包括转动片、连杆和横杆,二转动片均为扇形片,分别以其顶角与支架的两侧枢 接,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转动片,而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横杆的两端,另一端分别 连接躺板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立机还包括弹性机构和定位机构, 其中,弹性机构设于倒立机的一侧,包括按压杆、顶持件、套筒和弹性件,按压杆设于前杆的 顶端,顶持件的顶部与按压杆相互抵靠,而弹性件的一端抵顶于顶持件的底端,另一端与套 筒的内孔肩面抵靠;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杆和转动片,固定杆装设在前杆的中空管中,其顶端 与顶持件连接,而底端形成一固定部,且前杆对应形成供固定部穿过的滑槽,转动片上间隔 设有若干卡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持件的顶部形成一可供按压杆容 置的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脚装置包括一架体和四个脚垫,架 体呈“工”字型,以中部固定于躺板的一端,而四个脚垫分别装设在架体的四个伸出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倒立机,包括支架、躺板和夹脚装置,支架支撑于地面,躺板与支架枢接,并以枢接点为轴心转动,夹脚装置设于躺板的一端,用以固定使用者的双脚;所述躺板上设有若干平行的滚筒。此种倒立机结构通过在躺板上设置滚筒,可提供锻炼腹部肌肉的辅助功能,一机两用。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1631985SQ2010201292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8日
发明者林福民, 陈玉华, 雷季康 申请人:厦门市康泰兴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