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04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乒乓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捡球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筒状体的高度位 于80cm至120cm之间的乒乓球捡球器。
背景技术
在大型的乒乓球训练场地,由于人数较多,所使用的乒乓球也较多,一般来说都 有专门的捡球人员,但是作为现有的乒乓球捡球器的主体部分的筒状体的高度都不够,得 需要捡球人员弯腰才能把乒乓球捡入筒状体内,这个不利用捡球器所付出的劳动量基本一 致,增加了捡球人员的劳动强度,达不到积极的效果。现有乒乓球捡球器还有一个缺点,就 是网状体与筒状体的下端基本是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也在捡球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乒乓 球滑出网状体的情况,不方便捡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筒状体的高度位于80cm至 120cm之间的乒乓球捡球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包括下端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的筒状体和设置于筒状 体内部空腔中的网状体,所述网状体由弹性材料支撑且其最大直径小于40厘米,其特别之 处在于所述筒状体的长度为80厘米至120厘米,所述筒状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和开 有用于向外部倾倒乒乓球的顶端开口。筒状体设置在8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可使使用者 无需弯腰就能把乒乓球捡起,减轻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设置把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 者用手拿住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顶端开口开设在筒状体的上表面上,便于把捡到 的乒乓球倒出。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所述网状体垂直于筒状体所在的轴线,且网状体距 离筒状体底端的距离为10毫米至20毫米。这就相当于在网状体的周围留出了 10毫米至 20毫米的遮挡部分,因为现在乒乓球的直径为40毫米,采用10毫米至20毫米既能实现对 乒乓球的遮挡,也能把乒乓球挤压到筒状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80厘米至120厘米的筒状体,避免了人在捡球时 的弯腰动作,减轻了劳动强度;网状体距离筒状体底端的距离为10毫米至20毫米,可有效 避免了乒乓球的滑出,在捡乒乓球时更容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状体,2网状体,3顶端开口,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所示的乒乓球捡球器包括筒状体1、网状体2、顶端开口 3、把手4。筒 状体1的长度为100厘米,这样使用者在不弯腰的情况下就可把乒乓球捡起。筒状体1的 底端开口,以便乒乓球的进入,网状体设置在距离底端15毫米的位置处,这样,筒状体1的 底端的四周就组成了保护边沿,可有效的避免乒乓球从中筒状体1的四周滑出。在使用时 通过把筒状体1的下表面对准散落在地面上的乒乓球,并用力向下压筒状体1,乒乓球就会 通过网状体2之间的空隙挤入到筒状体1的内部空腔中,从而完成捡球动作。在筒状体1 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4和开有用于向外部倾倒乒乓球的顶端开口 3。设置把手4的目的 是为了方便使用者用手拿住本实用新型的乒乓球捡球器,设置顶端开口 3便于把捡到的乒 乓球倒出。
权利要求一种乒乓球捡球器,包括下端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的筒状体(1)和设置于筒状体(1)内部空腔中的网状体(2),所述网状体(2)由弹性材料支撑且其最大直径小于40厘米,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体(1)的长度为80厘米至120厘米,所述筒状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4)和开有用于向外部倾倒乒乓球的顶端开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捡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体(2)垂直于筒状体 ⑴所在的轴线,且网状体⑵距离筒状体⑴底端的距离为10毫米至2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克服了所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筒状体的高度位于80cm至120cm之间的乒乓球捡球器,包括下端开口且内部为空腔的筒状体和设置于筒状体内部空腔中的网状体,所述网状体由弹性材料支撑且其最大直径小于40厘米,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筒状体的长度为80厘米至120厘米,所述筒状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把手和开有用于向外部倾倒乒乓球的顶端开口。本实用新型采用80厘米至120厘米的筒状体,避免了人在捡球时的弯腰动作,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3B67/04GK201684373SQ20102018460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张雅涵 申请人:张雅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