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感模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6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动感模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动感模拟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三维图像能非常逼真地被生成,如电影、电视领域也有不少是通过特技方法或计算机制作获得的节目,但是如何在计算机控制下配合上述节目,模拟现场情况,使观赏者如身临其境的模拟影视及娱乐效果的模拟机,将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们对休闲和娱乐活动的有机结合的迫切需求。普通的座椅通常不具备上述功能,因此出现了专门配合上述需要的模拟机。但是目前的模拟机是通过在座椅的下部连接很多的驱动轴来运转,模拟机只能进行上下升降或是前后移动等一系列简单的动作变化,体验者完全不能感受到现实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泛适用于3D、4D电影、游戏机等使用的三维动感模拟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动感模拟机,包括下固定板、位于所述的下固定板上部的上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的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转动组件、连接在所述的上固定板上部的旋转组件、 连接在所述的旋转组件上的座椅以及传感信号控制器,所述的转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的上固定板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摆动、上下的升降以及绕所述的上固定板垂直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所述的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的座椅绕其水平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优选地,所述的下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架,所述的上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支架,所述的转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的下支架和上支架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轴、用于驱动所述的转动轴动作的转动马达、用于控制所述的转动马达动作的转动控制器,所述的转动控制器与所述的传感信号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转动轴设置有6根。优选地,所述的旋转组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的座椅的座椅支架、用于驱动所述的座椅动作的旋转马达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的旋转马达动作的旋转控制器,所述的旋转控制器与所述的传感信号控制器通过信号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座椅与所述的旋转马达通过连接件相传动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为传送带或链条。优选地,所述的座椅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的座椅支架支撑在所述的保护罩的前后两端。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保护罩呈胶囊状。优选地,所述的下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机内装的传感信号控制器的数据信号指令马达转动,驱动相应部件带动座椅做上下、左右以及360度转动,让体验者在具有安全保护的座椅上体验感受假想的立体感特性;并且该模拟机能够广泛的应用于3D及4D电影、或各种娱乐项目。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座椅部分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电脑;10、下固定板;11、滚轮;12、下支架;20、转动组件;21、转动轴;22、 减速器;23、转动控制器;24、转动马达;30、上固定板;31、上支架;40、旋转组件;41、座椅支架;42、旋转控制器;43、旋转马达;50、座椅;51、连接件;52、胶囊仓;60、传感信号控制器;70、轴心线;71、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的一种三维动感模拟机,包括下固定板10、位于下固定板10上部的上固定板30、连接在下固定板10和上固定板30之间的转动组件20、连接在上固定板30上部的旋转组件40、连接在旋转组件40上的座椅50以及传感信号控制器60 (MOTION-CONTROLLER)。具体的说在下固定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轮11,以方便进行不同地点的移动;在下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架12,下支架12—方面用于连接转动组件20,另一方面也为了增加下固定板10的重量,稳定其重心,防止其向一侧倾倒。转动组件20包括转动轴21、用于驱动转动轴21动作的转动马达对、用于控制转动马达M动作的转动控制器23。转动轴21选择棍子型的转动轴,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 21设置6根,每根转动轴21能在转动控制器23的控制下单独或同时进行动作,当然也可以使用4轴、8轴或9轴以达到所需要的动感效果。转动轴21的下端部与驱动马达M组装后与下支架12相连接,而由于转动马达M为高速旋转,为了适当的调整其转数,驱动马达 24连接有减速器22。此外,转动控制器23与传感信号控制器60通过信号连接,传感信号控制器60通过发送动作数据信息给转动控制器23,以控制转动马达M的动作与否。上固定板30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支架31,转动组件20的转动轴21的上端部与上支架31相连接。旋转组件40包括用于支撑座椅50的座椅支架41、用于驱动座椅50动作的旋转马达43以及用于控制旋转马达43动作的旋转控制器42。旋转控制器42与传感信号控制器 60通过信号连接。传感信号控制器60通过发送动作数据信息给旋转控制器42,以控制旋转马达43的动作与否。座椅50外部设置有一个保护罩,保护罩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形状的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该保护罩呈胶囊状,下称胶囊仓52,该胶囊仓52包裹在座椅50的外部,在座椅50进行动作时起到保护乘坐人的安全,同时,为了能方便外部人员随时观察胶囊仓52内部的情况,胶囊仓52可使用透明材质的进行制作,当然在胶囊仓52中也可设置其他的安装装置。座椅支架41设置在胶囊仓52的前后两端,并且座椅50与旋转马达43通过连接件 51相传动连接,连接件51可以选则传送带或链条,在动作时,旋转马达43通过连接件51带动座椅50动作,当然,胶囊仓52也随座椅50 —起动作。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动作过程首先电脑1发出数据信号,传感信号控制器60接收到电脑1的数据信号后,同时向转动控制器23和旋转控制器42发出数据信号,转动控制器23和旋转控制器42接收到数据信号后各自驱动转动马达M和旋转马达43转动。转动马达M在减速器22的圈数调整下驱动各个转动轴21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上下升降以及旋转,与转动轴21上部直接连接的上固定板31在转动轴21的带动下发生前后左右的移动、摆动、旋转,此处的旋转主要绕上固定板31在垂直方向的轴心线70进行360度的旋转,而设置在上固定板31上部的座椅50也同时发生上述的动作。旋转马达43通过连接体51带动座椅50发生旋转,此处的旋转主要绕座椅50在水平方向的轴心线71进行旋转。传感信号控制器60、转动控制器23和旋转控制器42三者的数据信息均相互连接、 同步接收,以达到马达驱动相应部件时达到的假象有现实一样的感觉。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固定板(10)、位于所述的下固定板(10) 上部的上固定板(30)、连接在所述的下固定板(10)和上固定板(30)之间的转动组件(20)、 连接在所述的上固定板(30)上部的旋转组件(40)、连接在所述的旋转组件(40)上的座椅 (50)以及传感信号控制器(60),所述的转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的上固定板(30)进行前后、 左右的移动或摆动、上下的升降以及绕所述的上固定板(30)垂直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所述的旋转组件(40)能够带动所述的座椅(50)绕其水平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支架(12),所述的上固定板(30)的上表面设置有上支架(31),所述的转动组件 (20)分别与所述的下支架(12)和上支架(3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组件(20)包括转动轴(21)、用于驱动所述的转动轴(21)动作的转动马达(24)、用于控制所述的转动马达 (24)动作的转动控制器(23),所述的转动控制器(23)与所述的传感信号控制器(60)通过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21)设置有6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组件(40)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的座椅(50)的座椅支架(41)、用于驱动所述的座椅(50)动作的旋转马达(43) 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的旋转马达(43)动作的旋转控制器(42),所述的旋转控制器(42)与所述的传感信号控制器(60 )通过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50)与所述的旋转马达(43)通过连接件(51)相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51)为传送带或链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50)外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的座椅支架(41)支撑在所述的保护罩的前后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罩呈胶囊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动感模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固定板(10)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动感模拟机,包括下固定板、位于下固定板上部的上固定板、连接在下固定板和上固定板之间的转动组件、连接在上固定板上部的旋转组件、连接在旋转组件上的座椅以及传感信号控制器,转动组件能够带动上固定板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摆动、上下的升降以及绕上固定板垂直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旋转组件能够带动座椅绕其水平方向上的轴心线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机内装的传感信号控制器的数据信号指令马达转动,驱动相应部件带动座椅做上下、左右以及360度转动,让体验者在具有安全保护的座椅上体验感受假想的立体感特性;并且该模拟机能够广泛的应用于3D及4D电影、或各种娱乐项目。
文档编号A63J25/00GK202105445SQ20112017003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朴东求, 梁源俊, 郑镇弘 申请人:苏州罗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