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寸功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43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极寸功练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材,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太极寸功练习装置,用于练习人体手部力量在短距离内爆发出强大的冲出力。
背景技术
太极是我国传统的武术健身功法,其具有独特深奥的理论和套路,以达到以静养身,修行、悟道及养生为一体的至高境界,其健身效果已为举世公认。但对于目前,众多养生馆内的太极功法更多的是以招式演练为主,而使用器材的却比较少,偶见人们使用的太极球、太极剑、抖杆等器械,其使用的境界其理念程度难以把握,不易普及,并且不断反复的重复动作,对于初学太极或者对太极还没有融入境界的人来说,练习起来非常枯燥无味,这绝对阻碍了我国太极精髓的发扬光大及普及太极健身运动的推广发挥。太极运动中的寸功,又称寸拳或者短拳,当出拳时,必须做到无论在任何时间,从任何方位都能够发挥全部的力量进攻,目前练习寸功的装置是单一的沙包,练习起来单调、 乏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融入太极功法的演练元素,趣味性强、安全性能好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方形框格及数个按一定间距前后插入在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组成;该方形框格上相邻的上端面及左端面上完全形成一敞口面,与敞口设置的上端面相对的是底面、与敞口设置的左端面相对的是与底面相垂直且还与该方形框格的两平行面相垂直的封闭面。所述方形框格的两平行面内侧面上均对应设有数个插槽,混合面板是插在该插槽内。所述方形框格的封闭面内侧设有一层软性保护体,该软性保护体可以是海棉、弹性橡胶等。混合面板是一种击碎能回收重复利用的环保面板,其硬度可根据混合材料需要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在太极寸功练习运动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用的寸功练习装置,使人们在运动练习过程中,更能融入太极的意念和招式,通过击碎混合面板的数量来定夺练习成果,练习效果好,趣味性强;对于普及太极运动,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太极寸功练习装置,是由方形框格1及数个按一定间距前后插入在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3组成;该方形框格1上相邻的上端面及左端面上完全形成一敞口面, 与敞口设置的上端面相对的是底面13、与敞口设置的左端面相对的是与底面13相垂直且还与该方形框格1的两平行面(12、14)相垂直的封闭面15。所述方形框格1的两平行面(12、14)内侧面上均对应设有数个插槽11,混合面板 3是插在该插槽11内。所述方形框格1的封闭面15内侧设有一层软性保护体2,该软性保护体2可以是海棉、弹性橡胶等。混合面板3是一种击碎能回收重复利用的环保面板,其硬度可根据混合材料控制。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装置,其是由数个方形框格1依次并列安装在墙壁上,呈一直线安装在一起,如图2所示,是由三个方形框格1分别呈一直线安装在墙壁上,第一个方形框格1可插入一块或一块以上混合面板3,第二个方形框格1可插入二块或二块以上混合面板3,第三个方形框格3可插入三块或三块以上混合面板3 ;使用该装置时,依拳头依次击碎第一个方形框格1内的混合面板,第二个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及第三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练习效果显著,趣味性强等特点。并且击碎后的混合面板可回收利用,环保。
权利要求1.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方形框格及数个按一定间距前后插入在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组成;该方形框格上相邻的上端面及左端面上完全形成一敞口面,与敞口设置的上端面相对的是底面、与敞口设置的左端面相对的是与底面相垂直且还与该方形框格的两平行面相垂直的封闭面;所述方形框格的两平行面内侧面上均对应设有数个插槽,混合面板是插在该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方形框格依次并列安装在墙壁上,呈一直线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方形框格的封闭面内侧设有一层软性保护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性保护体可以是海棉、 弹性橡胶软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寸功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面板是一种击碎能回收重复利用的环保面板,其硬度可根据混合材料需要控制。
专利摘要太极寸功练习装置,是由方形框格及数个按一定间距前后插入在方形框格内的混合面板组成;混合面板是一种击碎能回收重复利用的环保面板,其硬度可根据混合材料需要控制;在太极寸功练习运动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用的寸功练习装置,使人们在运动练习过程中,更能融入太极的意念和招式,通过击碎混合面板的数量来定夺练习成果,练习效果好,趣味性强;对于普及太极运动,推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文档编号A63B69/00GK202211988SQ20112028633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苏耀辉 申请人:苏耀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