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11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教学辅助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
^K O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大学均开设了健美操课程,同时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越来越追求身体健康与美,因此,练习健美操的人越来越多,而这些学生的身体条件也各不相同,通常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渐增加身体柔韧性。目前健身房中的训练架大多固定在墙上,高度不能调整,所有人在训练时都采用同一高度,这样对于身高过高或过矮的人来说,进行压腿或拉伸训练时经常会感觉不适应,影响训练效果,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并且由于现有的训练架只能设置在健身房四周,受空间的限制使很多人不能去健身房训练,使持续训练中断而影响训练效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健美操训练架高度不能调整而影响训练效果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该训练架具有可任意移动、高度可调、使用灵活的特
点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包括两个立杆、立杆中部由横梁连接,立杆底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立杆的高度可调,所述的支架下部连接行走轮,且支架上固定有与横梁平行有轨道所述的轨道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镜子。所述的横梁一端的底部与立杆之间固定有托架,托架上部固定有杯托,底部固定有挂钩。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训练架的立杆高度可调,从而调整横梁的高度,使其可以适应身高不同的学员;支架底部设有行走轮,使其可任意移动,不受空间的限制,支架上固定有镜子,在训练时可由镜中检查训练时的姿态;并且训练架上还可放置水杯及毛巾,因此该训练架功能齐全、使用灵活,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身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坚持完成训练,保证训练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1-立杆,2-横梁,3-镜子,4-托架,5-杯托,6-挂钩,7-支架,8-行走轮,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包括两个立杆1、立杆1中部由横梁2连接,立杆1底部固定在支架7上,所述的立杆1的高度可调,其结构可以这样实现立杆1底部为空心管,上部直杆外壁上有卡槽,直杆可在底部空心管内伸缩,横梁2固定在直杆上,直杆伸缩的同时就调整了横梁2的高度,调整到合适位置后由空心管上的螺母锁定。所述的支架7下部连接行走轮8,使该训练架可推着行走,并且行走轮8上设有锁紧机构,位置固定后使其不会随意移动。支架7里侧固定有与横梁2平行的轨道9,轨道9上固定有镜子3,镜子3可沿轨道9左右移动,节约材料,还可供不同位置的人使用,镜子3与横梁2的距离可以和现有的健美操训练架与墙壁之间的距离相当,以便于学员训练时由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姿态。所述的横梁2 —端的底部与立杆1之间固定有托架4,托架4与横梁2之间有一定间距,托架4上部固定有杯托5,底部固定有挂钩6,可供放置水杯及毛巾, 挂钩6上还可以挂一些轻便的衣物。 该健美操训练架高度可调、使用灵活,高度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调整,也可以在训练场馆内移动使用,适用于健美操教学及学员个人训练,能够很好的辅助体育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保证训练效果。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包括两个立杆(1)、立杆(1)中部由横梁(2)连接, 立杆(1)底部固定在支架(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杆(1)的高度可调,所述的支架(7) 下部连接行走轮(8),且支架(7)上固定有与横梁(2)平行有轨道(9),所述的轨道(9)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镜子(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 一端的底部与立杆(1)之间固定有托架(4),托架(4)上部固定有杯托(5),底部固定有挂钩 (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训练架,主要解决现有的健美操训练架高度不能调整而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杆(1)的高度可调,所述的支架(7)下部连接行走轮(8),且支架(7)上固定有与横梁(2)平行且可左右移动的镜子(3)。该训练架具有可任意移动、高度可调、使用灵活的特点。
文档编号A63B17/00GK202283398SQ20112043817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林楠楠, 袁红, 贾智丰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