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99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
背景技术
独竹漂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高手们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赤水独竹漂”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2011年的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第一次被列入运动项目。独竹漂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可以进行精湛的技艺表演,又可以进行竞速比赛。适合单人、双人和团队等多种表演形式。单人、双人表演有比正划、倒划、转身、绕弯、滑行、换竿等技巧,形体自由美观,速度快如飞;团队表演则看重队形以及队列的整齐和有规律的变换,动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竞技运动员在进行训练过程中,除了体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处于独竹漂上的平衡度的练习。目前,此领域的运动员对于平衡度的练习还没有具体的训练设备,导致运动员无法很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需要进行调整、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供训练运动员站立且具有浮力的主杆及设于主杆两侧的浮漂,主杆与浮漂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主杆及浮漂呈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竞技运行员可进行实地训练,即竞技运动员站立在具有浮力的主杆上,即使训练初期平衡难以掌握,可由主杆两侧与其连接的浮漂对主杆进行平衡,防止主杆晃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浮漂由若干块呈可拆卸连接的浮块构成,各浮块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呈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主杆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杆呈可拆卸连接且与浮块上连接件对应设置的连接组件。其中,各浮块之间呈卡接连接,其中,浮块包括有浮体,浮体的轴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燕尾卡块,另一端面上设有燕尾卡槽,两相邻的浮块通过燕尾卡块与燕尾卡槽实施连接;所述的浮块上的连接件为开设于浮体周面上的螺纹孔,主杆上的连接组件为螺孔,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其中一端与浮块呈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主杆呈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漂由若干块呈可拆卸连接的浮块构成,这样设置后,竞技运动员可以根据训练平衡的不同程度对浮块的数量进行选择,训练初期时选用较多的浮块, 以此来增加主杆的平衡力;训练一段时间后,竞技运动员的自身平衡度较高时,可对浮漂中的浮块进行拆卸,选用较少的浮块来保持主杆的平衡,实现竞技运动员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的对训练设备要进行调整的目的,并且将浮漂中的浮块进行拆卸分离后便于运输及携带; 由于连接杆与主杆及浮漂呈可拆卸连接,这里优选螺纹连接,这样设置后,竞技运动员可随浮块的拆除而变换连接杆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主杆由至少两段可伸缩配合的套杆组成,其中一个为主套杆,另为从套杆,主套杆上设有供从套杆轴向伸缩的空间,该空间内的侧壁与从套杆的外壁之间设有挠性定位件。其中,挠性定位件为开设于主套杆空间内侧壁上的定位槽及设于从套杆外壁上并与定位槽适配的挠性定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杆可伸缩设置是为了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杆由两段呈套接连接的杆体组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长度可实施调节,使竞技运动员可根据需要对浮漂与主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块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图6所示的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包括有可供训练运动员站立且具有浮力的主杆1及设于主杆1两侧的浮漂2,主杆1与浮漂2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 连接杆3与主杆1及浮漂2呈可拆卸连接。上述设置使竞技运行员可进行实地训练,即竞技运动员站立在具有浮力的主杆1上,即使训练初期平衡难以掌握,可由主杆1两侧与其连接的浮漂2对主杆1进行辅助平衡,防止主杆1晃动。为了满足竞技运动员处于不同阶段对自身平衡的训练,浮漂2由若干块呈可拆卸连接的浮块21构成,各浮块21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3呈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主杆1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杆呈可拆卸连接且与浮块21上连接件对应设置的连接组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浮块21之间呈卡接连接,其中各浮块21分别包括有浮体211,浮体211的轴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燕尾卡块212,另一端面上设有燕尾卡槽213,两相邻的浮块21通过燕尾卡块212与燕尾卡槽213实施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普通的卡块及卡槽也可实施连接,但前者连接更为紧凑,所以优选前者;而且浮漂2由若干块呈可拆卸连接的浮块21构成,这样设置后,竞技运动员可以根据训练平衡的不同程度对浮块21的数量进行选择,训练初期时选用较多的浮块21,以此来增加主杆1的平衡力;训练一段时间后, 竞技运动员的自身平衡度较高时,可对浮漂2中的浮块21进行拆卸,选用较少的浮块21来保持主杆的平衡,实现竞技运动员处于不同训练阶段的对训练设备要进行调整的目的,并且将浮漂2中的浮块21进行拆卸分离后便于运输及携带;浮块21上的连接件为开设于浮体周面上的螺纹孔22,主杆1上的连接组件为螺孔11,连接杆3的轴向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其中一端与浮块21呈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主杆1呈螺纹连接。当然,设于浮块21及主杆1上的连接件及连接组件也可为卡接槽,连接杆3与浮块21及主杆1之间可通过卡接连接,也是可行的。由于主杆1的长度较长,不便于携带,为了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杆 1由至少两段可伸缩配合的套杆组成,其中一个为主套杆12,另为从套杆13,主套杆12上设有供从套杆13轴向伸缩的空间121,该空间121内的侧壁与从套杆13的外壁之间设有挠性定位件14 ;挠性定位件14为开设于主套杆12空间121内侧壁上的定位槽141及设于从套杆13外壁上并与定位槽141适配的挠性定位块142。在运输过程中,可将从套杆13插接到主套杆12的空间121内,以此缩短主杆1的长度,方便携带;在训练过程中,将从套杆13 由主套杆12中抽出,并通过挠性定位件14实施定位,并且此处的挠性定位件14也可为穿透主套杆12与从套杆13的锁紧螺栓,也是可行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杆3由两段呈套接连接的杆体31组成,竞技运动员还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连接杆3的长度实施调节,以此来增加或减少主杆1的辅助平衡力。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预以列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供训练运动员站立且具有浮力的主杆及设于主杆两侧的浮漂,主杆与浮漂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主杆及浮漂呈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漂由若干块呈可拆卸连接的浮块构成,各浮块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呈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主杆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若干与连接杆呈可拆卸连接且与浮块上连接件对应设置的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浮块之间呈卡接连接,其中,浮块包括有浮体,浮体的轴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燕尾卡块,另一端面上设有燕尾卡槽,两相邻的浮块通过燕尾卡块与燕尾卡槽实施连接;所述的浮块上的连接件为开设于浮体周面上的螺纹孔,主杆上的连接组件为螺孔,连接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其中一端与浮块呈螺纹连接,另一端与主杆呈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杆由至少两段可伸缩配合的套杆组成,其中一个为主套杆,另为从套杆,主套杆上设有供从套杆轴向伸缩的空间,该空间内的侧壁与从套杆的外壁之间设有挠性定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挠性定位件为开设于主套杆空间内侧壁上的定位槽及设于从套杆外壁上并与定位槽适配的挠性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由两段呈套接连接的杆体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由两段呈套接连接的杆体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竞技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包括有可供训练运动员站立且具有浮力的主杆及设于主杆两侧的浮漂,主杆与浮漂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与主杆及浮漂呈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需要进行调整、结构简单、方便携带的独竹漂水上平衡训练设备。
文档编号A63B22/16GK202315209SQ2011204824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张昕, 薛统 申请人:温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