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7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攀登爬行训练机。
背景技术
1991年8月20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5040785号,如图22所示,其技术主要功能是攀登训练;2010年9月30日公开的美国专利US20100248919号,如图23所示,其技术主要功能是爬行训练。上述两公知技术功能较单一,不同时具有攀登、爬行两种训练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向健身者提供ー种既有攀登训练功能,又有爬行训练功能的攀登爬行训练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ー种攀登爬行训练机,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包括有至少一基座,所述基座至少设置有一左滑轨、一右滑轨、8个同步轮、2个齿轮、2条同步带,所述左滑轨以及所述右滑轨至少由一横杆连接起来,所述左滑轨至少枢设有4个所述同步轮,所述右滑轨至少枢设有4个所述同步轮,每条所述同步带环绕4个所述同步轮;至少两手支撑部,所述手支撑部可在基座上移动;至少两膝支撑部,所述膝支撑部可在基座上移动;至少ー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把同步带与手支撑部连接起来或者把同步带与膝支撑部连接起来;至少一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基座相连接。较佳地,基座至少设置有一左滑轨、一右滑轨、一前横杆、一中横杆、一后横杆、8个同步轮、4个齿轮、2条同步带;所述左滑轨以及所述右滑轨的下表面都分别设置有3个脚架、4个枢轴,每个所述枢轴通过紧固件都枢设有一个所述同步轮;所述左滑轨中间的两个同步轮以及所述右滑轨中间的两个同步轮通过紧固件都固设有齿轮,其中,所述左滑轨中间的两个枢轴上的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所述右滑轨中间的两个枢轴上的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所述前横杆与所述左滑轨、右滑轨的前部的所述脚架相连接,所述中横杆与所述左滑轨、右滑轨的中部的所述脚架相连接,所述后横杆与所述左滑轨、右滑轨的后部的所述脚架相连接;其中一条所述同步带绕在所述左滑轨的前部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以及所述右滑轨的前部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上,另一条所述同步带绕在所述左滑轨的后部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以及所述右滑轨的后部的两个所述同步轮上。较佳地,每个手支撑部至少由ー个支架、ー个把手、3个螺栓、3个螺帽、6个滚轮所组成;所述把手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个所述滚轮后通过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滚轮均可在基座上滚动。较佳地,每个膝支撑部至少由ー个支架、一个膝垫、四个螺栓、4个螺帽、8个滚轮所组成;所述膝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个所述滚轮后通过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滚轮均可在基座上滚动。较佳地,连接装置至少由ー个管体、一个压片、四个螺钉所组成,管体套设在手支撑部、膝支撑部最下端的一个螺栓上,四个螺钉把压片与管体之间的同步带压紧,这样一来,手支撑部、膝支撑部就与同步带一起运动了。较佳地,角度调节装置至少由ー支架、ー上套管、ー下套管、ー插销所组成;所述下套管与所述支架相枢接,所述下套管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上套管套设在所述下套管上,所述上套管通过所述插销与下套管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套管与基座相枢接。由于本发明的传动系统使用了同步带以及同步轮,所以,与公知技术中使用钢索传动的技术相对比,健身者在使用本发明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时手支撑部以及膝支撑部不会打滑;由于左滑轨以及右滑轨中间的两个齿轮是互相啮合的,又由于齿轮与同步轮通过螺钉固接在一起,同步带绕在同步轮上,又由于连接装置使手支撑部、膝支撑部与同步带ー起运动,故手支撑部与膝支撑部可以实现联动;由于角度调节装置的上套管与基座相枢接,角度调节装置的下套管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上套管套设在所述下套管上,上套管通过插销与下套管固定在一起,故,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基座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当基座与地面的夹角在O度时,本发明的手支撑部、膝支撑部联动就可以模仿动物爬行的动作,当基座与地面的夹角大于O度小于90度时,本发明的手支撑部、膝支撑部联动就可以模仿人们在爬山时的攀登的动作,本发明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可满足不同健身者的健身要求。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ー种攀登爬行训练机,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既有攀登训练的功能,又有爬行训练的功能。


图I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处于攀登工作状态时的一定角度俯视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处于攀登工作状态时的一定角度仰视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处于爬行工作状态时的一定角度俯视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处于爬行工作状态时的一定角度仰视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处于爬行工作状态时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基座一定角度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基座仰视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基座的左滑轨一定角度仰视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基座的右滑轨一定角度仰视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同步轮与齿轮固定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同步轮、齿轮、螺钉相互位置关系展开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同步带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连接装置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连接装置各零部件相互位置关系展开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角度调节装置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手支撑部一定角度俯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手支撑部一定角度仰视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手支撑部仰视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膝支撑部一定角度俯视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膝支撑部一定角度仰视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膝支撑部仰视示意图。图22为ー公知技术示意图。图23为另一公知技术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结合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也不意味对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进行穷尽阐述,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1-5所示,本发明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至少由基座I、两手支撑部2、两膝支撑部3、连接装置4、角度调节装置5所组成。如图6-14所示,基座I设置有左滑轨103、右滑轨104、前横杆105、中横杆106、后横杆107、8个同步轮102、4个齿轮108、2条同步带101。左滑轨103焊接有3个脚架1032,右滑轨104焊接有3个脚架1042,前横杆105与左滑轨103的前部的脚架103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前横杆105与右滑轨104的前部的脚架104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中横杆106与左滑轨103中部的脚架103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中横杆106与右滑轨104中部的脚架104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后横杆107与左滑轨103后部的脚架103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后横杆107与右滑轨104的后部的脚架1042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左滑轨103焊接有4个枢轴1031,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枢轴1031通过紧固件分别枢接有同步轮102 ;左滑轨103中间的两个枢轴1031通过紧固件分别枢接有同步轮102以及齿轮108,同步轮102通过紧固件109固定在齿轮108上,同步轮102以及齿轮108同轴心,左滑轨103中间的两个枢轴1031上的两个齿轮108互相啮合。右滑轨104焊接有4个枢轴1041,最前端以及最后端的枢轴1041通过紧固件分别枢接有同步轮102,右滑轨104中间的两个枢轴1041通过紧固件分别枢接有同步轮102以及齿轮108,同步轮102通过紧固件109固定在齿轮108上,同步轮102以及齿轮108同轴心,右滑轨104中间的两个枢轴1041上的两个齿轮108互相啮合。一条同步带101依次绕过左滑轨103前端的同步轮102、左滑轨103中部的同步轮102、右滑轨104中部的同步轮102、右滑轨104前端的同步轮102,另一条同步带101依次绕过左滑轨103中部的同步轮102、左滑轨103后端的同步轮102、右滑轨104后端的同步轮102、右滑轨104中部的同步轮102。如图16-18所示,手支撑部2由支架201、把手202、3个螺栓203、3个螺帽205、6个滚轮204组成,把手20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架201上,每个螺栓203分别穿过支架201、2个滚轮204后通过螺帽205固定在支架201上,每个滚轮204均可在基座I上滚动。如图19-21所示,膝支撑部3由支架301、膝垫302、四个螺栓303、4个螺帽305、8个滚轮304组成,膝垫30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支架301上,每个螺栓303分别穿过支架301、2个滚轮304后通过螺帽305固定在支架301上,每个滚轮304均可在基座I上滚动。如图4、图13、图14所示,连接装置5由管体501、压片502、四个螺钉503组成,管体501套设在手支撑部2、膝支撑部3最下端的一个螺栓上,四个螺钉503把压片502与管体501之间的同步带101压紧,这样,手支撑部2、膝支撑部3就与同步带101 —起运动了。 如图15所示,角度调节装置4由支架401、上套管403、下套管402、插销404组成,下套管402与支架401相枢接,下套管402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上套管403套设在下套管402上,上套管403通过插销404与下套管402固定在一起,上套管403与基座I相枢接。如图3-4、图16-21所示,健身者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爬行功能时,双手分别握住手支撑部2的把手202,双膝分别跪在膝支撑部3的膝垫302上,然后模仿动物爬行时的动作,手脚用カ联动就可以了。如图1-2、图16-21所示,健身者在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的攀登功能时,双手分别握住手支撑部2的把手202,双膝分别跪在膝支撑部3的膝垫302上,然后模仿人们登山时的动作,手脚用力联动就可以了 ;如图15所示,如果健身者想改变基座I相对于地面的夹角,用手使插销404插入下套管402不同的孔位内,可以得到基座I相对于地面不同的夹角。
权利要求
1.一种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包括有 至少一基座,所述基座至少设置有一左滑轨、一右滑轨、一横杆、8个同步轮、2个齿轮、2条同步带,所述左滑轨以及所述右滑轨至少由一横杆连接起来,所述左滑轨至少枢设有4个所述同步轮,所述右滑轨至少枢设有4个所述同步轮,每条所述同步带环绕4个所述同步轮; 至少两手支撑部,所述手支撑部可在基座上移动; 至少两膝支撑部,所述膝支撑部可在基座上移动; 至少一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把同步带与手支撑部连接起来或者把同步带与膝支撑部连接起来; 至少一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与基座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以及所述右滑轨的下表面都分别设置有3个脚架、4个枢轴,每个所述枢轴通过紧固件都枢设有一个同步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中间的两个同步轮以及所述右滑轨中间的两个同步轮通过紧固件都固设有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轨中间的两个枢轴上的两个齿轮互相啮合,所述右滑轨中间的两个枢轴上的两个齿轮互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支撑部至少由一个支架、一个把手、3个螺栓、3个螺帽、6个滚轮组成,所述把手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个所述滚轮后通过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滚轮均可在基座上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膝支撑部至少由一个支架、一个膝垫、四个螺栓、4个螺帽、8个滚轮组成,所述膝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支架、2个所述滚轮后通过所述螺帽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每个所述滚轮均可在基座上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至少由一支架、一上套管、一下套管、一插销组成,所述下套管与所述支架相枢接,所述下套管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所述上套管套设在所述下套管上,所述上套管通过所述插销与下套管固定在一起,所述上套管与基座相枢接。
8.—种攀登爬行训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既有攀登训练的功能,又有爬行训练的功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攀登爬行训练机,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至少由一基座、两手支撑部、两膝支撑部、一连接装置、一角度调节装置所组成,通过以上设置,所述攀登爬行训练机既有攀登训练的功能,又有爬行训练的功能。
文档编号A63B22/20GK102671345SQ20121007099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冯建军 申请人:上海硕信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