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带头、背带和自卡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036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带头、背带和自卡背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带头、一种背带和一种自卡背带。
背景技术
当人们居家旅行时,随身需要携带大量的物品,而背包能够帮助承装大量物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能够通过背带背负在身上,依靠身体进行负重,大大的减轻了双手的负担。请参考图4,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带头与挂扣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目前市场上箱包背带种类繁多,其中两端以固定在箱包上的居多,还有就是用金属件做挂扣4,背带可以卸下,这种背带使用时,首先将背带头I穿过挂扣4上的一个孔,然后回绕,再次从挂扣4上的两个孔中穿过,利用背带上的背带本体3之间的摩擦力,将背带牢牢的与挂扣4固 定,但是在装载有地质仪器的箱体5中,由于地质仪器比较重,并且会长期在野外操作,都是把仪器挂在身体上,所以背带使用频繁,背带本体3之间的摩损比较严重,导致摩擦力下降,在使用中很容易出现了背带滑脱,导致仪器掉出,摔坏仪器,财产损失严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背带头,以实现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带头,以实现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带和一种自卡背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背带头,所述背带头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起在所述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优选的,上述背带头的顶端具有加固结构。优选的,上述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所述背带头为两层。优选的,上述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所述背带头不少于三层,所述凸起部为由所述背带头中的任意两层形成。优选的,上述凸起部中具有填充物。优选的,上述凸起部的凸起长度不小于8毫米。优选的,上述加固结构采用线绳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带,包括背带本体和背带头,所述背带头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背带头。本发明还一种自卡背带,包括背带本体、背带头和挂扣,所述背带头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背带头。优选的,上述卡扣为金属挂扣。本发明提供的背带头的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起在所述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在使用时,首先将背带头穿过挂扣上的一个孔,然后回绕,再次从挂扣上的两个孔中穿过,利用背带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将背带牢牢的与挂扣固定,同时,由于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的凸起部的存在,那么回绕过来的背带头会被挂扣卡住,具体的是被挂扣与背带本体卡住,实现了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不容易滑脱。本发明中的背带头的改进点在于在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设置了凸起部,使得背带牢牢的卡在挂扣上,实现了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带头与挂扣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卡背带与箱体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固定的背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带头与挂扣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4 中背带头I、凸起部2、背带本体3、挂扣4、箱体5、中间辊6。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背带头,以实现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带和一种自卡背带。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带头与挂扣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背带头I的具有凸起部2,凸起部2凸起在背带头I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在使用时,首先将背带头I穿过挂扣4上的一个孔,然后回绕,再次从挂扣4上的两个孔中穿过,利用背带本体3之间的摩擦力,将背带牢牢的与挂扣4固定,同时,由于背带头I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的凸起部2的存在,那么回绕过来的背带头I会被挂扣4卡住,具体的是被挂扣4与背带本体3卡住,实现了背带与挂扣4的牢固连接,不容易滑脱。本发明中的背带头的改进点在于在背带头I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设置了凸起部2,使得背带牢牢的卡在挂扣4上,实现了背带与挂扣4的牢固连接。具体的,背带头I的顶端具有加固结构,使得背带头I变的坚硬一些,便于背带头I从挂扣4中的穿插。具体的,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1,背带头I为两层,将背带头I双层折叠并固定,也能起到加固的效果,使得背带头I的顶端变得坚硬,便于背带头I从挂扣4中的穿插,这样无需添加其他的加固用的部件,十分简便,同时降低了制作繁琐程度。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层折叠固定的背带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1,背带头I不少于三层,凸起部2为由背带头I中的任意两层形成,将背带头I三层折叠并固定,也能起到加固的效果,使得背带头I的顶端变得坚硬,便于背带头I从挂扣中4的穿插,这样无需添加其他的加固用的部件,十分简便,同时降低了制作繁琐程度。同时,背带头I中的任意两层形成能够形成凸起部2,该凸起部2朝向挂扣4上的中间辊6,那么凸起部2与背带本体3正好卡在中间辊6上,从而很好的将背带卡在挂扣4上。具体的,凸起部2中具有填充物,加强凸起部2的凸起强度,使其不容易 被压扁或者压缩,更好的将背带卡在挂扣4上,更好的实现背带与挂扣4的牢固连接。具体的,凸起部2的凸起长度不小于8毫米,这里主要是考虑到应用在装载有地质仪器的箱体5上时,凸起长度不小于8毫米,长度足够,凸起部2能够更牢固的将背带卡在挂扣4上,不容易从挂扣4中滑脱,同时考虑到相应的美观效果,凸起部2过长的话会很不美观,因此,凸起部2的长度在8晕米与12晕米之间比较合适。 具体的,加固结构采用线绳固定,线绳固定很牢固,相对于粘结等其他固定方式来说,野外环境比较恶劣,粘结剂容易失效导致加固结构本身松散,影响背带头I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带,包括背带本体3和背带头1,背带头I为如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带头I。这种背带能够很好的实现与挂扣4的牢固连接。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卡背带与箱体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卡背带,包括背带本体3、背带头I和挂扣4,背带头I为如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带头I。由于有的地质仪器箱的箱体5的外部只有通孔,那么这时候需要使用自卡背带,使用时,首先将背带头I穿过挂扣4上的两个孔,然后穿过地质仪器箱的箱体5的外部的通孔,然后再回绕,再次从挂扣4上的两个孔中穿过,那么自卡背带就固定的连接在地质仪器箱上了,由于背带头I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的凸起部2的存在,那么回绕过来的背带头I会被挂扣4卡住,具体的是被挂扣4与背带本体卡3住,实现了背带与挂扣4的牢固连接,背带不容易从挂扣4中滑脱,自然地质仪器箱也不容易掉落。具体的,挂扣4为金属卡扣,金属挂扣比较牢固,适合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头(I)具有凸起部(2),所述凸起部(2)凸起在所述背带头(I)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头(I)的顶端具有加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1),所述背带头(I)为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为折叠并固定的背带头(1 ),所述背带头(I)不少于三层, 所述凸起部(2)为由所述背带头(I)中的任意两层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中具有填充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2)的凸起长度不小于8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采用线绳固定。
8.一种背带,包括背带本体和背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头为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背带头(I)。
9.ー种自卡背带,包括背带本体、背带头和挂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头为如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背带头(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卡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扣(4)为金属挂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带头,该背带头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起在所述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在使用时,首先将背带头穿过挂扣上的一个孔,然后回绕,再次从挂扣上的两个孔中穿过,利用背带本体之间的摩擦力,将背带牢牢的与挂扣固定,同时,由于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的凸起部的存在,那么回绕过来的背带头会被挂扣卡住,具体的是被挂扣与背带本体卡住,实现了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不容易滑脱。本发明中的背带头的改进点在于在背带头的横截面积最大的侧面上设置了凸起部,使得背带牢牢的卡在挂扣上,实现了背带与挂扣的牢固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背带和一种自卡背带。
文档编号A45F3/14GK102846003SQ20121037993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9日
发明者廖水平, 林品荣, 陈红, 郑采君, 李丽, 刘旭川 申请人:重庆地质仪器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