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领域,涉及一种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跆拳道练习测试踢高踢远时,陪练人手拿手靶或胶合板,练习者做踢手靶或胶合板,从而达到练习、测试踢高踢远的目的,但上述做法存在易踢陪练人手和不易掌控踢的高度及远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能较好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跆 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它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由以下部件构成可制动的万向脚轮置于地面并与底板常规连接,工作台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方管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上滑套与下滑套套在方管外,拉手两端将上滑套和下滑套焊接连接,上滑套与下滑套套在方管外,拉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在方管后面设置高度刻度线及数值,在下滑套外侧设置第一紧固螺钉有固定上滑套下滑套高度的功能,在上滑套后侧焊接连接圆套,在圆套上设置第二紧固螺钉有固定圆拉杆位置的功能,圆拉杆穿过圆套,圆拉杆左端与短杆右端由第三紧固螺钉铰接,短杆左端与金属夹右端焊接连接,胶合板或胶板插入金属夹左端开口由第四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在金属夹前面设置海绵垫并由胶带将其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套与下滑套可沿方管做上下移动,所述圆拉杆可沿圆套做左右移动和360°转动,所述短杆可沿第三紧固螺钉做左、右或上、下转动。所述上滑套的上沿与胶合板或胶板的被击打水平面保持同一平面,所述上滑套的上沿所对应的方管高度刻度线及数值,应与实际距离地面尺寸一致。使用该装置的有益效果a、该装置的转换功能能满足练习测试踢高踢远的需要,方管的高度刻度线及数值能够量化踢高程度,也能辅助测出踢远时的高度程度山、海绵及短杆的缓冲保护功能避免伤及练习者,也彻底避开了以往踢到陪练人手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I是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的主视简图;图2是图I的左视简图;图3是图I的俯视简图;图4是图3圆拉杆向前转动90°,胶合板或胶板被击打面朝下状态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可制动的万向脚轮I置于地面19并与底板2常规连接,工作台18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方管14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上滑套20与下滑套3套在方管外,拉手17两端焊接连接在滑套和下滑套上,在方管后面设置高度刻度线及数值16,在下滑套外侧设置第一紧固螺4有固定上滑套下滑套高度的功能,在上滑套后侧焊接连接圆套5,在圆套上设置第二紧固螺钉15有固定圆拉杆6位置的功能,圆拉杆穿过圆套,圆拉杆左端与短杆7右端由第三紧固螺钉13铰接,短杆左端与金属夹10右端焊接连接,胶合板或胶板11插入金属夹左端开口由第四紧固螺钉12固定连接,在金属夹前面设置海绵垫9并由胶带8将其固定连接。 在使用该装置时,陪练者制动万向脚轮站在底板上,面对该装置,右手握拉手使上滑套与下滑套沿方管做上下移动,调整确定胶合板或胶板高度,由第一紧固螺钉将其固定;右手再握圆拉杆右端左右移动圆拉杆可以安装或更换胶合板或胶板;根据练习者踢高踢远的需要,右手转动圆拉杆可使胶合板或胶板被击打面处于垂直状态如
图1、2、3所示,或成水平踢高状态如图4所示,再由第二紧固螺钉将其固定;所述短杆可沿第三紧固螺钉做左、右或上、下转动,其功能是在大力击打到海绵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伤人。
权利要求1.一种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制动的万向脚轮置于地面并与底板常规连接,工作台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方管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上滑套与下滑套套在方管外,拉手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在方管后面设置高度刻度线及数值,在下滑套外侧设置第一紧固螺钉有固定上滑套下滑套高度的功能,在上滑套后侧焊接连接圆套,在圆套上设置第二紧固螺钉有固定圆拉杆位置的功能,圆拉杆穿过圆套,圆拉杆左端与短杆右端由第三紧固螺钉铰接,短杆左端与金属夹右端焊接连接,胶合板或胶板插入金属夹左端开口由第四紧固螺钉固定连接,在金属夹前面设置海绵垫并由胶带将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套下滑套可沿方管做上下移动,所述圆拉杆可沿圆套做左右移动和360°转动,所述短杆可沿第三紧固螺钉做左、右或上、下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套的上沿与胶合板或胶板的被击打水平面保持同一平面,所述上滑套的上沿所对应的方管高度刻度线及数值,应与实际距离地面尺寸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涉及一种跆拳道练习踢高踢远的装置,它主要由万向脚轮、底板、工作台、方管、上滑套、下滑套、方管外,拉手、第一紧固螺、圆套、第二紧固螺钉、圆拉杆、圆套、圆拉杆、短杆、第三紧固螺、金属夹胶合板、第四紧固螺钉、海绵垫等部件构成。使用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转换功能能满足练习测试踢高踢远的需要,方管的高度刻度线及数值能够量化踢高程度,也能辅助测出踢远时的高度程度;海绵及短杆的缓冲保护功能避免伤及练习者,也彻底避开了以往踢到陪练人手的问题。
文档编号A63B69/24GK202620641SQ2012201054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张晓东, 姜雨峰, 左洪志 申请人:燕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