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行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8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立行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行走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立行走机。
背景技术
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运动和娱乐中,几乎都是直立着身体进行的。人的骨骼、内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下坠的负重作用,易导致胃下垂、心血管和骨关节病变等疾病的产生。而人体倒立时,地球引力不变,但人体各关节、各器官所承受压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肌肉的紧张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关节间压力的消除和减弱,以及某些部位肌肉的松弛,对于防治腰背痛、坐骨神经痛和关节炎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倒立对于减去某些部位——比如腰腹部的赘肉也有很好的效果,是有效的减肥方法之一。倒立不但能够使人的体形更加健美,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面部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倒立更有助于人的智力和反应能力的提高。人的智力高低和反应能力的快慢,是由大脑来决定支配的,而倒立能增加大脑血液供应和各种条件下的支配传感能力。倒立对以下症状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晚上不能熟睡,记忆力减退,头发稀少,食欲不振,精神不能集中,抑郁,腰痛,肩膀酸硬,视力减退,精力衰退,全身乏力,便秘,头痛等。现在大多数人不通过外人或设备帮忙是很难倒立行走的,正常人都是直立行走的,很难做到用手行走,主要原因是不好掌握平衡,而且仅靠手支撑整个人体的重量也是不够的。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健身用的倒立机,可以实现人体倒立的效果。但这些倒立机都不能够行走,这种倒立也是静止的,这不仅降低了倒立机的娱乐性,而且不能行走的倒立机其健身效果也大大减弱,静止倒立只改变了身体器官承受地球引力的方向,但不能实现对手部、颈部、腰部、腹部等部位肌肉的锻炼。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立行走机,该倒立行走机不仅能实现人体倒立,而且能在使用者的操作下自由行走,解决了现有倒立机不能行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倒立行走机由背板、机架、扶盘、肩板、把手部和底板构成。背板由左、右两分部组成,左右对称,各支撑人体背部的左右部分;左、右分部活动连接,比如可以采用帆布带、螺旋弹簧、万向节等,既能实现左、右分部靠拢不脱离,又能实现左、右分部的错位移动;各分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上。背板的底部设有肩板,肩板与背板紧固连接,肩板底面设有一圆弧槽;背板顶部设有挡脚板,用于固定倒立者的双脚。机架和底板为一体,支撑背板、肩板。机架的外侧设置扶盘,扶盘能自由转动,用于使用者上下该行走机时握扶,保持平衡。把手部由把手、顶杆、伸缩套管和弹簧组成;把手呈“ > ”形,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组成一体,其夹角小于90度,竖直部分上端有一横杆,位于肩板底面的圆弧槽内,倾斜部分作为行走时手的握持部;顶杆与把手和底板转动连接,伸缩套管与把手和底板转动连接,伸缩套管外部套弹簧,当把手下压时,伸缩套管受力会缩回,同时弹簧压缩,当把手松开,伸缩套管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伸出,恢复到初始状态。为保证使用者安全,也可以在机架上设置挡板、卡死装置及绑带等附件,挡板和卡死装置配合使用可使背板定位,在倒立行走时不至于翻转,绑带能将人绑扎于背板,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由于使用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双手是握持于把手部的,握持力也能保证背板不翻转,所以也可以不设置挡板、卡死装置和绑带等附件。本实用新型底板、机架、扶盘、背板都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除了背板的左右分部活动连接外,其他都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既能改变人体器官承受地球引力的方式,实现倒立的诸多好处,又能通过行走调动手部、颈部、腰部、腹部等部位肌肉的运动,强化了健身效果,实现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0013]
图I :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本实用新型轴测图。其中1_背板;2-扶盘;3-肩板;4_机架;5-底板;6-把手;7-顶杆;8_伸缩套管;9-弹簧;10-挡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参照附图I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由背板I、扶盘2、肩板3、机架4、底板5和把手部组成,把手部由把手6、顶杆7、伸缩套管8和弹簧9组成,背板顶部设置挡脚板10。本实用新型由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构成,背板I左右两分部活动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帆布带连接。背板I左右两分部通过转轴连接于机架4,可以绕转轴转动。把手6呈“ ”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构成一体,其夹角小于90度,竖直部分上部有一横杆,位于肩板3底面的圆弧槽内,倾斜部分作为行走时手的握持部;顶杆7与把手6和底板5转动连接,伸缩套管8与把手6和底板5转动连接,伸缩套管8外部套弹簧9,当把手6下压时,伸缩套管8受力会缩回,同时弹簧9压缩,当把手6松开,伸缩套管8在弹簧9回复力作用下伸出,恢复到初始状态。使用该倒立行走机时,使用者平躺在背板上,将肩膀顶置于肩板3,双脚伸入挡脚板10,双手握持扶盘2,翻转倒立;倒立好后,双手握持把手6的倾斜部分。行走时,一只手下压把手6的倾斜部分,把手6的竖直部分上顶并转向背板中心,带动使用者身体重心向另一侧偏移,这时拖动底板向前移动,然后另一只手又压下另一边的把手6的倾斜部分,把手6的竖直部分上顶并转动,使用者身体重心偏转,拖动底板向前移动;如此循环,即可以实现向前行走。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颈部、腰部、腹部肌肉扭动配合手部运动,可以使操作更加轻松、协调。
权利要求1.一种倒立行走机,其特征在于该行走机由背板(I)、扶盘(2)、肩板(3)、机架(4)、底板(5)和把手部组成;背板(I)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分部,两分部间活动连接,各分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4)上,背板顶部设挡脚板(10),底部设肩板(3);机架(4)外侧设置扶盘(2),扶盘⑵能自由转动。
2.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立行走机,其特征在于把手部由把手(6)、顶杆(7)、伸缩套管(8)和弹簧(9)组成;顶杆(7)与把手(6)和底板(5)转动连接;伸缩套管⑶与把手(6)和底板(5)转动连接;弹簧(9)套装在伸缩套管(8)的外部。
3.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立行走机,其特征在于肩板(3)底面有一圆弧槽。
4.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立行走机,其特征在于把手(6)呈“> ”形,由竖直部分和倾斜部分构成一体,其夹角小于9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立行走机。该行走机由背板(1)、扶盘(2)、肩板(3)、机架(4)、底板(5)和把手部组成;背板(1)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分部,两分部间活动连接,各分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机架(4)上;背板顶部设挡脚板(10),底部设肩板(3);扶盘(2)转动连接于机架(4)外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倒立机不能自由行走的难题,既能改变人体器官承受地球引力的方式,实现倒立的诸多好处,又能通过行走调动手部、颈部、腰部、腹部等部位肌肉的运动,强化了健身效果,实现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2682695SQ2012201552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叶历平, 谢飞斌, 聂善行 申请人:叶历平, 谢飞斌, 聂善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