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位足部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62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脱位足部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用于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
背景技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严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及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及髋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手术后要求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中立位也就是仰卧时足尖向上的体位),以防止髋关节外旋内收出现脱位。同时,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就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除了术后的血液高凝状态外,下肢活动量的减少使肌肉收缩形成的肌泵作用消失也是一重要原 因。这就要求患肢术后要作经常的功能锻炼以预防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复位后也有上述要求。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满意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其特殊之处在于由固定鞋和垂直于安装于固定鞋的后跟处的底板组成,整体形成T形,固定鞋与底板通过横轴可旋转的安装在一起,横轴与底板平行。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底板呈长条形,其横截面呈弧形。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弧形底板长30cm,宽3cm。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固定鞋包括鞋底、鞋帮和粘扣,鞋底与鞋帮的后跟部有软性衬垫。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舒适,固定的同时允许功能锻炼,康复效果好。该产品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的患者提供一种固定方便、牢靠、舒适的足部固定器,该产品在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同时,可允许患者作足部及下肢的功能锻炼,以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固定鞋,2底板,3横轴。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0013]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由固定鞋I和垂直于安装于固定鞋的后跟处的底板2组成,整体形成T形,固定鞋与底板通过横轴3可旋转的安装在一起,横轴与底板平行。底板呈长条形,其横截面呈弧形。弧形底板长30cm,宽3cm。固定鞋包括鞋底、鞋帮和粘扣,鞋底与鞋帮的后跟部有软性衬垫。本发明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复位,将固定鞋I穿于脚上,底板2平放在床面,将使患肢外展30度,下肢和足置中立位,脚部在底板2的作用下无法左右旋转,避免向患侧翻身,防止内收和外旋,从而避免了人工髋关节脱位。足部使用本锻炼器后,因底板2与固定鞋I互相垂直,保证了足部及患肢的中立 位,防止了患肢的外旋造成的髋关节脱位。固定鞋与底板间有可旋转的横轴3相连,允许足部背伸和跖屈,使小腿肌肉得到功能锻炼。底板横截面为弧形,是为了膝关节在屈伸锻炼时,使锻炼器便于滑动,方便大腿肌肉的锻炼。鞋部的粘扣设计,可保证不同大小的脚都可得到良好固定,而且左右脚都可使用。软性衬垫可预防足跟褥疮的形成,而且使患者固定舒适。
权利要求1.一种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由固定鞋和垂直于安装于固定鞋的后跟处的底板组成,整体形成T形,固定鞋与底板通过横轴可旋转的安装在一起,横轴与底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底板呈长条形,其横截面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弧形底板长30cm,宽3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固定鞋包括鞋底、鞋帮和粘扣,鞋底与鞋帮的后跟部有软性衬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脱位足部锻炼器,属于医疗器械,其特殊之处在于由固定鞋和垂直于安装于固定鞋的后跟处的底板组成,整体形成T形,固定鞋与底板通过横轴可旋转的安装在一起,横轴与底板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舒适,固定的同时允许功能锻炼,康复效果好。该产品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头置换术后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术后的患者提供一种固定方便、牢靠、舒适的足部固定器,该产品在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同时,可允许患者作足部及下肢的功能锻炼,以预防下肢血栓的形成。
文档编号A63B23/10GK202538262SQ20122021612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侯勇, 侯欣然, 孙立明, 聂林, 邢春丽, 邵静, 郭鲁闽 申请人:侯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