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0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健身器材,具体涉及ー种可自由活动且能保护脊柱的新型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当前,人们活动脊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弯腰和仰卧起坐弯腰和仰卧起坐均能主动活动脊柱,但是体态较胖、高龄以及腿脚不方便人群不适用;2、扭腰能自主活动脊柱,但是活动幅度有限,锻炼效果不好;3、倒挂可以自主活动每ー节脊柱,但是容易受到场地、天气的影响,并且对ー些高血压、心脏病及腿脚不便人群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ー种新型健身器材,为室内健身器材,占用空间小,移动方便,且器材的使用不受天气情况影响,适用人群广泛,利于向社会大众推广。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新型健身器材,包括主支架、活动架和螺杆驱动装置,所述主支架主要由两根前脚杆、两根后脚杆以及两根稳定杆构成,稳定杆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稳定杆的一端与后脚杆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稳定杆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同一侧的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架的中部通过旋转轴与两个后脚杆的顶端连接,活动架的尾端搁置在两个前脚杆的顶端,且活动架的尾端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腿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上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所述螺杆驱动装置设置在活动架尾端一侧架体的下方,并驱动活动架绕旋转轴转动。所述螺杆驱动装置由电机、主动齿轮、被动齿轮和支架组成,支架铰接设置在连接杆上,电机与支架固定连接,被动齿轮夹在支架上设置的两个轴套之间,主动齿轮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哨合,被动齿轮的中心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下端穿过被动齿轮的螺纹通孔,螺杆的上端与活动架铰接。所述螺杆驱动装置由齿轮盒、螺套以及相互配合的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组成,齿轮盒与活动架下方铰接,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设置在齿轮盒内,并且相互啮合,螺套铰接设置在连接杆上,主动锥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摇杆,被动锥齿轮的中心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下端穿过螺套,螺杆的上端穿过被动齿轮的螺纹通孔顶在齿轮盒上。所述腿部固定装置为ー对捆绑带。所述活动架上还设有ー对拉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为室内健身器材,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霜雪雨,蚊虫叮咬,都可以在空调暖气下舒适活动,活动形态不受外界影响,占地面积小。2、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可以使人自由活动,健身者随时都可以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活动幅度可以自己掌握。3、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适用人群广泛,一些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调节活动幅度,进行适合自己的健身锻炼。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螺杆驱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螺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螺杆驱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动螺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活动架,2、前脚杆,3、后脚杆,4、稳定杆,5、连接杆,6、旋转轴,7、腿部固定架,8、腿部固定装置,9、电机,10、螺杆,11、拉手,12、主动齿轮,13、被动齿轮,14、支架,15、螺套,16、主动锥齿轮,17、被动锥齿轮,18、摇杆,19、齿轮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包括主支架、活动架I和螺杆驱动装置,所述主支架主要由两根前脚杆2、两根后脚杆3以及两根稳定杆4构成,稳定杆4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稳定杆4的一端与后脚杆3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稳定杆4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所述同一侧的前脚杆2和后脚杆3之间通过连接杆5连接,活动架I的中部通过旋转轴6与两个后脚杆3的顶端连接,活动架I的尾端搁置在两个前脚杆2的顶端,且活动架I的尾端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腿部固定架7,活动架I的头端距离旋转轴6之间架体的长度小于后脚杆3的长度,保证活动架I能完全90°翻转。在运输时,可将腿部固定架7折叠至与活动架I贴合,便于运输,进行健身运动时,腿部固定架7与活动架I之间位置固定,一般腿部固定架7与活动架I之间呈90°左右夹角为宜。腿部固定架7上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8,所述腿部固定装置8为一对捆绑带,捆绑带用于固定健身者的腿部。所述螺杆驱动装置设置在活动架I尾端一侧架体的下方,螺杆驱动装置通过螺杆机构驱动活动架I绕旋转轴6转动。螺杆驱动装置可以通过电动实现驱动,也可以通过手动实现驱动。如图2、3所示当使用电动来进行驱动时,所述电动螺杆驱动装置由电机9、主动齿轮12、被动齿轮13和支架14组成,支架14铰接设置在连接杆5上,电机9与支架14固定连接,被动齿轮13通过两端轴套设置在支架14上,主动齿轮12套设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被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相啮合,且被动齿轮13的中心设有与螺杆10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10下端穿过被动齿轮13的螺纹通孔,螺杆10的上端与活动架I铰接。开启电机9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被动齿轮13在轴套中转动,被动齿轮13使与之螺纹配合的做螺杆10升降运动,最终达到驱动活动架I绕旋转轴6转动的目的。如图4、5所示当使用手动来进行驱动时,所述手动螺杆驱动装置由齿轮盒19、螺套15以及相互配合的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组成,齿轮盒19与活动架I下方铰接,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设置在齿轮盒19内,齿轮盒19用以对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进行固定和限位。螺套15铰接设置在连接杆5上,主动锥齿轮16通过传动轴连接摇杆18,被动锥齿轮17的中心设有与螺杆10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10下端穿过螺套15,螺杆10的上端穿过被动齿轮13的螺纹通孔顶在齿轮盒19上。转动摇杆18带动主动锥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被动锥齿轮17转动,被动锥齿轮17使与之螺纹配合的做螺杆10升降运动,最終达到驱动活动架I绕旋转轴6转动的目的。也可以将电动驱动和手动驱动相结合,既设置电机9,同时也设置摇杆18,利用电机9进行大范围调节,然后利用摇杆18进行微调。健身者需要健身时,只需坐在活动架I上,然后通过腿部固定装置8将腿部固定紧,躺在活动架I上,开动电机9或者转动摇杆18使螺杆10上升,直到活动架I旋转至合适的位置,关闭电机。此时达到了健身者自己需求的健身位置,可以进ー步进行自由健身,健身完毕后,控制使螺杆10下降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为室内器材,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霜雪雨,蚊虫叮咬,都可以在空调暖气下舒适活动,活动形态不受外 界影响,占地面积小。可以使人自由活动,不受任何外力,健身者随时都可以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健身,活动幅度可以自己掌握。并且适用人群广泛,ー些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调节活动幅度,进行适合自己的健身锻炼,利于向社会大众推广。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包括主支架、活动架(I)和螺杆驱动装置,所述主支架主要由两根前脚杆(2)、两根后脚杆(3)以及两根稳定杆(4)构成,稳定杆(4)水平设置在地面上,且稳定杆(4)的一端与后脚杆(3)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稳定杆(4)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侧的前脚杆(2)和后脚杆(3)之间通过连接杆(5)连接,活动架(I)的中部通过旋转轴(6)与两个后脚杆(3)的顶端连接,活动架(I)的尾端搁置在两个前脚杆(2)的顶端,且活动架(I)的尾端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腿部固定架(7),腿部固定架(7)上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8),所述螺杆驱动装置设置在活动架(I)尾端一侧架体的下方,并驱动活动架(I)绕旋转轴(6)转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驱动装置由电机(9)、主动齿轮(12)、被动齿轮(13)和支架(14)组成,支架(14)铰接设置在连接杆(5)上,电机(9)设置在支架(14)上,被动齿轮(13)夹在支架(14)上设置的两个轴套之间,主动齿轮(12)套设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被动齿轮(13)与主动齿轮(12)相啮合,被动齿轮(13)的中心设有与螺杆(10)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10)下端穿过被动齿轮(13)的螺纹通孔,螺杆(10)的上端与活动架(I)铰接。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驱动装置由齿轮盒(19)、螺套(15)以及相互配合的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组成,齿轮盒(19)铰接在活动架(I)的下方,主动锥齿轮(16)和被动锥齿轮(17)设置在齿轮盒(19)内,并且相互啮合,螺套(15)铰接设置在连接杆(5)上,主动锥齿轮(16)通过传动轴连接摇杆(18),被动锥齿轮(17)的中心设有与螺杆(10)相配合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10)下端穿过螺套(15),螺杆(10)的上端穿过被动齿轮(13)的螺纹通孔顶在齿轮盒(19)上。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装置(8)为一对捆绑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I)上还设有一对拉手(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健身器材,其中主支架主要由两根前脚杆、两根后脚杆以及两根稳定杆构成,稳定杆的一端与后脚杆下端固定连接,同一侧的前脚杆和后脚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活动架通过旋转轴与两个后脚杆连接,活动架的尾端搁置在两个前脚杆的顶端,且活动架的尾端通过活动轴连接有腿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上设置有腿部固定装置,所述螺杆驱动装置设置在活动架尾端一侧架体的下方,并驱动活动架绕旋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材为室内器材,占地面积小,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霜雪雨,蚊虫叮咬,都可以舒适活动,并且适用人群广泛,一些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以通过调节活动幅度,进行适合自己的健身锻炼。
文档编号A63B23/02GK202637838SQ20122025411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日
发明者周有财 申请人:周有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