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3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武术训练中的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在武术训练中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训练器具,这些训练器具在使用时较方便,但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这些训练器具大多结构简单,不能根据受训者练习时搏击力度的强弱和部位的正确与否及时发出训练指导,由此使得训练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该种训练装置能按照训练需要设定训练时间、搏击力度,当受训者所进行的搏击训练 不符合要求时,及时发出提醒,并通过无线模块告知教练前来及时纠正,从而提高训练效
果O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其主体为底座和训练桩,其独特之处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实现和地面锁紧的带螺栓孔的法兰盘,在底座上分别开有训练桩垂直插入孔道和训练桩斜向插入孔道;所述训练桩的中心为空腔,空腔内有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配合有语音驱动单元、扬声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存储器单元,所述训练桩的外壁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压力传感器层、弹性塑料层和皮垫层,所述压力传感器层由若干压力传感器沿训练桩周向分布而构成;若干压力传感器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经信号电缆连接至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中单片机的对应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训练桩与底座之间为插拔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由于在训练桩中设置了一个空腔,空腔内有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单元,而且还有与该单元配合的语音驱动单元、扬声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存储器单元,另外在训练桩的外壁上分布压力传感器。这样,当受训者进行搏击训练时,压力传感器就能够将击打的部位、力度等信息采集出来,传递给智能控制单元,当受训者所进行的搏击训练不符合要求时,能够及时发出提醒,或者通过无线模块告知教练前来纠正。另外,利用该装置还能够按照训练需要设定训练时间、搏击力度的限定等,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展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结构和训练桩结构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训练桩中智能化控制部分的构成原理图。图中I-底座,2-训练桩斜向插入孔道,3-法兰盘,4-训练桩垂直插入孔道,5-训练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I所示,该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其主体为底座I和训练桩5,其独特之处在于在所述底座I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实现和地面锁紧的带螺栓孔的法兰盘3,在底座I上分别开有训练桩垂直插入孔道4和训练桩斜向插入孔道2 ;所述训练桩5的中心为空腔,空腔内有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配合有语音驱动单元、扬声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存储器单元,所述训练桩5的外壁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压力传感器层、弹性塑料层和皮垫层,所述压力传感器层由若干压力传感器沿训练桩周向分布而构成;若干压力传感器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经信号电缆连接至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中单片机的对应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训练桩5与底座I之间为插拔式连接。使用时,当受训者进行搏击训练时,压力传感器就能够将击打的部位、力度等信息采集出来,传递给智能控制单元,当受训者所进行的搏击训练不符合要求时,能够及时发出提醒,或者通过无线模块告知教练前来纠正。·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其主体为底座(I)和训练桩(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I)的底部固定有用于实现和地面锁紧的带螺栓孔的法兰盘(3),在底座(I)上分别开有训练桩垂直插入孔道(4)和训练桩斜向插入孔道(2);所述训练桩(5)的中心为空腔,空腔内有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单元,所述智能控制单元配合有语音驱动单元、扬声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存储器单元,所述训练桩(5)的外壁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压力传感器层、弹性塑料层和皮垫层,所述压力传感器层由若干压力传感器沿训练桩周向分布而构成;若干压力传感器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经信号电缆连接至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中单片机的对应采样信号输入端;所述训练桩(5)与底座(I)之间为插拔式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武术搏击训练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搏击训练装置,以提高练习者的训练效率。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开有垂直插入孔道和斜向插入孔道;训练桩中心为空腔,有一个由单片机构成的智能控制单元,该单元配合有语音驱动单元、扬声器、无线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存储器单元,训练桩的外壁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压力传感器层、弹性塑料层和皮垫层,压力传感器层由若干压力传感器沿训练桩周向分布而构成;若干压力传感器的采样信号输出端分别经信号电缆连接至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中单片机的对应采样信号输入端;训练桩与底座之间为插拔式连接。使用该装置,当练习者动作不符合要求时,可及时发出提醒,并通过无线模块告知教练,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文档编号A63B69/34GK202682727SQ20122038919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7日
发明者李微, 董捷, 李江, 金安铭 申请人:东北石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