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7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健身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而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去专业的运动场馆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专用的体育场馆容纳人员的数量有限,无法充分满足人们对运动的需求。因此,社区户外健身及运动,越来越成为家庭休闲、娱乐、健身的最基本方式。每天利用一点时间,在自己居住的小区户外做做健身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当前繁忙工作的人们最好的运动方式。基于上述情况,为了进一步丰富社区生活,针对社区户外健身的相应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多种多样。现有技术中,社区户外健身器材针对下肢训练的居多,并且多以模拟行走,或者是双人相互蹬踏的方式进行锻炼;上肢的运动则多以引体向上、屈臂撑等静态锻炼,或者是通过弹簧等机械结构进行上肢锻炼。上述锻炼内容枯燥、单一,缺乏娱乐性,而富有娱乐性的健身器材又缺乏锻炼的效果(锻炼的强度不够),并且少数健身器材的结构非常复杂,其在户外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使用,容易导致器材的损坏,而复杂的结构其维修也相当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健身器材的锻炼内容单一、缺乏娱乐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锻炼内容娱乐性强的户外健身器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包括底板,垂直固定在该底板上的支柱,两个对称设置在支柱两侧的支撑座,与支柱活动连接并用以拉动支撑座上升的上肢锻炼机构,两个以支柱为对称中心设置在底板上且位于支撑座正下方的顶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并通过连杆与顶升机构连接的下肢锻炼机构。其中,所述上肢锻炼机构由两个与所述支柱顶端活动连接的手柄拉升机构组成,而两个手柄拉升机构还分别和与之相对的一侧的支撑座活动连接。具体地说,所述手柄拉升机构由两个手柄以及两个连接体组成;其中,一个手柄与一个连接体固为一体,而另一个手柄则与另一个连接体固为一体,且连接体靠近手柄的一端通过回转轴与支柱连接。同时,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杆,且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同一个手柄拉升机构中的两个连接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与底板紧固连接的顶升外壳,固定在该顶升外壳底部的主曲柄,与主曲柄活动连接的副曲柄,设置在该副曲柄端部且位于顶升外壳内的滑块,以及设置在该滑块上端的顶板;所述连杆的一端与主曲柄、副曲柄通过轴连接在一起。再进一步地,所述下肢锻炼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的固定柱,和通过“U”形框架与该固定柱活动连接的踏板;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U”形框架的底部活动连接,而所述踏板则设置在“U”形框架的开口处。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柱的端部设有一个套筒,且在该套筒内还套接有一根直杆,该直杆两端则分别与“U”形框架的两侧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滑块的上端还设有与该滑块固为一体的顶柱,而所述顶板则设置在该顶柱的上端;在所述顶柱上还设有弹簧,且该弹簧靠近所述顶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2)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人背坐的方式,将锻炼双方设计为对称结构,一方的上肢锻炼机构由传统的手柄组成,且其通过连接体与另外一方的座位连接,而手柄与支柱之间的连接点则形成一个回转支点,当一方向下拉动手柄时,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回转支点将对方抬起,实现上肢锻炼的目的;另一方面,座位下方设置有一个顶升机构,该顶升机构通过连杆与另一方的下肢锻炼机构连接,并利用曲柄连杆结构,当一方用脚踩动下肢锻炼机构,顶升机构中的滑块则向上移动,顶住另一方的支撑座底部,并将其向上推动,在力量训练的同时,让对方有升空的感觉,达到锻炼娱乐的效果,从而在保证锻炼强度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了户外锻炼的娱乐性和互动性;(3)本实用新型在顶柱上还设有一截弹簧,该弹簧位于顶柱上端部,其与顶板相邻,其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被抬起对象下落速度过快,而导致被抬起对象与顶升机构之间的作用力相互冲突,以至于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缺陷;(4)本实用新型中所用材料均为市场上常见的普通材料,其造价相当低廉,非常适用于社区住户的公共健身,为其大范围的推广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肢锻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_底板,2-支柱,3-支撑座,4-连杆,5-手柄,6-连接体,7-顶升外壳,8-主曲柄,9-副曲柄,10-滑块,11-顶板,12-“U”形框架,13-踏板,14-套筒,15-顶柱,16-弹簧,17-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 3所示,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针对传统健身器材,锻炼项目单一、缺乏娱乐性的缺陷,利用杠杆原理以及曲柄连杆结构,将健身器材设计为对称结构的双人背坐式,应用锻炼者自身重力,进行双人互练,从而达到锻炼、娱乐双重目的。本实施例中,健身器材上的所有部件均以底板I为基准进行组合安装,该底板I为长方形,在其几何中心垂直焊接有一根圆柱形的支柱2,而后以该圆柱形的支柱2为对称中心,在其两侧则分别对称设有用以锻炼的组件。具体的说,锻炼组件分为两大块:上肢锻炼机构和下肢锻炼机构;其中,上肢锻炼机构由两个与支柱2活动连接的手柄拉升机构组成,为了上肢锻炼的方便,本实施例根据实际锻炼人群的统计进行测量,将手柄拉升机构与支柱2的连接处设置于支柱2的顶端;并且为了实现拉升的目的,两个手柄拉升机构还分别和与之相对的一侧的支撑座3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拉升机构由两个手柄5,以及与所述手柄5固定为一体的连接体6组成;该连接体6为长条状,其靠近手柄5的一端通过回转轴与支柱2连接,因此,连接体6与支柱2之间形成一个由回转轴构成的回转支点;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实施,在所述支撑座3的顶端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杆,且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同一个手柄拉升机构中的两个连接体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锻炼双方坐定以后,当一方用手柄拉动时,利用杠杆原理,以回转支点为杠杆支点,手柄5以及连接体6通过受力点及支点产生一个弯矩,从而将另一方向上抬起。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还同时设计了下肢锻炼机构,以将上肢及下肢锻炼相结合。该下肢锻炼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I上的固定柱17,以及通过“U”形框架12与该固定柱17活动连接的踏板13 ;该踏板13分为两块,分别对应锻炼者的左右两只脚,其焊接在“U”形框架12的开口处。为了实现踏板13与固定柱17之间的活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柱17的端部设有一个套筒14,一根直杆穿过该套筒14,且直杆的两端则分别与“U”形框架12的两侧连接。然而,仅仅是上述结构,很难完全满足锻炼以及娱乐的需要,因此,本器材还在支撑座3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以将锻炼者向上顶起的顶升机构,该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I上的顶升外壳7以及设置在其内的滑块10。所述顶升外壳7为长方体结构,其下端为中空结构,在其内设有一个与顶升外壳7紧固连接的主曲柄8,以及与该主曲柄8连接的副曲柄9,所述滑块10则设置在副曲柄9的端部;在滑块10的上端设有与之固为一体的顶柱15,顶柱15上设有顶板11 ;滑块10向上移动带动顶柱15上升,从而使得顶板11向上顶起支撑座3的底部。顶升机构相对于下肢锻炼机构独立,其通过连杆4与下肢锻炼机构连接,具体的说,连杆4两端分别与一方的下肢锻炼机构中“U”形框架12的底部,以及另一方的顶升机构中的王曲柄和副曲柄连接;其中,连杆4的一端与王曲柄8、副曲柄9通过轴连接在一起;锻炼时,一方锻炼者的双脚蹬踏踏板13,带动连杆4回转,连杆4则带动另一方的主曲柄8运动,然后该主曲柄8带动副曲轴9转动,从而滑块10向上移动,达到抬升对方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在顶柱15上还设有一截弹簧16,该弹簧16位于顶柱15上端部,其与顶板11相邻,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被抬起对象下落速度过快,而导致被抬起对象与顶升机构之间的作用力相互冲突,以至于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缺陷。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材包括底板(I),垂直固定在该底板(I)上的支柱(2 ),两个对称设置在支柱(2 )两侧的支撑座(3 ),与支柱(2 )活动连接并用以拉动支撑座(3)上升的上肢锻炼机构,两个以支柱(2)为对称中心设置在底板(I)上且位于支撑座(3)正下方的顶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I)两端并通过连杆(4)与顶升机构连接的下肢锻炼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锻炼机构由两个与所述支柱(2)顶端活动连接的手柄拉升机构组成,而两个手柄拉升机构还分别和与之相对的一侧的支撑座(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拉升机构由两个手柄(5)以及两个连接体(6)组成;其中,一个手柄(5)与一个连接体(6)固为一体,而另一个手柄(5)则与另一个连接体(6)固为一体,且连接体(6)靠近手柄(5)的一端通过回转轴与支柱(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3)的顶端设有与之紧固连接的连接杆,且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同一个手柄拉升机构中的两个连接体(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与底板(I)紧固连接的顶升外壳(7),固定在该顶升外壳(7)底部的主曲柄(8),与主曲柄(8)活动连接的副曲柄(9),设置在该副曲柄(9)端部且位于顶升外壳(7)内的滑块(10),以及设置在该滑块(10)上端的顶板(11);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主曲柄(8)、副曲柄(9)通过轴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锻炼机构包括垂直固定在底板(I)上的固定柱(17),和通过“U”形框架(12)与该固定柱(17)活动连接的踏板(13);所述连杆(4)的另一端与“U”形框架(12)的底部活动连接,而所述踏板(13)则设置在“U”形框架(12)的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柱(17)的端部设有一个套筒(14),且在该套筒(14)内还套接有一根直杆,该直杆两端则分别与“U”形框架(12)的两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10)的上端还设有与该滑块(10)固为一体的顶柱(15),而所述顶板(11)则设置在该顶柱(15)的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柱(15)上还设有弹簧(16 ),且该弹簧(16 )靠近所述顶板(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户外四肢健身器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健身器材的锻炼内容单一、缺乏娱乐性的问题。该四肢健身器材包括底板(1),垂直固定在该底板(1)上的支柱(2),两个对称设置在支柱(2)两侧的支撑座(3),与支柱(2)活动连接并用以拉动支撑座(3)上升的上肢锻炼机构,两个以支柱(2)为对称中心设置在底板(1)上且位于支撑座(3)正下方的顶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底板(1)两端并通过连杆(4)与顶升机构连接的下肢锻炼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实现方便;同时,其通过双人互动的锻炼,达到互锻、互娱的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和创造性。因此,适合推广运用。
文档编号A63B23/12GK202920902SQ20122039452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宋超, 付于松, 李勇, 朱浩 申请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