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95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对腕部及臂部锻练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尤其是现今生活节奏紧张,没有时间到户外运动,使得许多人的健康状态不佳,成为身体亚健康状态一族,由鉴于此,相关人员研究出许多方便在家或者办公室使用的健身器材。现有的健身器虽然种类很多,例如常用的拉力器,一般是由两个手柄及与两个手·柄相连的几根拉力弹簧组成,使用时用手拉住手柄向两侧用力,然后放松,重复这种过程即可进行健身,只是使用这种拉力器进行锻练时,拉力弹簧有时会夹伤身体,增加不安全隐患。而且通过调节拉力弹簧连接在两个手柄的数量来调节拉力,即每减少或增加一根拉力弹簧,相应的减少或增加相应的拉力,这种结构健身器拉力调节幅度跨度过大,不利于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健身器不安全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使用安全可靠的健身器,而且还可以有效对拉力进行调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身器,包括筒体、活动杆及至少一个弹簧,所述筒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活动塞,另一端设有另一手柄,所述活动塞与筒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且可在筒体内侧壁上滑动,所述弹簧一端活动安装在筒体端部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活动塞上,且弹簧长度方向与活动杆平行。所述活动杆上设有端盖板,所述端盖板与筒体的开口端相配合,所述筒体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长弹簧,所述长弹簧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端盖板上。所述活动塞的周边设有橡胶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健身器的弹簧置于筒体内,使用时,不会夹伤身体,只要用力拉动手柄,使弹簧进行拉伸,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即可达到健身的目的,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持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实用新型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健身器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健身器,包括筒体I、活动杆2及至少一个弹簧3。所述筒体I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筒体I的另一端设有手柄4,所述活动杆2的一端设有活动塞5,另一端设有另一手柄6,所述活动塞5与筒体I的内侧壁相配合,且可在筒体I内侧壁上滑动。即活动塞5连同活动杆2 —起在筒体内移动。所述弹簧3 —端活动安装在筒体端部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活动塞5上,且弹簧长度方向与活动杆2平行,使用时,用力拉动两边的手柄使弹簧3拉伸,然后放松即可达到健身的目的。所述弹簧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满足每个人的健身需要。所述活动杆2上设有端盖板7,所述端盖板7与筒体的开口端相配合,所述筒体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长弹簧8,所述长弹簧8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端盖板7上。长弹簧8可以 进一步调节拉力的大小。所述活动塞5的周边设有橡胶垫9,既方便活动塞在筒体内移动,使移动方向保持平行,便于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器,包括筒体、活动杆及至少一个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活动塞,另一端设有另一手柄,所述活动塞与筒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且可在筒体内侧壁上滑动,所述弹簧一端活动安装在筒体端部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活动塞上,且弹簧长度方向与活动杆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上设有端盖板,所述端盖板与筒体的开口端相配合,所述筒体端部的内壁上还设有长弹簧,所述长弹簧的另一端活动安装在端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塞的周边设有橡胶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腕部和臂部锻练的健身器材。其具体结构包括筒体、活动杆及至少一个弹簧,所述筒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有活动塞,另一端设有另一手柄,所述活动塞与筒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且可在筒体内侧壁上滑动,所述弹簧一端活动安装在筒体端部的内壁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活动塞上,且弹簧长度方向与活动杆平行。本实用新型健身器的弹簧置于筒体内,使用时,不会夹伤身体,只要用力拉动手柄,使弹簧进行拉伸,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即可达到健身的目的,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63B21/055GK202777631SQ2012204323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6日
发明者周珊珊 申请人:周珊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