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8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衡练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平衡练习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平衡走远时使用的平衡练习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动态平衡走远练习主要是利用田径场跑道边长方体的突沿或相似长方体器械。上述器械存在的问题是,该类器械的上端为平行地面的平面,且高度固定不变。用该类器械练习动态平衡走远变化少、难度低,练习效果不佳。实用新型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平衡练习器,该练习器设有底托和二十个可以升降的平衡柱,能够增加练习难度,满足大众娱乐活动及专业运动员特殊训练的需求。[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练习器,该练习器的主体结构由底托和二十个平衡柱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组成;底托由底板的四边分别与两个坡道沿和两个平道沿焊接组成;平衡柱由支架下端插入底管内,并通过限位调整器固定,支架上端与上板下端通过螺钉连接,上板上端与胶板下端通过胶粘连接组成。[0005]所述坡道沿上端和平道沿上端均设有橡胶涂层。[0006]该练习器上的两个平道沿可以做基础的动态平衡走远练习。两个坡道沿可以做增加难度的动态平衡走远练习。平衡柱均可以调整高低,通过调整平衡柱的高度可以增加练习难度;该练习器的平道沿和坡道沿上均设有橡胶涂层,平衡柱上设有橡胶板,既能防滑, 又能使走或跳时脚下得到缓冲,防止练习者受到伤害;该练习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其安装在平整的运动场、体育馆和休闲娱乐场所等;用该练习器进行动态平衡走远练习、 跳跃练习、武术套路练习或游戏比赛可增加趣味性,调动练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训练练习者的思维、反应和判断能力的目的,同时满足大众健身活动和专业运动员特殊训练的需求。


[000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0008]图I平衡练习器的立体示意简图。[0009]图2是图IA-A的剖视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平衡练习器采用如下结构,如图1、2所示,该练习器的主体结构由底托和二十平衡柱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组成;底托由底板I的四边分别与两个坡道沿2和两个平道沿3焊接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内,并通过限位调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与上板7下端通过螺钉连接,上板上端与胶板8下端通过胶粘连接组成。[0011 ] 上述所述坡道沿上端和平道沿上端均设有橡胶涂层。[0012]上述限位调整器设在底管上端的通孔处,该限位调整器的前端与支架管壁的环形凹槽相对应。[0013]在使用时,根据练习者的需求,可以将所有的平衡柱调成同样的高度,也可以调成有高有低。练习时,可以利用平道沿或弯道沿进行动态平衡走远练习,也可以利用平衡柱进行动态平衡走远练习、跳跃练习或武术套路练习。此外,还可以利用该练习器进行游戏比赛,根据练习者的需求,制定游戏规则。
权利要求1. 一种平衡练习器,其特征在于该练习器的主体结构由底托和二十平衡柱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组成;底托由底板(I)的四边分别与两个坡道沿(2)和两个平道沿(3)焊接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内,并通过限位调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与上板(7)下端通过螺钉连接,上板上端与胶板下端通过胶粘连接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动态平衡走远时使用的平衡练习器。其特征是该练习器的主体结构由底托和二十平衡柱通过螺钉和螺母连接组成;底托由底板1的四边分别与两个坡道沿2和两个平道沿3焊接组成;平衡柱由支架6下端插入底管4内,并通过限位调整器5固定,支架上端与上板7下端通过螺钉连接,上板上端与胶板8下端通过胶粘连接组成;用该练习器进行动态平衡走远练习、跳跃练习、武术套路练习或游戏比赛可增加趣味性,调动练习者参与的积极性,以达到训练练习者的思维、反应和判断能力的目的,同时满足大众健身活动和专业运动员特殊训练的需求。
文档编号A63B22/00GK202802638SQ20122049426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兴海, 杨广辉 申请人:燕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