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椭圆机,包含有一基座、一对腿部椭圆机构以及一对手部椭圆机构,基座的前端设有具第一、第二中心轴的框架,各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呈一距离;各腿部椭圆机构分别悬挂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包括有一轴设于第一中心轴的回绕组件,可供各腿部机构相对第一中心轴作绕转的运动;各手部椭圆机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包括有一轴设于第二中心轴的反向组件,而回转组件与反向组件作相异方向旋转,此时手部与腿部椭圆机构将形成同一方向的绕转轨迹。由此,用户可作一符合人体工学型态的运动,同时可进行不同肌肉群的训练。
【专利说明】椭圆机【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手部与腿部可绕转同一方向的运动器材。【背景技术】
[0002]由于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繁荣,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相对地各项休闲需求也随之高涨,诸如运动健身、旅游或消费性产品等等,而运动健身的项目可分为室内型或室外型,常见室内运动健身器材的种类极为繁多,如椭圆机、跑步机、飞轮脚踏车、大型重量训练组或健身床等,其中椭圆机可导引使用者的双脚在一近似椭圆形的封闭轨迹上作循环运动,如此运动方式较为接近走路或跑步时的脚步动作,并且对使用者关节的冲击也较为小,因此消费者对椭圆机反应极佳,近年来于市场上也有持续长长的趋势。
[0003]如美国第557 3480号专利所揭示的典型结构,该椭圆机的运动轨迹的所以会近似椭圆形的原理在于一支撑杆的一端在一曲柄机构进行圆形轨机运动,而该支撑杆的另一端则限制于一线性轨道上行往复滑移,由此,该支撑杆的特定部位即会产生近似椭圆形的运动轨迹。或如美国第7682290号专利揭示将脚部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曲柄的外端,使该支撑杆被限制在一圆形轨迹上,而该支撑杆的另一端则枢接于一摆臂底端,并限制在一弧形轨道上进行前后的摆动。然而,上述专利都着重于腿部的椭圆轨迹运动,手部却仅能抓握握杆进行单调地前后摆动运动;于此,中国台湾第M252461号专利即揭示一种模拟手部运动的椭圆机,该椭圆机是由一主架一端连结二握杆,各该握杆的底部与踏板前端枢接,各该踏板的末端则轴接于一旋转体(例如飞轮)的周缘,另二踏板在旋转体上呈相对应的状态,并沿一虚拟椭圆路径进行交错循环运动,以此握杆也将随之座椭圆的循环运动,又上述模拟手部运动的椭圆机于手部摆动方式是近似圆形的轨迹,故手部摆动方式显然并非为一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机,其能让使用者的手部与腿部有效率地进行同一方向的椭圆轨迹运动,以符合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同时进行不同肌肉群的训练。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椭圆机,包含有:
[0006]一基座,于前端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具有一第一中心轴及一第二中心轴,各该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呈一距离;
[0007]—对腿部椭圆机构,分别悬挂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回绕组件,该回绕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中心轴,以供各该腿部机构相对该第一中心轴作绕转的运动;
[0008]一对手部椭圆机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反向组件,该反向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二中心轴,且该回转组件与该反向组件作相异方向的旋转。
[0009]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回绕组件具有一第一齿轮及一对与该第一齿轮同轴的第一曲柄,该反向组件具有一第二齿轮及一对与该第二齿轮同轴的第二曲柄,该第一齿轮哨合于该第二齿轮,各该第一、第二曲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各该第一、第二曲柄彼此相对设置。
[0010]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连动杆、一第一连杆、一带动杆、一第二连杆、一摆臂以及一支撑杆,该连动杆具有一第一连动部及一第二连动部,该第一、第二连动部之间枢接该第一曲柄,该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接于该第一连动部,该带动杆具有一第一带动部及一第二带动部,该第一带动部枢接于该第二端部,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枢转部、一第二枢转部及一转接部,该第一枢转部枢接于该第二带动部,该转接部枢接于该基座,该摆臂具有一枢接部及一摆动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第二枢转部,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及一支撑部,该第一连接部枢接于该第二连动部,该第二连接部枢接于该摆动部,该支撑部用以支撑使用者的脚部。
[0011]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摆臂位于各该连动杆的后方;各该支撑部呈前后延伸,该第一连接部位于前端,而该支撑部位于后端,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支撑部之间。
[0012]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握杆、一衔接杆,该握杆具有一底端部及一顶端部,该底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曲柄,该顶端部可供使用者抓握并作一封闭椭圆轨迹运动,该衔接杆具有一后端部及一前端部,该后端部枢接在该握杆的顶端部与底端部之间,该前端部枢接于该基座。
[0013]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基座的框架是由一第一直立段、一第二直立段、一第一水平段、一第二水平段以及一第三水平段所构成,该第一直立段位于该第二直立段的前方,该第三水平段位于该第一水平段的上方,而该第一水平段位于该第二水平段的上方,且各该水平段设于各该直立段之间。
[0014]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衔接杆的前端部枢接于该基座的第三水平段。
[0015]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包含有一飞轮,该飞轮可与该回绕组件同步转动地轴设于该第二水平段。
[0016]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第一齿轮设有一同轴的皮带轮,该皮带轮是以皮带传动方式来带动该飞轮。
[0017]本发明的椭圆机由该回绕组件与该反向组件的组合,使该腿部椭圆机构在作一正向的封闭运动轨迹时,该手部椭圆机构亦能进行一正向的封闭运动轨迹,由此,用户可作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椭圆轨迹运动,并可进行不同肌肉群的训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左后方立体图。
[0019]图2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左侧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后侧视图。
[0021]图4为本发明该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左侧视图,主要显示腿部与手部椭圆轨迹的作动状态。
[0022]图5至图9类似图4,主要显示腿部与手部于不同轨迹点的作动状态。
[0023]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24]10椭圆机;
[0025]20 基座;
[0026]22框架,221第一中心轴,222第二中心轴,223第一直立段,224第二直立段,225第一水平段,226第二水平段,227第三水平段,228延伸段,229横杆,230固定杆;
[0027]30 飞轮;
[0028]40腿部椭圆机构;
[0029]41回绕组件,411第一齿轮,412第一曲柄;
[0030]42连动杆,421第一连动部,422第二连动部,423第一枢接点;
[0031]43第一连杆,431第一端部,432第二端部,433第二枢接点;
[0032]44带动杆,441第一带动部,442第二带动部,443第三枢接点;
[0033]45第二连杆,451第一枢转部,452第二枢转部,453转接部,454第四枢接点;
[0034]46摆臂,461枢接部,462摆动部,463第五枢接点;
[0035]47支撑杆,471第一连接部,472第二连接部,473支撑部,474第六枢接点,475第七枢接点;
[0036]50手部椭圆机构;
[0037]51反向组件,511第二齿轮,512第二曲柄;
[0038]52握杆,521底端部,522顶端部;
[0039]53衔接杆,531后端部,532前端部;
[0040]60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 本发明的椭圆机包含有一基座、一对腿部椭圆机构以及一对手部椭圆机构,该基座于前端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具有一第一中心轴及一第二中心轴,各该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呈一距离;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分别悬挂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回绕组件,该回绕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中心轴,以供各该腿部机构相对该第一中心轴作绕转的运动;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反向组件,该反向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二中心轴,且该回转组件与该反向组件作相异方向的旋转。
[004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构成、特征及其目的,以下举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惟以下所述,仅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而提供的一实施方式,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于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之后,以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下,所为的种种简单的修饰、替换或构件的减省,皆应属于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0043]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应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椭圆机10,包含有一基座20、一飞轮30、一对腿部椭圆机构40、一对手部椭圆机构50以及一控制面板60。
[0044]该基座20于前端设有一框架22,该框架22具有一第一中心轴221及一第二中心轴222,各该中心轴221、222相互平行且呈一距离,该框架22系由一第一直立段223、一第二直立段224、一第一水平段225、一第二水平段226以及一第三水平段227所构成,该第一直立段223位于该第二直立段224的前方,该第三水平段227位于该第一水平段225的上方,而该第一水平段225位于该第二水平段226的上方,且各该水平段225、226、227设于各该直立段之间223、224,该第二直立段224朝该第三水平段227的方向分别延伸出一延伸段228,且于该延伸段228的顶端之间设有一横杆229,该第三水平段227的上方设有凸伸一固定杆230,该固定杆230的顶端可供该控制面板60设置;
[0045]该飞轮30可转动地轴设于该第二水平段226,该飞轮30的一侧面同轴固接一第一皮带轮(图中未示);
[0046]各该腿部椭圆机构40分别悬挂于该框架22的左右两侧,各该腿部椭圆机构40包括有一回绕组件41、一连动杆42、一第一连杆43、一带动杆44、一第二连杆45、一摆臂46以及一支撑杆47,该回绕组件41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中心轴221,以供各该腿部机构40相对该第一中心轴221作绕转的运动,该回绕组件41具有一第一齿轮411及一对与该第一齿轮411同轴且同步转动的第一曲柄412,该第一齿轮411设有一同轴的第二皮带轮(图中未示),该第一皮带轮与该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有一传动皮带(图中未示),以供各该皮带轮行相对的作动,并通过该飞轮30提供该回绕组件行41惯性的转动,各该第一曲柄412分别位于该框架22的左右两侧,且各该第一曲柄412彼此相对系为相对设置,该连动杆42具有一第一连动部421及一第二连动部422,该第一、第二连动部421、422之间枢接该第一曲柄412并形成一第一枢接点423,以供该第一曲柄412相对该基座20作上下前后位移的绕转运动,该第一连杆43具有一第一、第二端部431、432,该第一端部431枢接于该第一连动部421并形成一第二枢接点433,该带动杆44具有一第一带动部441及一第二带动部442,该第一带动部441枢接于该第二端部431并形成一第三枢接点443,该第二连杆45具有一第一枢转部451、一第二枢转部452及一转接部453,该第一枢转部451枢接于该第二带动部442以形成一第四枢接点454,而该转接部453枢接于该基座20的延伸段228的横杆229,以此使该第二连杆45可行一杠杆的作动,该摆臂46具有一枢接部461及一摆动部462,该枢接部461枢接于该第二枢转部452并形成一第五枢接点463,该支撑杆47具有一第一连接部471、一第二连接部472及一支撑部473,该第二连接部472枢接于该摆动部462以形成一第六枢接点474,该第一连接部471枢接于该第二连动部422以形成一第七枢接点475,该支撑部473用以支撑使用者的脚部,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各该摆臂46位于各该连动杆42的后方;各该支撑部473是呈前后延伸,该第一连接部471位于前端,而该支撑部473位于后端,该第二连接部472位于该第一连接部471与该支撑部473之间;
[0047]各该手部椭圆机构50分别位于该框架22的左右两侧,各该手部椭圆机构50包括有一反向组件51、一握杆52、一衔接杆53,该反向组件51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二中心轴222,且该回转组件41与该反向组件51作相异方向的旋转,该反向组件51具有一第二齿轮511及一对与该第二齿轮511同轴的第二曲柄512,该第一齿轮411哨合于该第二齿轮511,各该第二曲柄512分别位于该框架22的左右两侧,且各该第二曲柄512彼此相对设置,该握杆52具有一底端部521及一顶端部522,该底端部521枢接于该第二曲柄512,该顶端部522可供使用者抓握并作一封闭椭圆轨迹运动,该衔接杆53具有一后端部531及一前端部532,该后端部531枢接在该握杆52的顶端部522与底端部521之间,该前端部532枢接于该基座20的第三水平段227。
[0048]请再参阅图4至图9所示,本发明由上述的结构,该回绕组件41的第一曲柄412回转时即同步带动该第一齿轮411与该第二皮带轮,该第二皮带轮则通过皮带传递一旋转力至该飞轮30的第一皮带轮,以作一贯性的作动,而该第一齿轮411啮合于该反向组件51的第二齿轮511,故该第一齿轮411提供一正向的运转时,该第二齿轮511即会呈现一反向的运转,由此,该腿部椭圆机构40与该手部椭圆机构50则皆会以一相同回绕方向进行封闭的作动,此外,该连动杆42、该带动杆44以及各该连杆43、45的位移,以及该摆臂46与该支撑杆47的摆荡动作将相互牵连,使得该第一曲柄412于正向回转一角度时,该支撑杆47的支撑部473即会处于椭圆轨迹的相对应位置,反之,该第一曲柄412反向回转也同样可使该支撑杆47的支撑部473处于该椭圆轨迹的相对位置。此外,该第一枢接点433呈现一回转的封闭轨迹运动,该第二、第三及第五枢接点433、443、463呈现一上下位移的封闭轨迹运动,该第四枢接点454呈现一倾斜角度的封闭轨迹运动,而该第七枢接点475为一前后位移的封闭轨迹运动,又该第六枢接点474为一上下前后弧形位移的轨迹运动,于此,该支撑杆47的支撑部473将会沿着一各分段点较为紧密的封闭椭圆轨迹进行作动。
[0049]总括来说,本发明的椭圆机由该回绕组件41与该反向组件51的组合,使该腿部椭圆机构40在作一正向的封闭运动轨迹时,该手部椭圆机构50亦能进行一正向的封闭运动轨迹,由此,用户可作一符合人体工学的椭圆轨迹运动,同时可进行不同肌肉群的训练,更可避免因运动姿势不正确而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运动伤害。
[0050]本发明于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组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他等效组件的替代或变化,亦应为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椭圆机,包含有: 一基座,于前端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具有一第一中心轴及一第二中心轴,各该中心轴相互平行且呈一距离; 一对腿部椭圆机构,分别悬挂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回绕组件,该回绕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一中心轴,以供各该腿部机构相对该第一中心轴作绕转的运动; 一对手部椭圆机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反向组件,该反向组件可转动地设于该第二中心轴,且该回转组件与该反向组件作相异方向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回绕组件具有一第一齿轮及一对与该第一齿轮同轴的第一曲柄,该反向组件具有一第二齿轮及一对与该第二齿轮同轴的第二曲柄,该第一齿轮哨合于该第二齿轮,各该第一、第二曲柄分别位于该框架的左右两侧,且各该第一、第二曲柄彼此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腿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连动杆、一第一连杆、一带动杆、一第二连杆、一摆臂以及一支撑杆,该连动杆具有一第一连动部及一第二连动部,该第一、第二连动部之间枢接该第一曲柄,该第一连杆具有一第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枢接于该第一连动部,该带动杆具有一第一带动部及一第二带动部,该第一带动部枢接于该第二端部,该第二连杆具有一第一枢转部、一第二枢转部及一转接部,该第一枢转部枢接于该第二带动部,该转接部枢接于该基座,该摆臂具有一枢接部及一摆动部,该枢接部枢接于该第二枢转部,该支撑杆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二连接部及一支撑部,该第一连接部枢接于该第二连动部,该第二连接部枢接于该摆动部,该支撑部用以支撑使用者的脚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摆臂位于各该连动杆的后方;各该支撑部呈前后延伸,该第一连接部位于前端,而该支撑部位于后端,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支撑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各该手部椭圆机构包括有一握杆、一衔接杆,该握杆具有一底端部及一顶端部,该底端部枢接于该第二曲柄,该顶端部可供使用者抓握并作一封闭椭圆轨迹运动,该衔接杆具有一后端部及一前端部,该后端部枢接在该握杆的顶端部与底端部之间,该前端部枢接于该基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基座的框架是由一第一直立段、一第二直立段、一第一水平段、一第二水平段以及一第三水平段所构成,该第一直立段位于该第二直立段的前方,该第三水平段位于该第一水平段的上方,而该第一水平段位于该第二水平段的上方,且各该水平段设于各该直立段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衔接杆的前端部枢接于该基座的第三水平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椭圆机,其中,包含有一飞轮,该飞轮可与该回绕组件同步转动地轴设于该第二水平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椭圆机,其中,该第一齿轮设有一同轴的皮带轮,该皮带轮是以皮带传动方式来带动该飞轮。
【文档编号】A63B22/04GK103961841SQ20131004403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黄铉富, 刘时维 申请人:岱宇国际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