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18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玩具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玩具发射器。
背景技术
玩具是人们所熟悉的主要供儿童玩耍的游戏及娱乐用具,目前市场上的玩具可谓形式各异,品种繁多。而具有发射器的玩具种类也较多,但是大多结构相对复杂,且体积较大,产品开发及造价成本较高,而且这类玩具发射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不高,耐用性不强,难以引起小朋友玩耍的强烈兴趣,而且存在较多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高的玩具发射器,以解决目前玩具发射器存在稳定性及可靠性不高,耐用性不强,无法引起儿童玩耍兴趣及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玩具发射器,包括前盖(I)和后盖(2),所述前盖(I)和后盖(2)之间安装有炮头(4)、炮身(5)、传动机构(6)和扣机组(7);所述前盖(I)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头(3)的套筒(101),炮头(4 )上设置有与弹头(3 )后端连杆(301)对应连接的通孔(401),所述炮头(4 )位于套筒(101)中,且与炮身(5 )连接;所述炮身(5 )上设置有炮身齿轮(502 ),该炮身齿轮(502)与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扣机组(7)安装在炮身(5)内,其包括有扣机杆(701)和扣接在扣机杆(701)上的自锁压簧(702 ),所述扣机杆(701)与炮头(4 )上的通孔(401)位置对应。所述传动机构(6 )包括电机(601)和齿轮组(602 ),所述电机(601)与齿轮组(602 )连接,且所述齿轮组(602 )与炮身齿轮(502 )传动连接。所述扣机杆(701)底部设置有解扣半圆面(704)和凸点方形面(703)。所述后盖(2)和炮身(5)之间还安装有一炮后盘(8),所述后盖(2)内设置有套筒轴承位(201)和爬坡凸点(202);所述炮后盘(8) —面中心设置有炮后盘六角柱(801);另一面中心设置有与套筒轴承位(201)对应连接的尾柱(802)。所述后盖(2)中还安装有叶片开关(9),该叶片开关(9)上设置有一开关触片(901)。所述炮身(5)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机杆(701)的滑道(503),该滑道(503)与炮头(4)的通孔(401)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玩具发射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扣机组在炮身内转动,且转动时,使扣机杆解扣半圆面顶到后壳中的爬波凸点,此时弹头脱扣飞出;同时凸点方形面碰到叶片开关,叶片开关的开关触片导电,电机继续动作,继续转动时,叶片开关离空,电机停止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前盖1、套筒101、后盖2、套筒轴承位201、爬坡凸点202、弹头3、连杆301、炮头4、通孔401、轴孔402、炮身5、炮身六角柱501、炮身齿轮502、滑道503、传动机构6、电机601、齿轮组602、扣机组7、扣机杆701、自锁压簧702、凸点方形面703、解扣半圆面704、炮后盘8、炮后盘六角柱801、尾柱802、叶片开关9、开关触片9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玩具发射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高的玩具发射器,主要用于解决目前玩具发射器存在稳定性及可靠性不高,耐用性不强,无法引起儿童玩耍兴趣及安全性低的问题。其中该玩具发射器包括有前盖1、后盖2和安装在前盖1、后盖2之间的炮头4、炮身5、传动机构6、扣机组7和炮后盘8。前盖I上设置有一个套筒101,该套筒101用于安装弹头3,所述弹头3后端设置有连杆301,该连杆301位于套筒101中。后盖2与前盖I对应组装在一起,在后盖2内与前盖I上套筒101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一个套筒轴承位201和一个爬坡凸点202 ;在后盖2上还设置有一个叶片开关9,该叶片开关9上设置有开关触片901。炮头4位于套筒101中,且炮头4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轴孔402,该轴孔402与套筒101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且在该轴孔402外侧均匀分布有多个通孔401,所述通孔401与弹头3后端的连杆301——对应,即连杆301可对应插入到通孔401中。炮头4后端与炮身5连接;所述炮身5后端设置有炮身齿轮502,该炮身齿轮502与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电机601和齿轮组602,所述电机601与齿轮组602连接,且所述齿轮组602与炮身齿轮502传动连接,扣机组7安装在炮身5内,其包括有扣机杆701和扣接在扣机杆701上的自锁压簧702,所述扣机杆701与炮头4上的通孔401位置对应。炮身5内部中心设置有炮身六角柱501,该炮身六角柱50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置扣机杆701的滑道503,该滑道503与炮头4的通孔401——对应。扣机杆701底部设置有解扣半圆面704和凸点方形面703,所述后盖2和炮身5之间还安装有一炮后盘8,所述炮后盘8 一面中心设置有炮后盘六角柱801 ;另一面中心设置有与套筒轴承位201对应连接的尾柱802。本实用新型炮头轴孔402与炮身六角柱501连接,组装成炮身主体,传动机构6安装在后盖2中,炮头4安装在前盖I的套筒101中,炮后盖尾柱802固定在后盖2中的套筒轴承位201上,炮身主体可以自由转动,其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当IC设定时间值给电机通电,齿轮组602传动到炮身齿轮502上带动炮主体转动,当扣机组7中其中一个扣机杆701底部的解扣半圆面704转到后盖2上的爬波凸点202处时,使扣机杆通过凸点方形面703活动松开扣机杆701,扣机杆701在自锁压簧702作用下,沿着滑道503将位于套筒101中的弹头3弹出,而同时扣机杆701底部的解扣半圆面704会触碰到叶片开关9的开关触片901,叶片开关9将继续给电机通电,直到开关触片901松开,此时炮主体会延时再转动一个角度,使解扣半圆面704离开爬波凸点202,扣机组7复位,保证可以再装上一个弹头3,一个弹头的循环时间是IC设置时间加上叶片开关的延时时间;另一种是IC给信号到电机601,通过齿轮组602传动到炮身齿轮502,炮身齿轮50,2和炮主体一起转动,当扣机组7底部的解扣半圆面704转到后盖2上的爬波凸点202处时,使扣机杆凸点方形面703活动松开扣机杆701,使弹头3脱扣射出,同时碰到叶片开关9的开关接触片901,叶片开关9将给信号IC,使电机停止工作,完成一个循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玩具发射器,包括前盖(I)和后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I)和后盖(2)之间安装有炮头(4)、炮身(5)、传动机构(6)和扣机组(7);所述前盖(I)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弹头(3 )的套筒(101),炮头(4)上设置有与弹头(3 )后端连杆(301)对应连接的通孔(401),所述炮头(4)位于套筒(101)中,且与炮身(5)连接;所述炮身(5)上设置有炮身齿轮(502),该炮身齿轮(502)与传动机构(6)传动连接;所述扣机组(7)安装在炮身(5)内,其包括有扣机杆(701)和扣接在扣机杆(701)上的自锁压簧(702),所述扣机杆(701)与炮头(4)上的通孔(401)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电机(601)和齿轮组(602 ),所述电机(601)与齿轮组(602 )连接,且所述齿轮组(602 )与炮身齿轮(502 )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机杆(701)底部设置有解扣半圆面(704)和凸点方形面(7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和炮身(5)之间还安装有一炮后盘(8),所述后盖(2)内设置有套筒轴承位(201)和爬坡凸点(202);所述炮后盘(8)一面中心设置有炮后盘六角柱(801);另一面中心设置有与套筒轴承位(201)对应连接的尾柱(8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中还安装有叶片开关(9),该叶片开关(9)上设置有一开关触片(9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炮身(5)内还设置有用于容置扣机杆(701)的滑道(503),该滑道(503)与炮头(4)的通孔(401)对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玩具发射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扣机组在炮身内转动,且转动时,使扣机杆解扣半圆面顶到后壳中的爬波凸点,此时弹头脱扣飞出;同时凸点方形面碰到叶片开关,叶片开关的开关触片导电,电机继续动作,继续转动时,叶片开关离空,电机停止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3H33/18GK203030005SQ2013200053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陈晓鋩 申请人:广东佳奇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