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72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袋,属于日常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行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出行的时候往往会带很多食物,这对游玩的确是一种方便和享受。但是当玩毕准备回家时,吃剩的食物以及其包装纸等垃圾的处理却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垃圾桶不是处处都有,特别是在一些景区,而我们也不能把垃圾拿在手上,不仅不卫生而且还会影响情趣,但是乱扔垃圾又是一种极其不文明的行为。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巧妙的环保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环保袋,包括相互连接的收容本体和提手,所述收容本体内设有一个弹性隔断夹层,所述的弹性隔断夹层将所述收容本体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弹性隔断夹层上设有一个线圈孔,所述收容本体的壁上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所述线圈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纽扣或第二纽扣套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弹性隔断夹层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收容本体内设有一个垃圾袋,位于所述弹性隔断夹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多功能,制造简单,而且携带方便。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此时去除提手,用于显示收容本体的内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环保袋,如图1、图2所示,包括相互连接的收容本体I和提手2,所述收容本体I内设有一个弹性隔断夹层3,所述的弹性隔断夹层3将所述收容本体I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上设有一个线圈孔4,所述收容本体I的壁上设有第一纽扣5和第二纽扣7,所述线圈孔4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纽扣5或第二纽扣7套接。所述第一纽扣5和第二纽扣7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收容本体I内设有一个垃圾袋6,位于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的一侧。这样,当人们去旅行的时候,只要将线圈孔4套在第一纽扣5上形成第一收容空间,人们可以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置其内。当人们旅行完毕,可以将线圈孔4套在第二纽扣7上形成第二收容空间,由于第二个收容空间内设有垃圾袋6,因此,可以将果皮纸屑放置其内带走。由于弹性隔断夹层3的存在,位于弹性隔断夹层3两侧的物品不会相互干涉。而且由于弹性隔断夹层3采用弹性面料制得,因此其可以实现第一、第二收容空间的最大化;由于线圈孔4与第一纽扣5的套接,可以使人们在出发旅游的时候看不到垃圾袋6的存在,这样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旅游心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多功能,制造简单,而且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袋,包括相互连接的收容本体(I)和提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本体(O内设有一个弹性隔断夹层(3),所述的弹性隔断夹层(3)将所述收容本体(I)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上设有一个线圈孔(4),所述收容本体(I)的壁上设有第一纽扣(5)和第二纽扣(7),所述线圈孔(4)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纽扣(5)或第二纽扣(7)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纽扣(5)和第二纽扣(7)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本体(I)内设有一个垃圾袋(6),位 于所述弹性隔断夹层(3)的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环保袋,包括相互连接的收容本体和提手,所述收容本体内设有一个弹性隔断夹层,所述的弹性隔断夹层将所述收容本体的内部空间一分为二,所述弹性隔断夹层上设有一个线圈孔,所述收容本体的壁上设有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所述线圈孔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纽扣或第二纽扣套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多功能,制造简单,而且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5F4/02GK203087997SQ20132005451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张之浩 申请人:张之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