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886阅读:1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中可方便搬运的跑步机,尤其涉及一种跑步带折收后底部设有轮子,配合跑步机座架上的两偏心轮,以提供收折后方便推移、转弯的移动位置与收藏的跑步机。
背景技术
一般跑步机在收藏上,由于体积大又重,搬动相当不便,为了可方便收藏,会将跑步带座架连同跑步带一并上翻,以减少体积及减少占用的空间,但要移动时因重量并无减轻,搬动也相当费力。跑步机为了架设稳固需求,以及乘载重量跑步时不能摇晃,所以大都没有轮子的设计,搬运上相当不便。若设计有轮子,其配置位置皆在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然而轮子顶多仅能对称的两轮子,且须以推车方式倾斜推送,其如同搬运车般的推移,相当费力,且也有倾倒的危险。若设计在跑步机的折收后的下方设计四个轮子,但所设置的面积小,其推送上还是不稳,也有倾倒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是在跑步机的□型扶手架两侧底端分别设一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底部 分别固定一个荷重杆,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与地面接触,其后端分别枢设一个偏心轮,该两个固定座的内侧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跑步带座架两侧枢接,使该跑步带座架带动跑步带一起,直接以该转轴为轴心做上翻折收及下翻平摆动作;该跑步带座架前端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轮子,该两个轮子位于该跑步带座架平躺时高于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接触地面的高度,使该两个轮子离开地面;在跑步带座架以该转轴为轴心上翻,该两个轮子即接触地面,并撑起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使所述前端部离开地面,该两个轮子与该两个偏心轮形成四角鼎立于地面上。优选的,在跑步带座架上翻时,该两个轮子的支撑点位于该转轴的后方,该跑步带座架的乘载重量位于该两个轮子的前方,以防止该跑步带座架自然下翻回复。优选的,该跑步带座架的后端固定枢接座,所述枢接座上枢接一个跨杆,以使该跨杆在该跑步带座架平摆时跨置在地面上,该跨杆在该跑步带座架折收上翻时向内折收。本实用新型在该跑步带座架前端底部,设有两左、右对称的轮子,该轮子位于该跑步带座架平躺时高于该荷重杆接触地面的高度,使该轮子离开地面,当跑步带座架上翻,该左、右对称两轮子即接触地面,并借轮子的滚动省力状态撑起荷重杆前端部离开地面,使该轮子与该荷重杆后端的两偏心轮形成四角鼎立于地面上,以方便推动该跑步带座架折收后的跑步机,并以该偏心轮的灵活转动性,提供移动的旋转角度,达到收藏、搬运的便利性效果O本实用新型应用该左、右两对称轮子,在跑步带座架上翻时对地面的顶推力,该轮子的支撑点滑过该跑步带座架的上翻中心线向前偏移该轮子一角度,使该轮子受该跑步带座架的垂直重量乘载,以防止该跑步带座架自然下翻回复,具有收折后自动定位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该跑步带座架的后端固定一枢接座,该枢接座上枢接一跨杆,以提供该跨杆在该跑步带座架平摆时跨置在地面上,反之,该跑步带座架折收上翻时,可将该跨杆向内折收,可避免碰撞行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平面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跑步带座架上翻收折动作实施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座架完成上翻收折后立体实施例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座架完成上翻收折后平面侧视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跑步机座架完成上翻收折后如端部状态图。其中:I跑步机11门型扶手架12跑步带座架121a、121b 固定座`122a、122b 转轴123a、123b 轮子124a、124b枢接座13跑步带14a、14b荷重杆141a、141b 前端部142a、142b 偏心轮 120 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跑步机I的门型扶手架11两侧底端分别设一固定座121a、121b,该两个固定座121a、121b底部分别固定一荷重杆14a、14b,该荷重杆14a、14b的前端部141a、141b与地面接触,其后端分别枢设一偏心轮142a、142b也落于地面(如图1、图2),该两固定座121a、121b的内侧分别借一转轴122a、122b与一跑步带座架12两侧枢接,使该跑步带座架12带动跑步带13—起,直接以该转轴122a、122b为轴心,作上翻折收及下翻平摆动作(如图3、图4、图5);请参阅图3、图4、图5所示,该跑步带座架12前端底部,设有两左、右对称的轮子123a、123b,该两轮子123a、123b位于该跑步带座架12平躺时高于该荷重杆14a、14b前端部141a、141b接触地面的高度,使该跑步带座架12平躺时,该两轮子123a、123b离开地面(如图2);请参阅图3、图4所示,当跑步带座架12以该转轴122a、122b为轴心上翻,该左、右对称的两轮子123a、123b即接触地面(如图5、图5A),并借该轮子123a、123b的滚动易于省力状态撑起该荷重杆14a、14b的前端部141a、141b离开地面,使该轮子123a、123b与该荷重杆14a、14b后端的两偏心轮142a、142b形成四角鼎立于地面上,在该跑步机I的跑步带座架12折收后,方便推动跑步机1,并以该偏心轮141a、141b的灵活转动性,提供移动的旋转角度,达到收藏、搬运的便利性效果。请参阅图5、图5A所示,该左、右两对称轮子123a、123b,在跑步带座架12上翻时对地面有滚动顶推力,使上翻该跑步带座架12具有省力效果,该两轮子123a、123b的支撑点滑过该跑步带座架12上翻后的转轴122a、122b中心线(如图5),使该两轮子123a、123b的支撑点位于该转轴122a、122b的后方,且跑步带座架12的乘载重量又位于该两轮子123a、123b前方,以防止该跑步带座架12自然下摆回复,具有收折后自动定位效果。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该跑步带座架12的后端两侧分别固定一枢接座124a、124b,该两枢接座124a、124b上枢接一跨杆120,以提供该跨杆120在该跑步带座架12平摆时跨置在地面上,反之,该跑步带座架12折收上翻时,可将该跨杆120向内折收,可避免碰撞行人。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 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是在跑步机的门型扶手架两侧底端分别设一个固定座,该固定座底部分别固定一个荷重杆,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与地面接触,其后端分别枢设一个偏心轮,该两个固定座的内侧分别通过一个转轴与一个跑步带座架两侧枢接,使该跑步带座架带动跑步带一起,直接以该转轴为轴心做上翻折收及下翻平摆动作;其特征在于: 该跑步带座架前端底部,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轮子,该两个轮子位于该跑步带座架平躺时高于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接触地面的高度,使该两个轮子离开地面;在跑步带座架以该转轴为轴心上翻,该两个轮子即接触地面,并撑起该两个荷重杆的前端部,使所述前端部离开地面,该两个轮子与该两个偏心轮形成四角鼎立于地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其特征在于:在跑步带座架上翻时,该两个轮子的支撑点位于该转轴的后方,该跑步带座架的乘载重量位于该两个轮子的前方,以防止该跑步带座架自然下翻回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跑步带座架的后端固定枢接座,所述枢接座上枢接一个跨杆,以使该跨杆在该跑步带座架平摆时跨置在地面上,该跨杆在该跑步带座架折 收上翻时向内折收。
专利摘要一种跑步机的折收搬运构造,在跑步机的冂型扶手架两侧底端分别设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底部分别固定一荷重杆,该荷重杆的前端部与地面接触,其后端分别枢设一偏心轮,且落于地面上,该两固定座的内侧分别借一转轴与一跑步带座架两侧枢接,使该跑步带座架带动跑步带一体,直接以该转轴为轴心做上翻折收及下翻平摆动作;该跑步带座架前端底部,设有两左、右对称的轮子,该两轮子位于该跑步带座架平躺时高于该荷重杆接触地面的高度,该轮子离开地面,在跑步带座架以该转轴为轴心上翻,该两轮子即接触地面,并撑起该荷重杆前端部离开地面,使该轮子与该荷重杆后端的两偏心轮形成四角鼎立于地面上,以方便推动该跑步带座架折收后的跑步机。
文档编号A63B22/02GK203123437SQ2013200699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王淑观 申请人:王淑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