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风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204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发声风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风车,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鼓体(2)、支架(3)、风车轴(4)和风车轮(5),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风车轴穿设轴接在支架上并于左支架和右支架间的位置处连有拨块(6),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还连有拧绳(7),拧绳位于鼓体和拨块间,拧绳上缠拧有鼓槌(8),鼓槌的一端抵接在鼓体的鼓面上,另一端抵接在拨块上,拨块为矩形拨块。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视、听双重娱乐效果、趣味性强,风车轮转动能带动风车轴进而带动拨块转动,转动的拨块即会反复触动缠拧于拧绳上的鼓槌一端,而鼓槌的另一端则会在拨块的触动下击打鼓体发出鼓声,使其不但提供风车轮转动的视觉动感,还提供鼓乐的听觉感受,趣味性强。
【专利说明】发声风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发声风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玩具风车,只有转动风车轮的视觉效果,功能单一,趣味性差。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时具有视、听双重效果、趣味性强的发声风车。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发声风车,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鼓体、支架、风车轴和风车轮,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风车轴穿设轴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的位置处连有拨块,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还连有拧绳,所述拧绳位于所述鼓体和拨块间,所述拧绳上缠拧有鼓槌,所述鼓槌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鼓体的鼓面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拨块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拨块为矩形拨块。
[0007]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视、听双重娱乐效果、趣味性强,具体而言,风车轮转动能够带动风车轴进而带动拨块转动,转动的拨块即会反复触动缠拧于拧绳上的鼓槌一端,而鼓槌的另一端则会在拨块的触动下击打鼓体发出鼓声,使其不但提供了风车轮转动的视觉动感,还提供了鼓乐的听觉感受,设计巧妙、趣味性极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1、手柄; 2、鼓体;3、支架;4、风车轴;
[0011]5、风车轮;6、拨块;7、抒绳;8、鼓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0013]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声风车,其中,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鼓体2、支架3、风车轴4和风车轮5,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风车轴穿设轴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的位置处连有拨块6,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还连有拧绳7,所述拧绳位于所述鼓体和拨块间,所述拧绳上缠拧有鼓槌8,所述鼓槌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鼓体的鼓面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拨块上,所述拨块为矩形拨块。
[0014]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声风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手柄(1)、鼓体(2)、支架(3)、风车轴(4)和风车轮(5),所述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风车轴穿设轴接在所述支架上并于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的位置处连有拨块(6),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间还连有拧绳(7),所述抒绳位于所述鼓体和拨块间,所述抒绳上缠抒有鼓槌(8),所述鼓槌的一端抵接在所述鼓体的鼓面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拨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风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为矩形拨块。
【文档编号】A63H33/40GK203507554SQ20132035575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4日
【发明者】刘兆柱 申请人:刘兆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