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51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陪练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陪练机器人,其包括躯干主体及手臂,躯干主体的底部设有呈球冠状的底座,手臂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可吸附部件,躯干主体上设有能与该第一可吸附部件相吸附的第二可吸附部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底座的外形采用球冠状设计,内部配有配重块,在受到轻微外力下能产生不倒翁效果,只有受到特定角度的较大冲击力时方会摔倒,但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能迅速回位,大大提高了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手臂采用磁铁吸附结构与躯干主体相连接,安装简易,当受手臂到某种角度、力度的外力时,可以致手臂从躯干主体上脱落下来,达到被击败的目的,从而实现训练拳击机器人的效果,趣味性高,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娱乐性高。
【专利说明】陪练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陪练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电动玩具已经多种多样,主要是运用声、光、电的方法产生各种各样的动感效果,其中模拟仿真再现人类或动物动作的电动玩具极为常见,例如会走路或者做简单动作的机器人等等。
[0003]为满足广大健身者特别是武术爱好者的玩耍需求,市面上推出一种拳击机器人,可以在在室内进行,广受人们喜爱。但现有供拳击机器人击打的拳击沙袋是圆柱状吊袋,必须悬吊到场地的顶部,使用受到场地的限制。另外,市场上的底座式拳击沙袋,通常是由底座、支撑杆和固定与支撑杆上端的沙袋组成,由于金属制成的底座笨重搬运不方便,并且成本高,因此常用底座为塑料制品,由于塑料底座较轻击打过程中很容易被推倒,并且沙袋在击打时回位很慢。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使用方便不受场地限制,击打过程中不会翻到,且回位快的陪练机器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陪练机器人,其包括躯干主体及手臂,所述躯干主体的底部设有呈球冠状的底座,所述手臂与躯干主体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可吸附部件,并在所述躯干主体上设有能与该第一可吸附部件相吸附的第二可吸附部件。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铁块。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铁块,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磁铁。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磁铁。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包括冠状底壳、平盖体及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冠状底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平盖体盖合在所述冠状底壳上,该平盖体上设有接插孔,并在所述躯干主体的底部设有与该接插孔相适配的插柱。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手臂与躯干主体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槽,并在所述躯干主体上设有与该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底座的外形采用球冠状设计,内部配有配重块,在受到轻微外力下能产生不倒翁效果,只有受到特定角度的较大冲击力时方会摔倒,但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能迅速回位,方便持续使用,能达到较好的陪练效果,大大提高了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手臂采用磁铁吸附结构与躯干主体相连接,安装简易,当受手臂到某种角度、力度的外力时,可以致手臂从躯干主体上脱落下来,达到被击败的目的,从而实现训练拳击机器人的效果,趣味性高,为玩耍者提供更多的乐趣,娱乐性高。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手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中躯干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陪练机器人,其包括躯干主体I及手臂2,所述躯干主体I的底部设有呈球冠状的底座3,所述手臂2与躯干主体I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可吸附部件21,并在所述躯干主体I上设有能与该第一可吸附部件21相吸附的第二可吸附部件11。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21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11为铁块。
[0020]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21可以为铁块,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11可以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21可以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11可以为磁铁。当第一可吸附部件21和第二可吸附部件11均为磁铁时,大大增加躯干主体I与手臂2之间的吸附力,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和强度。
[0021]所述底座3包括冠状底壳31、平盖体32及配重块33,该配重块33设置在所述冠状底壳31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平盖体32盖合在所述冠状底壳31上,该平盖体32上设有接插孔34,并在所述躯干主体I的底部设有与该接插孔34相适配的插柱12。
[0022]所述手臂2与躯干主体I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槽,并在所述躯干主体I上设有与该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拆装方便,方便使用。
[0023]使用时,由于底座3的外形采用球冠状设计,内部配有配重块33,在受至轻微外力下能产生不倒翁效果,只有受到特定角度的较大冲击力时方会摔倒,但在配重块33的重力作用下,能迅速回位,方便持续使用,能达到较好的陪练效果,大大提高了玩具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而且由于手臂2采用磁铁吸附结构与躯干主体I相连接,安装简易,可以致手臂2从躯干主体I上脱落下来,达到被击败的目的,从而实现训练拳击机器人的效果,趣味性闻。
[0024]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器材,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陪练机器人,其包括躯干主体及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主体的底部设有呈球冠状的底座,所述手臂与躯干主体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可吸附部件,并在所述躯干主体上设有能与该第一可吸附部件相吸附的第二可吸附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铁块,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吸附部件为磁铁,所述第二可吸附部件为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冠状底壳、平盖体及配重块,该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冠状底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平盖体盖合在所述冠状底壳上,该平盖体上设有接插孔,并在所述躯干主体的底部设有与该接插孔相适配的插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陪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与躯干主体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槽,并在所述躯干主体上设有与该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凸起。
【文档编号】A63H13/06GK203436819SQ20132044808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余维明 申请人:余维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