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轮滑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83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极限轮滑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限轮滑衣,属于体育运动用品,包括胸口部和手臂部,所述胸口部设置有至少一组胸口部轮子,所述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所述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且位于中间的胸口部子轮B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A的半径;这样的设置,使得胸口部的轮子位于不同的平面,从而方便转向,即转向的灵敏度提高。
【专利说明】极限轮滑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限轮滑衣。
【背景技术】
[0002]极限轮滑衣是一种在进行极限轮滑时穿戴的用品,其结构一般包括胸口部、背部、手臂部和膝盖部,在相应的部位设置轮子,以实现转向和滑行的目的。其中,胸口部和背部往往连接成马甲状,胸口部一般设置两排相同的轮子,每排的轮子大小一样且所有轮子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这样使得胸口部的所有轮子与地面接触时处于同一平面,即与地面接触时整个胸口部的轮子没有高度差,从而导致转向灵敏度不够。
[0003]另外,手臂部一般包括完全相同的左手臂部和右手臂部,以左手臂部为例,一般包括三个轮子,三个轮子大小相同且轮子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三个轮子排列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手臂部由于三个轮子大小一样且圆心位于同一平面,与地面接触时没有高度差,在滑行时手臂的灵活度较低,容易翻起来碰到身体。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灵敏度提高的极限轮滑衣,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5]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限轮滑衣,包括胸口部和手臂部,胸口部设置有至少一组胸口部轮子,所述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所述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且位于中间的胸口部子轮B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A的半径;
[0006]这样的设置,使得胸口部的轮子位于不同的平面,从而方便转向,即转向的灵敏度提闻。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四个胸口部子轮,所述四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中间的两个胸口部子轮B的半径相同;
[0008]这样的设置,在滑行时,胸口部可以根据需要,处于三个不同的平面,即轮子的外轮廓连接形成月牙状,当中间的两个轮子接触地面时,可以正常滑行,且稳定性比中间只有一个轮子时稳定性更好;当前面的轮子与中间的一个轮子接触地面时,方便转向;后面的轮子与中间的一个轮子接触地面时,同样方便转向。
[0009]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胸口部设置有两组相同的且平行排列的胸口部轮子;
[0010]这样的设置,滑行和转向时的稳定性都可以提高。
[0011]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手臂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手臂部子轮,所述至少三个手臂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且位于中间的手臂部子轮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的半径;
[0012]这样的设置,在滑行时,手臂部可以根据需要,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即轮子的外轮廓连接形成月牙状,可以提高手臂部滑行和转向的灵活度,方便减速。[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手臂部的一侧设置有五个手臂部子轮;其中,前端设置一个手臂部子轮A,中间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B,后端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C ;所述一个手臂部子轮A的圆心与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B的圆心连接成等边三角形,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B的圆心与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C的圆心连接成方形;
[0014]这样的设置,利用两个手臂部子轮B和两个手臂部子轮C与地面接触形成的平面作为支撑,更稳固,手臂部不会翻转打伤身体。
[0015]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手臂部的另一侧的靠近手臂部子轮A的一端还设置有一手臂部子轮D ;
[0016]这样的设置,如果不需要利用手臂部进行减速时,可以将手臂部反过来,仅仅采用手臂部子轮D进行滑行,可以减小阻力,节省手臂部的力气。
[0017]穿上采用上述胸口部和手臂部的轮滑衣,先站起来助跑滑行,有一定速度之后身体向下俯卧手臂向着地之后胸口在着地,就这样就可以接着缓坡滑行了,滑行的方向靠手臂部和/或胸口部来转向的,不用起身就能自由转向,还可以像蛇一样走S路线。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胸口部的轮子与地面接触时位于不同的平面,从而方便转向,即转向的灵敏度提高;手臂部的轮子与地面接触时也位于不同平面,也方便采用手臂部进行转向,转向灵敏度进一步提高,滑行时稳定性也有提高,安全,而且方便初学者快速学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胸口部的其中一个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胸口部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臂部的其中一个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手臂部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极限轮滑衣,胸口部、背部、手臂部和膝盖部;
[0025]其中,胸口部设置有两组并排的胸口部轮子,如图1和图2所示,组与组的设置是一样的,并且平行对齐排列,以其中一组为例,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四个胸口部子轮,该四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中间的两个胸口部子轮B12的半径相同,且胸口部子轮B12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All的半径;背部设置有四个完全一样的万向轮3,其中,靠近胸口部的两个万向轮3穿上后位于人的肩部位置,另外两个万向轮3穿上后位于人的腰部,四个完全一样的万向轮3的圆心连接成正方形或长方形;胸口部与背部连接成马甲状;在滑行时,胸口部可以根据需要,处于三个不同的平面,即轮子的外轮廓连接形成月牙状,当胸口部子轮B12接触地面时,可以正常滑行,稳定性也较好;当前面的胸口部子轮All与中间的一对胸口部子轮B12接触地面时,方便转向,转向灵敏度提高;
[0026]手臂部为筒状,如图3和图4所示,筒内设置有手柄,使用时,人的手伸入筒内并握住手柄,手臂部的外壁的一侧设置有五个手臂部子轮,五个手臂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其中,前端设置一个手臂部子轮A21,中间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B22,后端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C23,手臂部子轮A21与手臂部子轮C23的半径相同,且手臂部子轮A21的半径小于手臂部子轮B22的半径;手臂部子轮A21的圆心与两个手臂部子轮B22的圆心连接成等边三角形,两个手臂部子轮B22的圆心与两个手臂部子轮C23的圆心连接成正方形;手臂部的外壁另一侧的靠近手臂部子轮A21的一端还设置有一手臂部子轮D24。在滑行时,手臂部可以根据需要,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即轮子的外轮廓连接形成月牙状,可以提高手臂部滑行和转向的灵活度,方便减速。利用两个手臂部子轮B22和两个手臂部子轮C23与地面接触形成的平面作为支撑,更稳固,手臂部不会翻转打伤身体。设置手臂部子轮D24,如果不需要利用手臂部进行减速时,可以将手臂部反过来,仅仅采用手臂部子轮D24进行滑行,可以减小阻力,节省手臂部的力气。手臂部与胸口部和背部分开,当然,也是可以采用有弹性的绳连接的;
[0027]膝盖部一共设置有四个轮子,一条腿的膝盖部上设置两个轮子,分别位于穿上时腿的内侧和外侧;膝盖部也是与其他部位分开的,当然,也是可以采用有弹性的绳与其他部位连接。
[0028]穿上上述部件组成的轮滑衣,脚上再穿一双花样轮滑鞋或者速滑鞋就可以进行极限轮滑了。本实施例的极限轮滑衣优选在35度以下的斜坡上滑行,先站起来助跑滑行有一定速度之后身体向下俯卧手臂向着地之后胸口在着地,就这样就可以接着缓坡滑行了,滑行的方向主要是靠手臂部和胸口部的轮子设置方式来控制的,不用起身就能转向还可以像蛇一样走S路线。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的方案,胸口部的一组轮子中,只有中间的一个轮子比其他三个轮子的半径大,其余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仍然可以实现通过胸口部轮子的高度差进行转向,灵敏度仍然可以提高。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极限轮滑衣,包括胸口部和手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口部设置有至少一组胸口部轮子,所述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所述至少三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且位于中间的胸口部子轮B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A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轮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胸口部轮子包括四个胸口部子轮,所述四个胸口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中间的两个胸口部子轮B的半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极限轮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胸口部设置有两组相同的且平行排列的胸口部轮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轮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三个手臂部子轮,所述至少三个手臂部子轮的圆心位于同一平面,且位于中间的手臂部子轮的半径大于位于两端的胸口部子轮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限轮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部的一侧设置有五个手臂部子轮;其中,前端设置一个手臂部子轮A,中间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B,后端设置两个手臂部子轮C ;所述一个手臂部子轮A的圆心与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B的圆心连接成等边三角形,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B的圆心与所述两个手臂部子轮C的圆心连接成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极限轮滑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部的另一侧的靠近所述手臂部子轮A的一端还设置有一手臂部子轮D。
【文档编号】A63C17/00GK203379574SQ20132049043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田小龙 申请人:田小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