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一端设有粘带,所述坐垫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粘带配合使用的带有粘贴结构的翻边,所述坐垫本体的一侧设有垃圾袋,所述垃圾袋通过其外周设有的拉链结构缝合有垃圾盖。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们随身携带垃圾袋的麻烦,方便对垃圾进行一次性的彻底清理,提高了效率,防潮层和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滚珠的设置增添了舒适感,便于外出携带。
【专利说明】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背景技术】
[0002]野餐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最初的野餐开始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还是一种比较正式的皇家社交活动,进行野餐时需要有宽敞的庭院,式样考究的桌椅,同时必须有服务生伺候上菜。在今天,野餐作为一种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较为普遍,近年来在国内也日渐普及。尤其是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只要轻轻松松带上一个多功能野餐包,无限乐趣尽由此展开。或携友结伴、或举家出行,走进郊野海滨、乡村麦田、林间湖畔、公园山谷。野餐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找个自然环境大吃一顿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与家人、朋友交流感情的机会。野餐时,不可缺少的就属野餐垫了,野餐垫又称野餐地毯、多功能毯、坐垫等,用于户外野餐垫,健身垫,爬爬垫,沙滩垫,防潮垫,帐篷底垫等等,是一种休闲用品。
[0003]现有的野餐垫并未设置垃圾袋,人们需随身携带垃圾袋,对果皮、纸屑进行有效的处理,很不方便,并不能达到一次性彻底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用以解决现有野餐垫所存在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一端设有粘带,所述坐垫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与粘带配合使用的带有粘贴结构的翻边,所述坐垫本体的一侧设有垃圾袋,所述垃圾袋通过其外周设有的拉链结构缝合有垃圾盖。
[0007]所述翻边的顶端开设有便于手握的条形槽。
[0008]所述坐垫本体的下端依次设有保温层和防潮层。
[0009]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珠的凹槽。
[001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们随身携带垃圾袋的麻烦,方便对垃圾进行一次性的彻底清理,提高了效率,防潮层和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滚珠的设置增添了舒适感,便于外出携带。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4]图1-图2中,1-坐垫本体,11-滚珠,2-粘带,3-翻边,31-条形槽,4-垃圾袋,41-垃圾盖,42-拉链结构,5-防潮层,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结合图1-图2,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包括坐垫本体I,所述坐垫本体I的一端设有粘带2,所述坐垫本体I的另一端设有与粘带2配合使用的带有粘贴结构的翻边3,所述坐垫本体I的一侧设有垃圾袋4,所述垃圾袋4通过其外周设有的拉链结构42缝合有垃圾盖41。
[0017]所述翻边3的顶端开设有便于手握的条形槽31。
[0018]所述坐垫本体I的下端依次设有保温层6和防潮层5。
[0019]所述坐垫本体I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珠11的凹槽。
[0020]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们随身携带垃圾袋的麻烦,方便对垃圾进行一次性的彻底清理,提高了效率,防潮层5和保温层6的设置进一步为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滚珠的设置增添了舒适感,便于外出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I),所述坐垫本体(I)的一端设有粘带(2),所述坐垫本体(I)的另一端设有与粘带(2)配合使用的带有粘贴结构的翻边(3),所述坐垫本体(I)的一侧设有垃圾袋(4),所述垃圾袋(4)通过其外周设有的拉链结构(42)缝合有垃圾盖(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3)的顶端开设有便于手握的条形槽(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I)的下端依次设有保温层(6)和防潮层(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集垃圾袋于一体的自净化野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I)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以放置滚珠(11)的凹槽。
【文档编号】A45F3/46GK203505881SQ20132058551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0日
【发明者】王蔚蔚 申请人:西安圣合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