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壳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1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可换壳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换壳的玩具车,涉及一种玩具车。它包括底盘、车壳和至少一个外壳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锁定槽和锁定插件,所述锁定槽安装在底盘上,并且所述锁定插件穿过车壳后插入对应的锁定槽,将车壳夹在锁定插件与锁定槽之间。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外壳固定机构进行了改进,外壳固定机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因此当玩具车发生碰撞后外壳固定装置不容易损坏,能够有效的避免外壳从底盘上脱落、玩具车散架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
【专利说明】可换壳的玩具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换壳的玩具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通的玩具车,通常包括底盘、外壳,外壳与底盘通常配套的,因此通常采用螺钉或其它固定装置,将外壳固定到底盘上。这种结构设计造成使用者难以更换外壳,因为设计者设计的时候就没有为更换外壳进行考虑。
[0003]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换玩具车的外壳,人们对玩具车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4416U “可更换外壳的玩具车”所公开的玩具车,它包括底盘和外壳,其特征在于: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可调节的外壳固定装置,外壳安装在至少一个外壳固定装置上。所述外壳固定装置包括可转动支撑架、定位柱、外壳锁定件、至少一个定位套筒、可转动支撑架固定件和定位柱固定件。由于采用了可调节的外壳固定装置来固定外壳,因此只需要一个底盘就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外壳,更换外壳非常方便。
[0004]但是, 申请人:发现上述这种结构,其外壳固定装置只适用于厚度很薄、重量很轻的塑料壳。一旦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的更坚固的外壳(重量明显增加),上述外壳固定装置就难以胜任,因为当玩具车发生碰撞后,外壳对外壳固定装置产生的作用力就会造成外壳固定装置损坏,甚至导致外壳从底盘上脱落、玩具车散架无法继续使用。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外壳固定装置只适用于厚度很薄、重量很轻的塑料壳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换壳的玩具车,这种可换壳的玩具车能够用于重量较重的采用铝合金等材料制成的更坚固的外壳。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可换壳的玩具车,包括底盘、车壳和至少一个外壳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锁定槽和锁定插件,所述锁定槽安装在底盘上,并且所述锁定插件穿过车壳后插入对应的锁定槽,将车壳夹在锁定插件与锁定槽之间。由于采用锁定插件与锁定槽配合,将车壳夹在锁定插件与锁定槽之间,因此车壳能够更稳固的安装到底盘上,并且锁定插件与锁定槽的组合与【背景技术】中的外壳固定装置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这样,当玩具车发生碰撞后,外壳对外壳固定装置产生的作用力就不容易造成外壳固定装置损坏,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外壳从底盘上脱落、玩具车散架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
[0008]较优的方案,所述锁定插件包括夹壳板和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在夹壳板底面上。
[0009]更优的方案,所述锁定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杆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的边至少为三条,最好正多边形的边的数目最好在4-8条之间。优选的方案,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采用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插杆而不是采用横截面呈与锁定槽的横截面相同的圆形的插杆,原因是横截面呈与锁定槽的横截面相同的圆形的插杆,其外侧面与锁定槽内侧面接触面积过大,摩擦力太大,会导致插杆难以插入或拔出,而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插杆,其外侧面与锁定槽内侧面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便于插拔。
[0010]更优的方案,所述锁定槽的入口开有斜槽,斜槽外端的内径大于斜槽内端的内径。这种设计让插杆更容易插入锁定槽或从锁定槽拔出。
[0011]为了更好的保护车壳,所述底盘前端设有可让车壳前端插入的前防护槽,所述底盘后端设有可让车壳后端插入的后防护槽。
[0012]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外壳固定机构进行了改进,外壳固定机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因此当玩具车发生碰撞后外壳固定装置不容易损坏,能够有效的避免外壳从底盘上脱落、玩具车散架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1的零件分解图;
[0016]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1中锁定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3所不,本实施例中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包括底盘2、车壳I和4个外壳固定机构(在图1、2中只能看见两个,另外两个位于玩具车的另一个侧面上)。
[0020]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锁定槽4和锁定插件3,所述锁定槽4安装在底盘2上,并且所述锁定插件3穿过车壳I后插入对应的锁定槽4,将车壳I夹在锁定插件3与锁定槽4之间。由于采用锁定插件3与锁定槽4配合,将车壳I夹在锁定插件3与锁定槽4之间,因此车壳I能够更稳固的安装到底盘2上,并且锁定插件3与锁定槽4的组合与【背景技术】中的外壳固定装置相比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这样,当玩具车发生碰撞后,外壳对外壳固定装置产生的作用力就不容易造成外壳固定装置损坏,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外壳从底盘2上脱落、玩具车散架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发生。
[0021]所述锁定插件3包括夹壳板301和插杆302,所述插杆302固定在夹壳板301底面上。
[0022]所述锁定槽4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杆302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采用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插杆302而不是采用横截面呈与锁定槽4的横截面相同的圆形的插杆302,原因是横截面呈与锁定槽4的横截面相同的圆形的插杆302,其外侧面与锁定槽4内侧面接触面积过大,摩擦力太大,会导致插杆302难以插入或拔出,而横截面呈正多边形的插杆302,其外侧面与锁定槽4内侧面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便于插拔。
[0023]所述锁定槽4的入口开有斜槽401,斜槽401外端的内径大于斜槽401内端的内径。这种设计让插杆302更容易插入锁定槽4或从锁定槽4拔出。
[0024]为了更好的保护车壳,所述底盘2前端设有可让车壳I前端插入的前防护槽201,所述底盘2后端设有可让车壳I后端插入的后防护槽202。由于车壳I的前后两端容易发生碰撞,因此需要前防护槽201和后防护槽202对车壳I提供更好的保护,让车壳I的前后两端能够避免直接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从而避免造成车壳I的损坏。
[0025]实施例2
[0026]本实施例中的可换壳的玩具车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27]所述插杆302的横截面呈正四边形。
[0028]实施例3[0029]本实施例中的可换壳的玩具车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0030]所述插杆302的横截面呈正八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换壳的玩具车,包括底盘、车壳和至少一个外壳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固定机构包括锁定槽和锁定插件,所述锁定槽安装在底盘上,并且所述锁定插件穿过车壳后插入对应的锁定槽,将车壳夹在锁定插件与锁定槽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插件包括夹壳板和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在夹壳板底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插杆的横截面呈正多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的边至少为三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的边的数目为4-8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的入口开有斜槽,斜槽外端的内径大于斜槽内端的内径。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换壳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前端设有可让车壳前端插入的前防护槽,所述底盘后端设有可让车壳后端插入的后防护槽。
【文档编号】A63H17/00GK203591592SQ201320702771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9日
【发明者】蔡彦雄 申请人:蔡彦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