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象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象棋。近几年象棋、围棋等传统棋类的变体大量涌现,但没有一种棋可以将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多人中国象棋和多人国际统一在一副象棋中,这就意味着有多种爱好的棋手需要购买多种棋,不仅对棋手产生经济浪费,而且多副棋还会占用更多空间。一种组合象棋,包括棋盘,其特征在于:棋盘由4种可拼接棋盘板块组成,分别为正方形棋盘板块和三组矩形棋盘板块,每个棋盘板块的边缘设置转轴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象棋可以拼接成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多人中国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多人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及多种棋盘同时组合出可供多人博弈,多人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可供三四人同时博弈,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也节省资源。
【专利说明】组合象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象棋,尤其是一种组合象棋。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棋组有象棋、围棋等,近几年象棋、围棋等传统棋类的变体大量涌现,但没有一种棋可以将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多人中国象棋和多人国际统一在一副象棋中,这就意味着有多种爱好的棋手需要购买多种棋,不仅对棋手产生经济浪费,而且多副棋还会占用更多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多人博弈的组合象棋。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象棋,包括棋盘,其特别之处在于:棋盘由4种可拼接棋盘板块组成,分别为正方形棋盘板块和三组矩形棋盘板块,每个棋盘板块的边缘设置转轴环;
[0005]所述三组矩形棋盘板块分别为第一矩形棋盘板块、第二矩形棋盘板块和第三棋盘板块;所述正方形棋盘板块具有8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一矩形棋盘板块具有2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三矩形棋盘板块具有4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正方形棋盘板块、第一矩形棋盘板块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中的棋盘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盘板块的长度与第二矩形棋盘板块的长度一致。
[0006]所述转轴环内设置有丝杠,丝杠插入转轴环内通过螺母固定。
[0007]所述正方形中心棋盘板块的数量为I个,第一矩形棋盘板块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的数量分别为4个,第三矩形棋盘板块的数量为2个。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合象棋可以拼接成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多人中国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多人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及多种棋盘同时组合出可供多人博弈,多人象棋和多人国际象棋可供三四人同时博弈,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也节省资源,提高玩家在合作中竞争的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方形棋盘板块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矩形棋盘板块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矩形棋盘板块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矩形棋盘板块示意图;
[0013]图5为第一、第二矩形棋盘板块和正方形棋盘板块组合成多人中国象棋棋盘的示意图;
[0014]图6为正方形棋盘板块和第一矩形棋盘板块组合成多人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
[0015]图7为第二矩形棋盘板块和第三矩形棋盘板块组合成中国象棋棋盘的示意图;[0016]图8为两个第二矩形棋盘板块组合的国际象棋的示意图。
[0017]其中:1.正方形棋盘板块;2.第一矩形棋盘板块;3.第二矩形棋盘板块;4.第三矩形棋盘板块;5.转轴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9]参见图1-4,一种组合象棋,包括棋盘,棋盘由4种可拼接棋盘板块组成,分别为正方形棋盘板块I和三组矩形棋盘板块,每个棋盘板块的边缘设置作为连接件的转轴环;
[0020]三组矩形棋盘板块分别为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和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 ;所述正方形棋盘板块I具有8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具有2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三矩形棋盘板块3具有4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正方形棋盘板块
1、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中的棋盘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的长度与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的长度一致。
[0021]转轴环5内设置有丝杠,丝杠插入转轴环5内通过螺母固定。
[0022]正方形棋盘板块I的数量为I个,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的数量分别为4个,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的数量为2个。
[0023]组合象棋的棋子包括通过四种颜色进行区分的国际象棋子192枚、中国象棋子100枚;国际象棋棋子包含有八兵、二车、二马、二象、一后和一王,四种颜色的棋子各16枚,共计64枚棋子,根据国际象棋兵的升变规则,各色棋子再配八车、八马、八象和八后,这样就共计128枚棋子;
[0024]中国象棋子中的两组象棋,其中一组用红色和蓝色区分,皆包含十四卒、二炮、二马、二车、二象、二土和一将,另外一组象棋为黄色和绿色,皆包含十四兵、二炮、二马、二车、二象、二士和一帅,各色25枚,共计100枚棋子。每组棋子比中国象棋棋子多出9枚卒和兵只在多人中国象棋棋盘上应用。
[0025]参见图5,将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和正方形棋盘板块I组合进行组装得到多人中国象棋棋盘,多人中国象棋中每方的卒或兵为14枚,比中国象棋每方多出9枚,多出的9枚相应摆在各自一方标注出的中国象棋卒或兵位置的前一行,他们存在的价值是为了保证多人奕棋时的公平性,如果缺少它们,相对的双方形成同盟时,在开局时利用四个炮相互配合,先行棋的一方同盟就可以轻易吃掉另外一方同盟的车、马、象中至少一枚大子;在存在这种缺陷下,即便各自为战,第一行棋人与第三行棋人也会自然形成合作关系,从而使得多人博弈失去了公平性,这也意味着多人博弈失去了存在价值,因此各方多出的9枚卒或兵必不可少。
[0026]上述组合出的多人中国象棋可以进行二人、三人或四人式的博弈,但不建议用该棋盘进行二人博弈,因为本实用新型可以组合出正规的二人博弈用棋盘。
[0027]上述三、四人的博弈可以各自为战,也可以结成同盟进行阵营战,如果棋手一将军并吃掉棋手二的将或帅,则棋手二的所有棋子尽归棋手一;博弈中最后一将即死将时,可连续走两步棋即吃掉被将一方的将或帅,此举是为了防止两方或者三方合力将军时有人为了不让被将死一方的棋子落入他人之手而撤将,即假定第一、二行棋人合力将第三行棋人,第一行棋人在第二行棋人将军基础上对第三行棋人实现了死将,而第二行棋人撤走了自己先前的将军,以此使第三行棋人的将或帅又有步可行。
[0028]参照图6,将正方形棋盘板块I和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组合成多人国际象棋棋盘,将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和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组合成中国象棋棋盘;此种组合可供二人、三人或四人博弈,在博弈时,可以各自为战也可结成同盟进行阵营战,博弈中实现最后一将的一方可行两步棋连接吃掉被将一方的王,并对其队伍进行收编;在三人、四人博弈时兵的升变规则不同,三人博弈时某方的兵必须行至其对面一方底线才可升变,四人博弈时一方的兵行至任意其他三方中一方的底线即可升变,此举意在保证三人博弈时的公平性和四人博弈时的趣味性。
[0029]图7中为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和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组合成中国象棋棋盘,相应需要的共计64枚即可满足中国象棋玩家的需要;图8是两个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组合的国际象棋的示意图。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象棋,包括棋盘,其特征在于:棋盘由4种可拼接棋盘板块组成,分别为正方形棋盘板块(I)和三组矩形棋盘板块(2,3,4),每个棋盘板块的边缘设置作为连接件的转轴环(5); 所述三组矩形棋盘板块分别为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和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所述正方形棋盘板块(I)具有8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具有2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具有4排平行设置的棋盘格;正方形棋盘板块(I)、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中的棋盘格大小相同;所述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的长度与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的长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象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环(5)内设置有丝杠,丝杠插入转轴环(5)内通过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象棋,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形棋盘板块(I)的数量为I个,第一矩形棋盘板块(2)和第二矩形棋盘板块(3)的数量分别为4个,第三矩形棋盘板块(4)的数量为2个。
【文档编号】A63F3/02GK203816190SQ201320734734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樊玉岭 申请人:樊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