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85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包括有可变形的带弹性展开件和翻转件的玩具车、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弹性夹紧件以及卡定总成,弹性夹紧件、弹性展开件和翻转件收合后通过该卡定总成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使玩具物触碰到卡定总成而解除对弹性夹紧件、翻转件和弹性展开件的卡接,弹性夹紧件解除卡接后弹出实现对玩具物夹紧,翻转件解除卡接后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各弹性展开件解除卡接后展开而实现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该变形玩具车设计巧妙、结构独特,玩法新颖多样,趣味性强,有效促进教育和交流,以锻炼小孩适应当今的社会,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款式、功能的玩具车。
【专利说明】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玩具,具体说是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0002]玩具车,已经成为了小孩童年时代必不可少的玩具之一,现有玩具车的造型、款式、功能也越来越多,其造型有单面车、双面车、翻斗车、轨道车等;款式有轿车、货车、巴士、列车等;功能有手推行走的、机械蓄能行走的、电动行走的、可变形的、可发射子弹的等。然而目前还没有一款玩具车是可以夹持物体的,即玩具车在行走过程中,当撞击到某个物体时能将该物体夹住,这样玩具可单人玩耍,也可双方互动玩耍,在玩耍过程中既可锻炼小孩从众多的选择对象中作出选择,又能让小孩学会通过正当的竞争获得所选对象。
[0003]现有的变形玩具车,其具有的功能即将玩具车从一个形态通过转动或拆装的方式变形成另一个形态,目前大多数的变形玩具车除了能行走和变形外,基本不再具备其他特殊功能,比如上述的夹持功能,故使得现有的变形玩具车玩法单一、呆板,所以小孩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渐渐地将其弃之不顾。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玩法多样且趣味性强,又能让小孩从玩耍中得到学习和锻炼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点是包括有:
玩具车,所述玩具车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翻转件和固定件,所述翻转件位于玩具车的底部或底部周边,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和翻转件均处于收合状态时与所述固定件共同组合形成车形态,所述玩具车的前端部设有通口 ;
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
用于夹持玩具物的弹性夹紧件,所述弹性夹紧件设置于所述玩具车的通口中或通口四周的位置;
以及卡定总成,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和翻转件收合后通过所述卡定总成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所述弹性夹紧件通过所述卡定总成卡接而维持待夹紧状态;
所述卡定总成设置于玩具车内且其前端伸出到通口中,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使玩具物进入到通口中触碰到所述卡定总成时卡定总成解除对弹性夹紧件、翻转件和弹性展开件的卡接,所述弹性夹紧件解除卡接后弹出实现对玩具物夹紧,所述翻转件解除卡接后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各弹性展开件解除卡接后展开而实现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
[0006]其中,上述卡定总成包括有第一卡定件和第二卡定件,所述第一卡定件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和/或弹性夹紧件,所述第一卡定件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中,所述第二卡定件用于卡接上述多个弹性展开件,其中当第一卡定件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时,所述翻转件分别与弹性夹紧件和第二卡定件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弹性夹紧件处于待夹紧状态和第二卡定件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的状态;当第一卡定件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和弹性夹紧件时,所述翻转件与第二卡定件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定件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的状态;当第一卡定件用于卡接上述弹性夹紧件时,所述弹性夹紧件与所述翻转件相配合而实现弹性夹紧件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翻转件处于卡接状态,所述翻转件与所述第二卡定件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定件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的状态。
[0007]本发明的弹性夹紧件可以为弹性单臂夹紧件,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设置于上述通口的上内侧面或下内侧面,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与上述第一卡定件或上述翻转件相配合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触碰第一卡定件解除对翻转件和/或弹性夹紧件的卡接时弹性单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或者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进入到通口中时先挤压弹性单臂夹紧件再使弹性单臂夹紧件弹性恢复而夹持住玩具物。
[0008]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单臂夹紧件可以为弹性翘板,所述弹性翘板的中部通过转轴及扭簧安装于上述通口的下内侧面位置,所述弹性翘板的后部通过上述翻转件的卡接而限制弹性翘板的前部向上翘起,所述翻转件通过上述第一卡定件卡接,上述玩具物进入到通口中时触碰第一卡定件使第一卡定件解除对翻转件的卡接而使翻转件翻转进一步解除对弹性翘板的卡定而实现弹性翘板的前部向上翘起卡住玩具物。
[0009]上述弹性单臂夹紧件还可以为弹性卡凸,所述弹性卡凸包括卡座、弹簧和凸柱,所述卡座与上述通口的上内侧面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弹簧安装于卡座内,所述凸柱插接到卡座中并部分伸出卡座,上述玩具物进入到通口中时玩具物先挤压凸柱再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凸柱向下伸出弹性单臂夹紧件弹性恢复而夹持住玩具物。
[0010]对应弹性夹紧件为弹性单臂夹紧件时,上述第一卡定件为设置于玩具车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所述卡定板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中但不伸出到通口外,所述卡定板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卡定板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上述翻转件上对应设有卡孔与所述卡钩配合而实现翻转件通过卡定板卡接。
[0011]本发明的弹性夹紧件还可以为弹性双臂夹紧件,所述弹性双臂夹紧件分别设置于上述通口的两侧位置,所述弹性双臂夹紧件与上述第一卡定件或上述翻转件相配合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触碰第一卡定件解除对翻转件和/或弹性夹紧件的卡接时弹性双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
[0012]进一步地,上述弹性双臂夹紧件为两个通过转轴及扭簧安装于上述通口两侧位置且向后转动并靠拢于上述玩具车的两侧的夹持臂,所述两夹持臂靠拢到玩具车两侧后通过上述第一卡定件卡接而维持待夹持状态,此时所述扭簧的弹力处于被限定状态。
[0013]对应弹性夹紧件为弹性双臂夹紧件时,上述第一卡定件为设置于玩具车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所述卡定板的前端从玩具车内向前穿过上述通口伸出到通口外,所述卡定板的前端部设有供上述玩具物触碰并辅助上述弹性双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的触碰位,所述卡定板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上述翻转件上对应设有卡孔与所述卡钩配合而实现翻转件通过卡定板卡接,所述卡定板靠后部两侧位置设有扣钩实现卡接上述靠拢到玩具车两侧的夹持臂,所述卡定板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
[0014]本发明的弹性夹紧件除了上述的弹性单臂夹紧件和弹性双臂夹紧件之外,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或类型的夹紧件。
[0015]本发明的玩具车的固定件为车底架部分,上述多个弹性展开件处于收合状态时共同组成玩具车的车身部分,上述卡定总成可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上,上述第一卡定件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中,上述第二卡定件的上部伸出固定件与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本发明的玩具车没有设置驱动装置,即该玩具车的行走是通过玩者手动推动的,但本发明的玩具车也可以在固定件的内部设置驱动装置来驱动玩具车行走,其驱动方式可以机械驱动或电力驱动等。
[0016]为了实现弹性展开件在收合时能相互配合固定以及解除卡定时能弹性展开,上述弹性展开件包括有解除卡定状态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解除卡定状态后弹性复位使转动件展开的扭簧以及转动件收合后各转动件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所述各转动件收拢契合后通过上述第二卡定件对抗所述扭簧的弹力而维持上述车形态。各转动件展开时的转动方向是多向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均可以展开。
[0017]上述第二卡定件为可前后移动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上部向前或向后设有卡凸与上述转动件上对应设置的卡扣相卡接,所述卡接件与上述固定件之间设有可让卡接件移动后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卡接件的下部与上述翻转件或上述第一卡定件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翻转或第一卡定件动作时带动所述卡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而解除对转动件的卡接后转动件展开使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
[0018]根据玩具车变形成第二形态的形状的不同,其对应的卡接件也有所不同,例如:上述卡接件包括中间设有楔形孔的卡接板、插接到楔形孔中的楔形块以及连接于卡接板后部的拉簧,所述卡接板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的上表面,所述卡接板的前端设有上述卡凸与上述转动件的卡扣相卡接,所述楔形块的上部与固定件之间设有上述复位弹簧,楔形块的下部伸出车底至上述翻转件的位置,所述翻转件处于卡接状态时翻转件限制着楔形块下移使卡接板处于前移状态而实现卡凸与卡扣相卡接,当翻转件发生翻转后解除对楔形块的限制使楔形块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实现卡接板在拉簧作用下后移而解除卡凸与卡扣的卡接。又如:上述卡接件为一个可前后移动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后端设有上述卡凸与上述转动件的卡扣相卡接,上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卡块的前端与固定件之间,所述卡块的下端向下延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向下穿过车底伸至上述翻转件的位置,所述翻转件的后端对应设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拨动块,当翻转件发生翻转后拨动块相对向前上方转动而推动凸块前移而实现卡块同步前移而解除卡凸与卡扣的卡接。本发明的卡接件不限于上述的两种结构。
[0019]本发明的卡定总成也可以为一个总卡定板,上述翻转件、弹性夹紧件和弹性展开件均通过所述总卡定板卡接,所述总卡定板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中,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使玩具物进入到通口中触碰到所述总卡定板时总卡定板解除对翻转件、弹性夹紧件和弹性展开件的卡接而实现玩具车夹持住玩具物并翻转变形成第二形态。当然,卡定总成还可以为包括两个以上的卡定板来实现卡定。
[0020]为了保证该玩具车翻转后还能车底朝下放置,上述翻转件为后端通过转轴及扭簧安装于玩具车底部的翻转板,上述卡定总成解除对所述翻转板的卡接后所述翻转板的前端向下向后绕转轴翻转150° —180°。
[0021]本发明的玩具车从车形态变形后的第二形态为动物形态,当然,该第二形态还可以是植物形态、卡通人物形态、武器类形态等。
[0022]为了便于夹持及保证夹持牢固,以及进一步增加玩耍乐趣,上述玩具物为一圆盘体,所述圆盘体的两面中间均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和圆盘体的边缘之间设有一凹槽,所述圆盘体的边缘向外扩展有一凸圈,所述凸台表面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的图案。
[0023]本发明由于采用在玩具车的前端设置用于夹持玩具物的弹性夹紧件,同时将玩具车设计成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翻转件和固定件的可变形结构,再利用卡定总成来卡定弹性展开件、翻转件以及弹性夹紧件,而且该卡定总成又通过玩具物与其触碰来实现解除各项卡定,故利用玩具车的可行走特性使玩具车冲向玩具物实现与玩具物碰撞进而触发卡定总成解除对弹性夹紧件、翻转件和弹性展开件的卡接,从而使弹性夹紧件实现对玩具物夹紧,同时翻转件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而弹性展开件展开而实现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几个动作同时连贯发生,使得该玩具车的动作效果更加炫酷,更能吸引玩者的喜爱,使变形玩具车不再只是枯燥的行走和变形,改变了现有变形玩具车的呆板玩法,使玩法多样化,持续性强;又由于弹性夹紧件的大小、位置有限,玩具车与玩具物的相互撞击力度的大小也决定着弹性夹紧件能否成功将玩具物夹住,所以在玩耍时极其考验小孩的手脑协调能力以及玩具车行走方向和推动力度的控制能力,小孩通过该玩耍不仅可以得到这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还能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所选事物;又由于玩具车可变形成第二形态,以及玩具物上设有区别各个玩具物的图案,故利用这些信息可实现双方或多方互动玩耍,更进一步增加了该玩具车的玩法,而且通过互动玩耍还能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促进小孩与小孩或小孩与大人之间的交流。该变形玩具车设计巧妙、结构独特,玩法新颖多样,趣味性强,有效促进教育和交流,以锻炼小孩适应当今的社会,可适用于各种不同造型、款式、功能的玩具车。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车形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变形成第二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形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形态的车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车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车形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车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车形态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车形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变形成第二形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二形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第二形态的车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包括有:玩具车,该玩具车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1、翻转件3和固定件2,翻转件31位于玩具车的底部或底部周边,多个弹性展开件和翻转件3均处于收合状态时与固定件2共同组合形成车形态,玩具车的前端部设有通口 20 ;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6 ;用于夹持玩具物6的弹性夹紧件4,该弹性夹紧件4设置于玩具车的通口 20中或通口 20四周的位置;以及卡定总成5,多个弹性展开件I和翻转件3收合后通过该卡定总成5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弹性夹紧件4通过该卡定总成5卡接而维持待夹紧状态;该卡定总成5设置于玩具车内且其前端伸出到通口 20中,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6使玩具物6进入到通口 20中触碰到卡定总成5时卡定总成5解除对弹性夹紧件4、翻转件3和弹性展开件I的卡接,弹性夹紧件4解除卡接后弹出实现对玩具物6夹紧,翻转件3解除卡接后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各弹性展开件I解除卡接后展开而实现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当玩具车翻转变形后弹性夹紧件4仍夹持住玩具物6时则表示获得该玩具物6,小孩通过这样的玩耍可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该变形玩具车还可以双人或多人进行互抢玩具物的玩耍,通过同样的玩耍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抢得的玩具物6最多,如此玩耍可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也可促进小孩与小孩或小孩与大人之间的交流。
[0040]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车变形成的第二形态为老鹰形态,其中该实施例的固定件2为车底架部分,而多个弹性展开件I处于收合状态时共同组成玩具车的车身部分,该车底架部分包括有底座22和盖板21,在底座22和盖板21之间留设有空间。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卡定总成5包括有第一^^定件51和第二卡定件52,该实施例的第一^^定件51为设置于底座22和盖板21之间的空间中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511,该卡定板511为长方形板状体,其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玩具车前端的通口 20中,但不伸出到通口 20外,该卡定板511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511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512,该卡定板511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513,底座22上设有供卡定板511的卡钩513向下伸出且可供前后范围移动的方孔70。该实施例的翻转件3为后端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玩具车底部的翻转板31,该翻转板31的前部对应设有卡孔32与该卡钩513配合而实现翻转板31通过该卡定板511卡接,该翻转板31的前端向前延伸有卡接部34,该卡接部34用于卡接弹性夹紧件4。该实施例的弹性夹紧件4为弹性单臂夹紧件,设置于通口 20的下内侧面,该通口 20的下内侧面设有凹位201供该弹性单臂夹紧件安放,该弹性单臂夹紧件具体为中部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的弹性翘板41,凹位201的后部两侧对应设有轴孔用于连接转轴91,该弹性翘板41为“Y”形板,其分叉端为前部,在分叉端的上表面凸设有凸块411,弹性翘板41的后端通过翻转板31的如端卡接部34卡接而处于待夹持状态,此时扭黃92的弹力也被限制,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二卡定件52为一个可前后移动的卡块526,该卡块526呈“工”字形,盖板21对应卡块526的位置同样设有方孔70供卡块526穿过,卡块526的下端横杆位于卡定板511的上表面上,该卡块526的后端上部一短横形成卡凸520与弹性展开件I相卡接,在卡块526的中间竖杆上设有沉孔,沉孔开口端朝前,固定件2在卡块526的前方向上设有“凹”字形凸座,在沉孔和凸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24,该卡块526的下端横杆的下部向下延设有凸块527,该凸块527向下穿过车底伸至翻转板31的位置上,在卡定板511和底座22上还设有可供凸块527向下伸出的方孔70,该翻转板31的后端对应设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拨动块33,当翻转件3发生翻转后拨动块33相对向前上方转动而推动凸块527前移,进而实现卡块526同步前移而解除卡凸520与弹性展开件I的卡接。
[0041]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弹性展开件I包括有解除卡定状态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11以及转动件11收合后各转动件11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12,各转动件11与固定件2之间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连接,其中一个转动件11上设有一个用于与卡块526的卡凸520相卡合的卡扣13,该卡扣13或固定或可活动的与某个转动件11连接,各转动件11收拢契合后通过卡凸520与卡扣13相卡接来对抗扭簧92的弹力而维持车形态。该实施例的转动件11包括有翅膀转动件111、羽毛转动件114、身躯转动件112、尾巴转动件113和脚爪转动件115,其中翅膀转动件111上设有契合凸块12与身躯转动件112设有的契合凹位12相契合,其尾巴转动件113设有契合件12与盖板21后端相契合,上述卡扣13可转动地设置在身躯转动件112上,身躯转动件112和脚爪转动件115均通过卡扣13与卡凸520相卡接而处于收合状态,羽毛转动件114通过翅膀转动件111的收合而收合。该实施例的玩具物6为一圆盘体6,该圆盘体6的两面中间均设有凸台61,凸台61和圆盘体6的边缘之间设有一凹槽62,可以在凸台61表面贴设或凸印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6的图案。
[0042]如图3所示,该玩具车处于车形态时,也即是未与圆盘体6相撞夹持圆盘体6的状态,此时卡定板511在其后部复位弹簧512的作用下处于前移状态,其前部位于通口 20中,且卡定板511的卡钩513钩住翻转板31的卡孔32,使翻转板31的前端卡接部34顶住弹性翘板41的后部,故弹性翘板41的前部处于未翘起的状态,而卡块526由于其复位弹簧524的作用处于后移状态,其卡凸520与脚爪转动件115上的卡扣13处于卡接状态,其下方的凸块527同样处于靠后的位置,翻转板31后部的拨动块33同样由于翻转板31被卡定而处于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当将玩具车推向圆盘体6时,如图5所示,若圆盘体6恰好进入到通口 20中触碰到卡定板511使卡定板511后移,则卡定板511的卡钩513脱离翻转板31的卡孔32,翻转板31前端在其扭簧92的作用下向下转动而顶起整个玩具车,使整个玩具车发生翻转;由于翻转板31的转动,其前部的卡接部34脱离对弹性翘板41的卡接,弹性翘板41的前部向上翘起,使前部的凸块411卡入到圆盘体6的凹槽62中,从而实现夹持住圆盘体6;同时由于翻转板31向下向后翻转大约160°左右,故使拨动块33同样从后下方向前上方转动,进而与卡块526的凸块527相接触并推动凸块527前移,即实现卡块526前移,使卡块526的卡凸520与脚爪转动件111上的卡扣13脱离卡接,因此脚爪转动件111上在其自身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展开,其他的转动件11也相应失去契合而在其自身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展开,使玩具车变形成老鹰形态。
[0043]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8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车变形成的第二形态同样为老鹰形态。与实施例一不相同的是:该实施例的弹性单臂夹紧件为自身触发夹持的弹性卡凸42,该弹性卡凸42包括卡座421、弹簧422和凸柱423,该卡座421与通口 20的上内侧面一体成型设计,弹簧422安装于卡座421内,凸柱423插接到卡座421中并部分伸出卡座421,由于凸柱423的下端面为圆弧面,故当圆盘体6的边缘撞击到凸柱423时会产生一个分力挤压凸柱423克服弹簧422弹力向卡座421内收缩,玩具车继续往圆盘体6方向移动到凸柱423进入到圆盘体6的凹槽62时,凸柱423失去挤压力而在弹簧422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卡入凹槽62中,实现夹持住圆盘体6,如图8所示,另外还有不相同的地方是翻转板31,因为翻转板31不在需要卡接弹性单臂夹紧件,故翻转板31的前端无需设置卡接部34。除此之外,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故不在此描述。
[0044]实施例三:
如图9至图14所示,该实施例的玩具车变形成的第二形态为蝎子形态,其中该实施例的固定件2为车底架部分以及变形成蝎子形态时的蝎子身躯23部分,而多个弹性展开件I处于收合状态时共同组成玩具车的车身部分,该车底架部分又包括有底座22和盖板21,在底座22和盖板21之间留设有空间。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弹性夹紧件4为弹性双臂夹紧件,该弹性双臂夹紧件分别设置于通口的两侧位置;该实施例的卡定总成5包括有第一卡定件51和第二卡定件52,该第—^定件51为设置于底座22和盖板21之间的空间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511,该卡定件511为长方形板状体,其前端从玩具车内向前穿过玩具车的通口 20伸出到通口 20外,在伸出通口 20外的卡定板511前端部设有供玩具物6触碰并辅助弹性双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6的触碰位514,该触碰位514为半弧形凹位,该卡定板511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513,底座22上设有供该卡钩513向下伸出且可供前后范围移动的方孔70。该实施例的翻转件3为后端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玩具车底部的翻转板31,该翻转板31的前部对应设有卡孔32与该卡钩513配合而实现翻转板31通过该卡定板511卡接,该卡定板511靠后部两侧位置设有扣钩515实现卡定靠拢到玩具车两侧的弹性双臂夹紧件,该卡定板511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511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512。该实施例的弹性双臂夹紧件为两个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通口 20两侧位置且向后转动并靠拢于玩具车的两侧的夹持臂43,该夹持臂43由一个长臂431和一个短臂432铰接组成,铰接处设有扭簧92,通口 20两侧位置连接的转轴91及扭簧92与该长臂431的另一端连接,该短臂432上设有扣孔430,该夹持臂43靠拢到玩具车两侧后通过该短臂432的扣孔430与卡定板511的扣钩515相卡接而维持待夹持状态,此时两处扭簧92的弹力都处于被限定状态,如图11所示。
[0045]如图10和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第二卡定件52包括中间设有楔形孔522的卡接板521、插接到楔形孔522中的楔形块523以及连接于卡接板521后部的拉簧525,该卡接板521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2的盖板21上表面,其前端设有卡凸520与弹性展开件I相卡接,该楔形块523的上部与蝎子身躯23的上部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24,楔形块523的下部伸出车底至翻转板31的位置,盖板21和底座22均开设有供楔形块523穿过的方孔70,当翻转板31处于卡接状态时翻转板31限制着楔形块523下移使卡接板521处于前移状态而实现卡凸520与弹性展开件I相卡接,当翻转板31发生翻转后解除对楔形块523的限制使楔形块523在复位弹簧52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实现卡接板521在拉簧525作用下后移,进而解除卡凸520与弹性展开件I的卡接。
[0046]如图14所示,该实施例的弹性展开件I包括有解除卡定状态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11以及转动件11收合后各转动件11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12,各转动件11与固定件2之间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连接,其中一个转动件11上设有一个用于与卡接板521的卡凸520相卡合的卡扣13,各转动件11收拢契合后通过卡凸520与卡扣13相卡接来对抗扭簧92的弹力而维持车形态。该实施例的卡凸520为“山”形卡凸520,该“山”形卡凸520的两边形成卡位,中间竖杆的前端面设有弹性凸柱,该实施例的转动件11包括有两个钳脚转动件116、背脊转动件117和蝎尾转动件118,其中钳脚转动件116上设有契合凸块12与“山”形卡凸520的卡位相契合,上述卡扣13固定设置在蝎尾转动件118的尾部,该卡扣13为一可让弹性凸柱伸入的圆孔,通过弹性凸柱扣入圆孔中而使蝎尾转动件118处于收合状态,该背脊转动件117通过蝎尾转动件118的收合而收合。该实施例的玩具物6为一圆盘体6,该圆盘体6的两面中间均设有凸台61,凸台61表面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6的图案,圆盘体6的边缘向外扩展有一凸圈63,该夹持臂43的夹持接触面上对应设有可半包覆住凸圈63的包覆凹位433,从而可保证夹持牢固。
[0047]如图11所示,该玩具车处于车形态时,也即是未与圆盘体6相撞夹持圆盘体6的状态,此时卡定板511在其后部复位弹簧512的作用下处于前移状态,其前部伸出通口 20夕卜,卡定板511后侧的扣钩515处于前移状态而卡住靠拢到玩具车两侧的夹持臂43,卡定板511下部的卡钩513钩住翻转板31的卡孔32,使翻转板31的上表面顶住楔形块523,故楔形块523的斜面作用于卡接板521的楔形孔522的斜面,从而使卡接板521处于前移状态,此时卡接板521的“山”形卡凸520上的弹性凸柱卡住蝎尾转动件118,“山”形卡凸520的两边卡位卡住钳脚转动件116 ;当将玩具车推向圆盘体6时,如图13所示,若圆盘体6恰好触碰到卡定板511前端的半弧形凹位514使卡定板511后移,则卡定板511的扣钩515后移脱离夹持臂43的扣孔430,夹持臂43在解除卡定后长臂431和短臂432均在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向前转出,仿佛人体的手一样可以环抱住圆盘体6 ;同样卡定板511的后移使卡钩513脱离翻转板31的卡孔32,翻转板31前端在其扭簧92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大约180°而顶起整个玩具车,使整个玩具车发生翻转;由于翻转板31的转动,楔形块523的底部失去支撑,故在其上部的复位弹簧524作用下向下移动,从而失去对卡接板521的作用,故卡接板521在其后部拉簧92的作用下后移,使弹性凸柱脱离对蝎尾转动件118的卡接以及卡位脱离对钳脚转动件116的卡接,故蝎尾转动件118和钳脚转动件116在其自身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展开,背脊转动件117也相应失去契合而在其自身扭簧92的弹力作用下展开,使玩具车变形成蝎子形态。
[0048]该发明的玩具车的具体玩法如下:
单人玩法——将圆盘体6分散放置于玩者前方较远的位置,然后手持玩具车,将玩具车推向自己所选定的圆盘体6,当玩具车刚好与该玩具物6触碰时,此时弹性夹紧件4会实施对圆盘体6进行夹持,根据玩者推到玩具车的力度、角度的不同以及玩具车翻转变形时的惯性和震动,弹性夹紧件4并不一定就能夹持到该圆盘体6。通过该玩耍可以锻炼小朋友的手脑协调能力,提高小朋友的包括方向感、力度感等的控制能力。
[0049]双人或多人玩法——将圆盘体6分散放置在两玩者的中间位置,然后确认先后顺序,先者先推到自己的玩具车去夹持自己所选定的圆盘体6,无论先者该次是否能成功夹持到该圆盘体6,接下来均是由后者推到其玩具车,如此轮流,以规定时间内或所有圆盘体6均被夹完后谁所获得的圆盘体6最多即为胜者。通过该玩耍可以增强小孩的竞争意识,同时还能从中学习到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去获得所要的事物。
[0050]延伸玩法一该玩法是双人或多人玩法的进一步玩法,该玩法跟圆盘体6上的图案内容有关,通过圆盘体6上的图案来区分圆盘体6的强弱,在规定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内,双方轮流对圆盘体6进行夹持,最后根据夹持到的所有圆盘体6的总合进行强弱对比,强者为胜。如此玩法则不是以夹得多即为胜者,或许夹得多但所夹到的都是比较弱的圆盘体6,那么也可能会输,所以该玩法进一步增强了玩者对目标圆盘体6的选择和能否夹持到的可能性的判断,更能锻炼小孩从众多的选择对象中快速选中你所需要的且成功率高的事物。
[0051]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参照本发明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玩具车,所述玩具车包括有多个弹性展开件(I)、翻转件(3)和固定件(2),所述翻转件(3 )位于玩具车的底部或底部周边,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I)和翻转件(3 )均处于收合状态时与所述固定件(2)共同组合形成车形态,所述玩具车的前端部设有通口(20); 若干个可供夹持的玩具物(6); 用于夹持玩具物(6)的弹性夹紧件(4),所述弹性夹紧件(4)设置于所述玩具车的通口(20)中或通口(20)四周的位置; 以及卡定总成(5),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I)和翻转件(3)收合后通过所述卡定总成(5 )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所述弹性夹紧件(4)通过所述卡定总成(5 )卡接而维持待夹紧状态; 所述卡定总成(5)设置于玩具车内且其前端伸出到通口(20)中,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6)使玩具物(6)进入到通口(20)中触碰到所述卡定总成(5)时卡定总成(5)解除对弹性夹紧件(4)、翻转件(3)和弹性展开件(I)的卡接,所述弹性夹紧件(4)解除卡接后弹出实现对玩具物(6)夹紧,所述翻转件(3)解除卡接后向下转动而带动玩具车腾空翻转,所述各弹性展开件(I)解除卡接后展开而实现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总成(5 )包括有第—^定件(51)和第二卡定件(52 ),所述第—^定件(51)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3)和/或弹性夹紧件(4),所述第一卡定件(51)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20)中,所述第二卡定件(52 )用于卡接上述多个弹性展开件(I),其中 当第一卡定件(51)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3)时,所述翻转件(3)分别与弹性夹紧件(4)和第二卡定件(52 )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 )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弹性夹紧件(4 )处于待夹紧状态和第二卡定件(52)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I)的状态; 当第一卡定件(51)用于卡接上述翻转件(3)和弹性夹紧件(4)时,所述翻转件(3)与第二卡定件(52)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定件(52)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I)的状态; 当第一^^定件(51)用于卡接上述弹性夹紧件(4)时,所述弹性夹紧件(4)与所述翻转件(3 )相配合而实现弹性夹紧件(4 )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翻转件(3 )处于卡接状态,所述翻转件(3 )与所述第二卡定件(52 )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 )处于卡接状态时所述第二卡定件(52)处于卡接多个弹性展开件(I)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夹紧件(4)为弹性单臂夹紧件,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设置于上述通口(20)的上内侧面或下内侧面,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与上述第一卡定件(51)或上述翻转件(3)相配合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6)触碰第一卡定件(51)解除对翻转件(3)和/或弹性单臂夹紧件的卡接时弹性单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6),或者所述弹性单臂夹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6 )进入到通口( 20 )中时先挤压弹性单臂夹紧件再使弹性单臂夹紧件弹性恢复而夹持住玩具物(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臂夹紧件为弹性翘板(41),所述弹性翘板(41)的中部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上述通口(20)的下内侧面位置,所述弹性翘板(41)的后部通过上述翻转件(3)的卡接而限制弹性翘板(41)的前部向上翘起,所述翻转件(3)通过上述第一卡定件(51)卡接,上述玩具物(6)进入到通口(20)中时触碰第—^定件(51)使第—^定件(51)解除对翻转件(3)的卡接而使翻转件(3)翻转进一步解除对弹性翘板(41)的卡定而实现弹性翘板(41)的前部向上翘起卡住玩具物(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单臂夹紧件为弹性卡凸(42),所述弹性卡凸(42)包括卡座(421)、弹簧(422)和凸柱(423),所述卡座(421)与上述通口(20)的上内侧面一体成型设计,所述弹簧(422)安装于卡座(421)内,所述凸柱(423 )插接到卡座(421)中并部分伸出卡座(421),上述玩具物(6 )进入到通口(20)中时玩具物(6)先挤压凸柱(423)再在弹簧(422)的弹力作用下凸柱(423)向下伸出而夹持住玩具物(6)。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定件(51)为设置于玩具车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511),所述卡定板(511)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 20 )中但不伸出到通口( 20 )外,所述卡定板(511)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511)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512),所述卡定板(511)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513),上述翻转件(3)上对应设有卡孔(32)与所述卡钩(513)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通过卡定板(511)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夹紧件(4)为弹性双臂夹紧件,所述弹性双臂夹紧件分别设置于上述通口(20)的两侧位置,所述弹性双臂夹紧件与上述第一卡定件(51)或上述翻转件(3)相配合而实现当上述玩具物(6)触碰第一卡定件(51)解除对翻转件(3)和/或弹性双臂夹紧件的卡接时弹性双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6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双臂夹紧件为两个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 )安装于上述通口( 20 )两侧位置且向后转动并靠拢于上述玩具车的两侧的夹持臂(43),所述两夹持臂(43)靠拢到玩具车两侧后通过上述第一^^定件(51)卡接而维持待夹持状态,此时所述扭簧(92)的弹力处于被限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定件(51)为设置于玩具车内的可前后移动的卡定板(511),所述卡定板(511)的前端从玩具车内向前穿过上述通口(20)伸出到通口(20)外,所述卡定板(511)的前端部设有供上述玩具物(6)触碰并辅助上述弹性双臂夹紧件夹持住玩具物(6)的触碰位(514),所述卡定板(511)的后端连接有使卡定板(511)后移后能自动前移复位的复位弹簧(512),所述卡定板(511)的前部底面向下设有卡钩(513),上述翻转件(3)上对应设有卡孔(32)与所述卡钩(513)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通过卡定板(511)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车的固定件(2)为车底架部分,上述多个弹性展开件(I)处于收合状态时共同组成玩具车的车身部分,上述卡定总成(5)可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2)上,上述第一卡定件(51)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2)中,上述第二卡定件(52)的上部伸出固定件(2)与所述多个弹性展开件(I)卡接而维持收合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10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展开件(I)包括有解除卡定状态后转动展开的转动件(11)以及转动件(11)收合后各转动件(11)之间相互契合的契合件(12 ),各转动件(11)与上述固定件(2 )之间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 )连接,所述各转动件(11)收拢契合后通过上述第二卡定件(52 )对抗所述扭簧(92)的弹力而维持上述车形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卡定件(52)为可前后移动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上部向前或向后设有卡凸(520)与上述转动件(11)上对应设置的卡扣(13)相卡接,所述卡接件与上述固定件(2)之间设有可让卡接件移动后自动复位的复位弹簧(524),所述卡接件的下部与上述翻转件(3)或上述第一卡定件(51)相配合而实现翻转件(3)翻转或第一卡定件(51)动作时带动所述卡接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而解除对转动件的卡接后转动件(11)展开使玩具车的从车形态变形成第二形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接件包括中间设有楔形孔(522)的卡接板(521)、插接到楔形孔(522)中的楔形块(523)以及连接于卡接板(521)后部的拉簧(525),所述卡接板(521)可前后移动地安装于固定件(2)的上表面,所述卡接板(521)的前端设有上述卡凸(520)与上述转动件(11)的卡扣(13)相卡接,所述楔形块(523)的上部与固定件(2)之间设有上述复位弹簧(524),楔形块(523)的下部伸出车底至上述翻转件(3 )的位置,所述翻转件(3 )处于卡接状态时翻转件(3 )限制着楔形块(523)下移使卡接板(521)处于前移状态而实现卡凸(520)与卡扣(13)相卡接,当翻转件(3)发生翻转后解除对楔形块(523)的限制使楔形块(523)在复位弹簧(524)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而实现卡接板(521)在拉簧(525)作用下后移而解除卡凸(520)与卡扣(13)的卡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接件为一个可前后移动的卡块(526),所述卡块(526)的后端设有上述卡凸(520)与上述转动件(11)的卡扣(13)相卡接,上述复位弹簧(524)设置于卡块(526)的前端与固定件(2)之间,所述卡块(526)的下端向下延设有凸块(527),所述凸块(527)向下穿过车底伸至上述翻转件(3)的位置,所述翻转件(3)的后端对应设有向后下方倾斜的拨动块(33),当翻转件(3)发生翻转后拨动块(33)相对向前上方转动而推动凸块(527)前移而实现卡块(526)同步前移而解除卡凸(520)与卡扣(13)的卡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总成(5)为一个总卡定板,上述翻转件(3)、弹性夹紧件(4)和弹性展开件(I)均通过所述总卡定板卡接,所述总卡定板的前端从玩具车内伸出到上述通口(20)中,当玩具车推向玩具物(6)使玩具物(6)进入到通口(20)中触碰到所述总卡定板时总卡定板解除对翻转件(3)、弹性夹紧件(4)和弹性展开件(I)的卡接而实现玩具车夹持住玩具物(6)并翻转变形成第二形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13或14或15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翻转件(3)为后端通过转轴(91)及扭簧(92)安装于玩具车底部的翻转板(31),上述卡定总成(5)解除对所述翻转板(31)的卡接后所述翻转板(31)的前端向下向后绕转轴翻转 150° —180°。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或15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车从车形态变形后的第二形态为动物形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7或15所述的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玩具物(6)为一圆盘体(61),所述圆盘体(61)的两面中间均设有凸台(62),所述凸台(62)和圆盘体(61)的边缘之间设有一凹槽(63),所述圆盘体(61)的边缘向外扩展有一凸圈(64),所述凸台(62)表面贴设或凸印有用于区别各个玩具物(6)的图案。
【文档编号】A63H17/26GK104353243SQ20141058420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