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792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包括升降杆、固定夹、边框以及多个滑块,其中边框大小与乒乓球台一侧大小相吻合,边框由边框杆组成,相平行的两边框杆与一侧的边框杆通过直角连接管连接,与另一侧边框杆通过两个十字形固定夹连接,两个升降杆分别安装在两侧固定夹上,升降杆上端连接高度线,所述升降杆穿入十字形固定夹的竖向管内,固定夹上设置螺旋紧固手柄,通过螺旋紧固手柄松开与固定,在边框杆上设置滑块,对应两滑块之间设置有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通过滑块在边框杆上的移动。利用现有的乒乓球球网高度及升降杆线的高度差,将乒乓球飞行轨迹控制在高度差空间内。为保证乒乓球飞行在特定的空间内。
【专利说明】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训练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乒乓球初学者在学习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推挡技术时乒乓球飞行轨迹过高且落点散乱,造成的原因是所持乒乓球拍拍面后仰及肌肉紧张所致。通过要求乒乓球初学者推挡出的乒乓球在限制的空间区域穿越,只有乒乓球初学者的手臂主动前伸及乒乓球拍面前倾,才能达到掌握技术动作要求,进而矫正乒乓球推挡技术动作的目的。乒乓球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落点的变化,调动对方,造成失误,以致己方得分获胜。通过设定不同大小落点区域,培养乒乓球爱好者控制落点意识,提高乒乓球爱好者肌肉控制能力以及技战术水平。通过有效的乒乓球落点变化,进而提高乒乓球比赛得分率。
[0003]现行的乒乓球技术教学均为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练习且无任何专门器材辅助的教学过程。只有在教授者的具体指导下,学习者才能进一步改进技术动作,由于受学习者的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及领悟能力的影响,往往改进技术动作的效率较低且效果较差,影响自主性学习进程,感到练习过程枯燥、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辅助教学,控制落点的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升降杆、固定夹、边框以及多个滑块,其中边框大小与乒乓球台一侧大小相吻合,边框由边框杆组成,相平行的两边框杆与一侧的边框杆通过直角连接管连接,与另一侧边框杆通过两个十字形固定夹连接,两个升降杆分别安装在两侧固定夹上,升降杆上端连接高度线,所述升降杆穿入十字形固定夹的竖向管内,固定夹上设置螺旋紧固手柄,通过螺旋紧固手柄松开与固定,形成高度不等的垂面空间,在边框杆上设置滑块,对应两滑块之间设置有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通过滑块在边框杆上的移动,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交叉形成大小不等区域。滑块为T型;
[0006]进一步地,升降杆两侧对称设置边框以及直角连接管。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08]利用现有的乒乓球球网高度及升降杆线的高度差,将乒乓球飞行轨迹控制在高度差空间内。为保证乒乓球飞行在特定的空间内,乒乓球练习者只有以前臂前伸且乒乓球拍面前倾的技术动作完成技术动作要求。随着高度差空间的减小,能够提高击打乒乓球速率,并保证乒乓球落在乒乓球台内。
[0009]利用移动滑杆移动带动皮筋交叉,形成大小不同的平面区域,要求乒乓球练习者将乒乓球打落在指定区域,做到“指哪、打哪”。通过调节区域大小,区域远近,能够调整练习难度,达到多功能。
[0010]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方便(插、拔、夹即可实现);实用性强、功能多(矫正技术动作、控制落点、练习难度可调);趣味性强(穿越、体验成功愉悦);安全性高,成本低(可采用塑料、皮筋或细绳即可是实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所安装的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升降杆2、固定夹6、边框3以及多个滑块4,其中边框3大小与乒乓球台分割线一侧大小相吻合,边框3由边框杆组成,相平行的两边框杆与一侧的边框杆通过直角连接管5连接,与另一侧边框杆通过两个十字形固定夹6连接,两个升降杆2分别安装在两侧固定夹6上,升降杆2上端连接高度线1,升降杆2穿入十字形固定夹6的竖向管内,固定夹6上设置螺旋紧固手柄,通过螺旋紧固手柄松开与固定,形成高度不等的垂面空间,在边框杆上设置滑块4,滑块4为T型,对应两滑块之间设置有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通过滑块在边框杆上的移动,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交叉形成大小不等区域。
[0015]本装置安装方法:
[0016]首先将滑块4套入边框杆,边框杆插入直角连接管5组成边框。再将升降杆插入升降杆固定夹。升降杆顶端用皮筋相连、利用皮筋张力拉紧;皮筋与滑块4相连,利用皮筋张力拉紧。通过升降杆上下升降及滑块4移动,形成不同高度空间及大小不等区域。
[0017]如图2所示,将组装好的装置直接套在台面7上即可。
[0018]实施例2
[001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杆两侧对称设置边框以及直角连接管。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升降杆、固定夹、边框以及多个滑块,其中边框大小与乒乓球台一侧大小相吻合,边框由边框杆组成,相平行的两边框杆与一侧的边框杆通过直角连接管连接,与另一侧边框杆通过两个十字形固定夹连接,两个升降杆分别安装在两侧固定夹上,升降杆上端连接高度线,所述升降杆穿入十字形固定夹的竖向管内,固定夹上设置螺旋紧固手柄,通过螺旋紧固手柄松开与固定,形成高度不等的垂面空间,在边框杆上设置滑块,对应两滑块之间设置有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通过滑块在边框杆上的移动,横向划分线与纵向划分线交叉形成大小不等区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杆两侧对称设置边框以及直角连接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飞行落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T型。
【文档编号】A63B67/04GK203989771SQ20142014898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石云龙 申请人:沈阳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