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携带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836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随身携带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身携带健身器,包括有架体,在架体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同轴且转动连接有动力管和阻力装置,动力管和阻力装置的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连接;该动力管的内壁上固定有恒力发条的一端,恒力发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该动力管的外壁固定有动力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健身路线不固定,可与户外健身器结合进行健身,从而适合户外,家庭健身。
【专利说明】随身携带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带于身上进行随时随地的锻炼,并可与户外健身器材结合,可调节阻力的健身器。实现多样化健身,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随身健身器,如跳绳,像此类的健身器材,健身方法单一,娱乐性低,从而不能满足健身者的需求。人们在工作之余会户外健身,户外健身器材一般健身方法简单、单一,娱乐性不高,而且阻力不可调,也不可带回家进行锻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逐渐减少,锻炼身体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可随身携带的健身器材已成为人们尤为期盼的一种健身器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可单独进行锻炼,可与户外健身器材结合锻炼并可以调节健身时的阻力,也可以进行多种方法锻炼,集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健身器材。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随身携带健身器,其包括有架体,在架体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同轴且转动连接有动力管和阻力装置,动力管和阻力装置的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连接;该动力管的内壁上固定有恒力发条的一端,恒力发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该动力管的外壁固定有动力驱动装置。
[0005]进一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手柄和绳索,绳索的一端连接有手柄,另一端连接在动力管上。
[0006]进一步,所述阻力装置包括有阻力管、阻力环、调节件以及固定件,该阻力管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固定件固定在阻力管的端部,阻力环容置于阻力管内部且通过固定件连接,该调节件贯通固定件连接至阻力环上,调节件调节阻力环的膨胀和收缩,使阻力环接触或远离阻力管内壁。
[0007]进一步,所述绳索为钢丝或宽带。
[0008]进一步,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I个或多个,多个动力驱动装置带动动力管的运动方向相同。
[0009]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0]1.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健身路线不固定,可与户外健身器结合进行健身,从而适合户外,家庭健身。
[0011]2.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当健身者健身时,不需要提供反向作用力使该装置复位,该装置自身具有复位装置,可以保护健身者的肌肉和关节不在反向作用力下拉伤。并且,该复位装置没有噪音,回力一定适合家庭使用。另外,该装置具有微调阻力的功能,从而适合老人、青少年健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的立体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随身携带健身器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6]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随身携带健身器1,其包括有架体50,架体50上有固定钩51,固定钩将随身携带健身器固定在所需要位置进行健身。在架体50上固定有固定轴20,固定轴20上同轴且转动连接有动力管10和阻力装置32,固定轴20与阻力管30通过轴承31连结,动力管10和阻力装置32的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15转动连接,单向轴承15与阻力管30外壁固定结合,从而使健身时带动阻力管30转动,以带来健身的阻力,回位时阻力管30不产生阻力。阻力装置32可为现有的多种阻力装置,比如电磁阻力、摩擦阻力、车上的膨胀摩擦、碟摩擦等等,因阻力装置为现有的已知结构,而阻力装置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改良重点,故不再图上详细揭示。该动力管10的内壁上固定有恒力发条12的一端,恒力发条1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轴20上;该动力管10的外壁固定有动力驱动装置,动力驱动装置可以为I个或多个,多个动力驱动装置带动动力管的运动方向相同。该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手柄40和绳索41,绳索41为钢丝或宽带。绳索41的一端连接有手柄40,另一端连接在动力管10上。本实施例中,两根钢丝带动动力管10运动的方向相同。
[0017]阻力装置32包括有阻力管30、阻力环35、调节件33以及固定件34,固定件34固定在阻力管30的端部并固定在架体上,阻力环35容置于阻力管30内部且通过调节件33连接,该调节件33贯通固定件连接至阻力环35上,调节件34调节阻力环35的膨胀和收缩,使阻力环35接触或远离阻力管35内壁。阻力装置32为一个调节阻力大小的装置,同时调节件33可连接到健身器材上。
[0018]实际工作工程如下:当健身者健身时,拉动手柄40,绳索41带动动力管10旋转,动力管10带动恒力发条12,使恒力发条12产生阻力和回力,同时在单向轴承15的作用下带动阻力管30转动,由于阻力装置32产生阻力,阻力装置32的阻力大小可通过调节件33进行调节。当健身者健身复位时,由恒力发条12产生回力,在单向轴承15的作用下,不再带动阻力管30,使人体回到健身者健身开始状态,健身者复位进行健身。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随身携带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架体,在架体上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上同轴且转动连接有动力管和阻力装置,动力管和阻力装置的连接处通过单向轴承连接;该动力管的内壁上固定有恒力发条的一端,恒力发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轴上;该动力管的外壁固定有动力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携带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手柄和绳索,绳索的一端连接有手柄,另一端连接在动力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携带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装置包括有阻力管、阻力环、调节件以及固定件,该阻力管固定在所述固定轴上,固定件固定在阻力管的端部,阻力环容置于阻力管内部且通过固定件连接,该调节件贯通固定件连接至阻力环上,调节件调节阻力环的膨胀和收缩,使阻力环接触或远离阻力管内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携带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为钢丝或宽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身携带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I个或多个,多个动力驱动装置带动动力管的运动方向相同。
【文档编号】A63B21/005GK204106930SQ201420213894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书辉, 王以群 申请人:陈书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