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0855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包括用于上肢牵拉的牵引机构、由腰带等构成的腰部支撑机构和由鞋体等组成的小腿及脚部支撑机构,手借助牵引机构依靠上肢力量向上牵引身体,同时腰部在腰带保护下也用力向上,小腿部的鞋座可以随身体上下摆动而旋转,使小腿力量也得到的锻炼,实现了上肢、腰部和腿部力量的同时锻炼,增强了全身的核心力量,效果更佳。
【专利说明】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量 增大,使肌体内血液供应良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肌 肉体积增大,促进骨质增强,提高骨的性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提高血液循环质量等。因 此,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不断参与体育锻炼,而借助 器械的力量锻炼,尤其受到重视,但是目前的力量锻炼器械,功能单一,一台机械能够锻炼 的部位有限,如单杠只能锻炼背阔肌力量,大飞鸟训练器只能锻炼上肢力量,而没有一台可 以同时锻炼上肢、腰部和腿部的训练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锻炼上肢、腰部 和腿部力量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包括框架;
[0005] 人体仰卧时向上牵引身体的牵引机构,包括固定杆和可供手握的横杆,所述固定 杆安装于框架上,所述横杆垂直设置于固定杆上;
[0006] 用于人体仰卧时支撑小腿和脚部的左、右支撑机构,包括带有鞋座的鞋体,所述鞋 体大小可容纳脚部及部分小腿,所述鞋座安装在转轴A上,所述转轴A随身体上下摆动而转 动;
[0007] 腰部支撑机构,包括腰带、绳索和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位于框架上,绳索一端连接 腰带,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弹簧往复机构连接。
[0008] 进一步,还包括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相互啮合的齿 轮及齿条和控制弹簧,所述齿轮通过齿轮轴与转轴A连接传递转矩;所述齿条安装于滑杆 上,所述滑杆穿过固定于支架上的两个导向座,所述滑杆靠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控 制弹簧位于压板与支架之间、随压板平移而被压缩或拉伸。
[0009]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弹簧预紧力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位于包括与齿条螺纹配 合的螺杆和驱动螺杆螺旋升降的齿轮副,所述螺杆同轴套于控制弹簧内,该螺杆上设有压 环,所述控制弹簧位于压环和压板之间。
[0010] 进一步,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防滑弹簧,所述防滑弹簧位于压环与支架之间。
[0011] 进一步,所述转轴A与齿轮轴之间通过滑套连接传递扭矩,所述滑套中部设有 "十"字型孔,转轴A与齿轮轴相对的两端设有与"十"字型孔相配合的"十"字型凸起、。
[0012] 进一步,所述横杆上设有轴线平行于固定杆的长孔A,通过长孔A套于固定杆外, 所述横杆中部设有与长孔A垂直的长孔B,所述固定杆靠近端部位置设有与长孔B配合的立 板,所述横杆上有两个用于手握的把手,所述把手可沿横杆轴线移动。
[0013] 进一步,所述鞋体与鞋座之间通过转轴B连接,使鞋体绕转轴B在两鞋体共同的平 面内可旋转。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包括用于上肢牵拉 的牵引机构、由腰带等构成的腰部支撑机构和由鞋体等组成的小腿及脚部支撑机构,手借 助牵引机构依靠上肢力量向上牵引身体,同时腰部在腰带保护下也用力向上,小腿部的鞋 座可以随身体上下摆动而旋转,使小腿力量也得到的锻炼,实现了上肢、腰部和腿部力量的 同时锻炼,增强了全身的核心力量,效果更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8] 图3为图2中I局部放大视图;
[0019]图4为支撑机构和牵引机构回收时的示意图。
[0020]图5为腰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仰卧式引体 向上装置,包括框架1;
[0022] 人体仰卧时向上牵引身体的牵引机构2,包括固定杆21和可供手握的横杆22,所 述固定杆21安装于框架1上,所述横杆22垂直设置于固定杆21上;
[0023] 用于人体仰卧时支撑小腿和脚部的左、右支撑机构3,包括带有鞋座32的鞋体31, 所述鞋体31大小可容纳脚部及部分小腿,鞋体31内有支撑小腿部位的缓冲层35,所述鞋座 32安装在转轴A33上,所述转轴A33随身体上下摆动而转动;
[0024] 腰部支撑机构7,包括腰带71、绳索72和定滑轮73,所述定滑轮73位于框架1上, 绳索72 -端连接腰带71,另一端绕过定滑轮74后与弹簧往复机构8连接,弹簧往复机构可 以给予人体腰部一定的支撑,锻炼时腰部稳定性更好,不会产生腰部损伤。
[0025] 使用时,人处于仰卧姿势,小腿及脚部穿入鞋体31内,腰部绑好腰带71,手握横杆 22,借助横杆22上肢用力使身体向上,同时腰部、大腿、小腿用力才能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 并绕转轴A摆动,同时转轴随身体上下摆动可转动。
[002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储能机构4,所述储能机构包括支架41、 安装于支架上41的相互啮合的齿轮42及齿条43和控制弹簧44,所述齿轮42通过齿轮轴 45与转轴A33连接传递转矩;所述齿条43安装于滑杆46上,所述滑杆46穿过固定于支架 上的两个导向座47,所述滑杆46靠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压板48,所述控制弹簧44位于压板 48与支架之间、随压板47平移而被压缩或拉伸。随着身体上下摆动转轴A旋转,带动齿轮 42旋转,进而实现齿条移动压缩控制弹簧,从而使控制弹簧对腿部起到增大阻力的作用,腿 部力量锻炼效果更好。
[002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弹簧44预紧力调整机构5,所述调 整机构5位于包括与齿条43螺纹配合的螺杆51和驱动螺杆螺旋升降的齿轮副52,所述螺 杆51同轴套于控制弹簧44内,该螺杆51上设有压环53,所述控制弹簧位于压环53和压板 48之间,齿轮副52旋转驱动螺杆51在齿条上螺栓螺旋平移,平移可以调节控制弹簧44的 压缩量,进而调整其预紧力。
[002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防滑弹簧54,所述防滑弹 簧54位于压环53与支架41之间。
[002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A33与齿轮轴41之间通过滑套6连接 传递扭矩,所述滑套6中部设有"十"字型孔61,转轴A33与齿轮轴41相对的两端设有与 "十"字型孔相配合的"十"字型凸起331、411,通过滑套实现转轴A和齿轮轴之间传递扭矩, 同时滑套完全移动到转轴A33或齿轮轴41上,可以实现将转轴A与齿轮轴之间快速分离, 进而使支撑机构3整体移动,方便放置。
[003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21上设有轴线平行于固定杆的长孔 A211,通过长孔A211套于固定杆22外,所述横杆21中部设有与长孔A211垂直的长孔B212, 所述固定杆22靠近端部位置设有与长孔B212配合的立板24,不使用时,横杆通过长孔 A211绕固定杆转动并上下移动,进而可以使其处于坚直状态放置,节省空间,使用时通过横 杆上的长孔B212与立板24卡接,使横杆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横杆21上有两个用于手握的 把手23,所述把手23可沿横杆21轴线移动,通过手握把手23实现人体借力,同时可以根据 调整两把手之间的间距,实现上肢不同肌群的锻炼。
[003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体31与鞋座32之间通过转轴B34连接, 使鞋体绕转轴B在两鞋体共同的平面内可旋转,不用使可以调整鞋体的角度便于放置。
[003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 人体仰卧时向上牵引身体的牵引机构(2),包括固定杆(21)和可供手握的横杆(22), 所述固定杆(21)安装于框架(1)上,所述横杆(22)垂直设置于固定杆(21)上; 用于人体仰卧时支撑小腿和脚部的左、右支撑机构(3),包括带有鞋座(32)的鞋体 (31) ,所述鞋体(31)大小可容纳脚部及部分小腿,所述鞋座(32)安装在转轴A(33)上,所 述转轴A(33)随身体上下摆动而转动; 腰部支撑机构,包括腰带、绳索和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位于框架上,绳索一端连接腰带, 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弹簧往复机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能机构(4),所 述储能机构包括支架(41)、安装于支架上(41)的相互啮合的齿轮(42)及齿条(43)和控制 弹簧(44),所述齿轮(42)通过齿轮轴(45)与转轴A(33)连接传递转矩;所述齿条(43)安 装于滑杆(46)上,所述滑杆(46)穿过固定于支架上的两个导向座(47),所述滑杆(46)靠 近支架的一端设有压板(48),所述控制弹簧(44)位于压板(48)与支架之间、随压板(47) 移动而被压缩或拉伸。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弹簧(44)预 紧力调整机构(5),所述调整机构(5)位于包括与齿条(43)螺纹配合的螺杆(51)和驱动螺 杆螺旋升降的齿轮副(52),所述螺杆(51)同轴套于控制弹簧(44)内,该螺杆(51)上设有 压环(53),所述控制弹簧位于压环(53)和压板(48)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还包括防 滑弹簧(54),所述防滑弹簧(54)位于压环(53)与支架(41)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A(33)与齿轮 轴(41)之间通过滑套(6)连接传递扭矩,所述滑套(6)中部设有"十"字型孔(61),转轴 A(33)与齿轮轴(41)相对的两端设有与"十"字型孔相配合的"十"字型凸起(331、411)。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21)上设有轴 线平行于固定杆的长孔A(211),通过长孔A(211)套于固定杆(22)外,所述横杆(21)中部 设有与长孔A(211)垂直的长孔B(212),所述固定杆(22)靠近端部位置设有与长孔B(212) 配合的立板(24),所述横杆(21)上有两个用于手握的把手(23),所述把手(23)可沿横杆 (21)轴线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仰卧式引体向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31)与鞋座 (32)之间通过转轴B(34)连接,使鞋体绕转轴B在两鞋体共同的平面内可旋转。
【文档编号】A63B23/04GK203861859SQ201420237941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徐传宾 申请人:开县人人有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