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转臂使滚轮收缩的两用鞋。其包括鞋体,在鞋体内安装有一支架,在鞋体后端下部的支架的两端设有两后轮,在支架的前端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有一转臂,在转臂的前端部连接有一前轮,在前轮上活动连接有一护盖,在转轴外部套接有一扭簧,在鞋体后端与护盖之间设有卡扣装置。本实用新型用脚便可简单实现在走滑间相互转换、鞋底前部没有金属贯穿可自然弯曲、轮子收回时外观与传统鞋一样,则其具有操作简便、转换自如、步行舒适、步行时外观与传统鞋一样等优点,因而可代替传统鞋在日常生活中穿。在通勤、通常等交通上可以以滑代步、走滑自如、节时省力、锻炼身体、减少能耗、缓解交通等综合效果。
【专利说明】两用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特别涉及一种轮子可方便伸出与收回的能步行和滑行的两用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轮滑运动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轮滑鞋应运而生。为了给轮滑爱好者提供一种既能用于普通行走又能进行轮滑的鞋子,市场上出现了所谓“暴走鞋”。“暴走鞋”是在鞋后跟处嵌装滚轮,可以兼有行走和轮滑两种方式。但“暴走鞋”滑行时只能脚跟着地,前脚掌需抬起,无法正常轻松滑行,步行时不可缩回的轮子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穿着者的正常步行而且还使日常生活中用到脚跟的行动极为不便甚至充满危险。
[0003]在中国专利200610006558.6中还公开了一种轮滑鞋,轮子沿导柱上下移动达到轮子伸出收回的目的,从而让鞋子在步行滑行间转换。但这种鞋子的缺点在于控制轮子的上下移动和定位需要用手复杂的操作很不方便,在穿着过程中不能随意快捷地在步行鞋滑行鞋间转换。
[0004]在中国专利201110037312.6还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轮滑鞋,通过轮框的折叠带动所有轮了的收起与伸出,以实现轮滑和步行的转换。但这种鞋子的缺点在于轮子收起作步行鞋时鞋底僵硬使步行极不自然、不舒服。而且步行时鞋外观与传统鞋相差甚大,不美观;关键结构外露无保护,步行时易损坏。
[0005]综上所述现在的两用鞋存在如下缺点:
[0006]I操作时需双手,费时费力;
[0007]2轮子收回为步行鞋时金属结构外露,不美观,不能代替传统鞋在日常生活中穿;
[0008]3步行时鞋底不能自然弯曲,步行易疲劳,不能长时步行,不能代替传统鞋在日常生活中穿;
[0009]4轮子收回时没有保护,步行时会磨损,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两用鞋有的操作需要用工具,有的需要徒手操作很久,有的鞋底贯穿了金属结构使步行很不舒服,而且当鞋处于步行状态时有金属结构露出不仅不美观而且金属结构没保护易损坏。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转臂使滚轮收缩能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两用鞋。
[001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2]一种两用鞋,包括鞋体,在鞋体内安装有一支架,在鞋体后端下部的支架的两端设有两后轮,在支架的前端通过一转轴活动连接有一转臂,在转臂的前端部连接有一前轮,在前轮上活动连接有一护盖,在转轴外部套接有一扭簧,在鞋体后端与护盖之间设有卡扣装置。
[0013]所述的卡扣装置包括安装在鞋体后端的锁卡和设置在护盖上与锁卡配合的锁槽。
[0014]在所述的支架的前端部设有一向下折弯的定位板。
[0015]所述的转轴至两后轮中间的距离与转轴至前轮中心的距离相等。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需手动仅用脚操作便可弹出和收回轮子,能简单自如地进行步行和滑行的两用鞋。由于该鞋用脚便可简单实现在走滑间相互转换、鞋底前部没有金属贯穿可自然弯曲、轮子收回时外观与传统鞋一样,则其具有操作简便、转换自如、步行舒适、步行时外观与传统鞋一样等优点,因而可代替传统鞋在日常生活中穿。在通勤、通常等交通上可以以滑代步、走滑自如、节时省力、锻炼身体、减少能耗、缓解交通等综合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轮滑鞋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步行鞋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轮滑鞋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两用鞋,包括鞋体10,在鞋体10内安装有一支架8,在鞋体10后端下部的支架8的两端设有两后轮4,在支架8的前端通过一转轴5活动连接有一转臂1,在转臂I的前端部连接有一前轮3,在前轮3上活动连接有一护盖2,在转轴5外部套接有一扭簧,在鞋体10后端与护盖2之间设有卡扣装置。护盖在密封前轮、后轮的同时充当鞋后跟,使行走舒适、外观美观。
[0023]所述的卡扣装置包括安装在鞋体10后端的锁卡7和设置在护盖2上与锁卡7配合的锁槽6。
[0024]在所述的支架8的前端部设有一向下折弯的定位板9。
[0025]所述的转轴5至两后轮4中间的距离与转轴5至前轮3中心的距离相等。
[0026]支架固定在鞋体下,鞋体的鞋底后部是空腔,在空腔内两后轮分别固定在支架两侦U,锁卡位于后轮后面也固定在支架上,锁卡包括按钮,按钮穿过空腔伸出鞋体。在鞋底中部有一大空槽以供转臂旋转。支架的最前端有一小段向下弯曲变窄与空槽前边界重合,向前弯曲的一小段定位板。定位板是定位转臂向前旋转极限,起固定作用。转臂向后旋转的同时扭簧逐渐储存势能,当转臂向后旋转至极限时前轮处于两后轮正中间,此时护盖扣在鞋底后部充当鞋后跟,三个轮子被密封在鞋后跟内部。此时两用鞋作步行用。护盖前端有锁槽,当前轮收起时锁卡插入锁槽,可使护盖、前轮、转臂固定不动。
[0027]在步行状态时轻撞锁卡,转臂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转动,最后在定位板和转轴的作用下固定。此时前后三轮已伸出,便可滑行。
[0028]在要求穿着整齐、路况不好等不适合轮滑的场合,使用者只需分别将左右两只两用鞋的前轮或护盖靠在地上,脚向前转动,便可使转臂向后旋转,从而使鞋底合上变为步行用的鞋。当在适合轮滑的地方时只需将两用鞋鞋跟处的锁卡在另一只鞋上轻轻撞一下便可使锁打开,使转臂向前旋转且被定位板固定从而快速地转换为轮滑鞋。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用鞋,包括鞋体(10),其特征在于:在鞋体(10)内安装有一支架(8),在鞋体(10 )后端下部的支架(8 )的两端设有两后轮(4 ),在支架(8 )的前端通过一转轴(5 )活动连接有一转臂(I ),在转臂(I)的前端部连接有一前轮(3),在前轮(3)上活动连接有一护盖(2),在转轴(5)外部套接有一扭簧,在鞋体(10)后端与护盖(2)之间设有卡扣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装置包括安装在鞋体(10)后端的锁卡(7)和设置在护盖(2)上与锁卡(7)配合的锁槽(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架(8)的前端部设有一向下折弯的定位板(9)。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两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至两后轮(4)中间的距离与转轴(5)至前轮(3)中心的距离相等。
【文档编号】A63C17/20GK203989800SQ201420388132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冯江涛 申请人:冯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