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在基座前端设有弹性网,弹性网前端上部通过转动销连接有充气式缓冲袋;基座底部设有万向滚动轮;后端中部位置铰接有一地面固定装置,优选地面固定装置包括一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连接杆和基座后端铰接,基座后端上部设有一可卡接连接杆的卡槽。同时在基座内设有一凹槽,凹槽内通过一和凹槽口相连接的连接带连接有一备用充气式缓冲袋;本实用新型的最大优点是:缓冲效果好、搬运和固定都比较方便。
【专利说明】—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田径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短跑用阻挡装置,属于体育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短跑比赛或者短跑训练时,比如100米、50米等项目,运动员在最后冲刺阶段速度非常快,因此有时候需要在终点线前端放置一些能起到缓冲、减速作用的阻拦装置,目前所用的阻拦装置大都为类似床垫的海绵缓冲垫,虽然可以使运动员起到缓冲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由于是海绵的材质,短距离内缓冲的效果还不够好;比如搬运不大方便,固定同样也不大方便(需要后面有重的大的支撑物作为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缓冲效果好、搬运和固定都比较方便的短跑用阻挡缓冲网。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前端设有一层弹性网,所述弹性网前端上部通过转动销连接有一可覆盖整个弹性网前端的充气式缓冲袋;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万向滚动轮;所述基座后端中部位置铰接有一地面固定装置。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所述地面固定装置包括一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连接杆和基座后端铰接,所述基座后端上部设有一可卡接连接杆的卡槽。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之改进,所述基座内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一和凹槽口相连接的连接带连接有一备用充气式缓冲袋。
[0007]采用上述结构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充气式缓冲袋由于其中空的特性使得其缓冲效果更好,通过万向滚动轮便于基座的随时移动;真空吸盘可很牢固地将基座固定在原地,固定效果好,且无须外物提供支撑;若充气式缓冲袋不慎坏掉,可马上从凹槽内取出备用充气式缓冲袋继续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0009]其中:1、基座;2、弹性网;3、充气式缓冲袋;4、万向滚动轮;5、真空吸盘;6、连接杆;7、卡槽;8、凹槽;9、备用充气式缓冲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1]由图1可知,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包括一基座I,在基座I的前端设有一层弹性网2,在弹性网2前端上部通过转动销连接有一可覆盖整个弹性网2前端的充气式缓冲袋3 ;在基座I的底部设有万向滚动轮4 ;在基座I的后端中部位置铰接有一地面固定装置,优选的地面固定装置包括一真空吸盘5,该真空吸盘5通过连接杆6和基座I的后端铰接,同时在基座I的后端上部设有一可卡接连接杆6的卡槽7。
[0012]在基座I内设有一凹槽8,在凹槽8内通过一和凹槽口相连接的连接带连接有一备用充气式缓冲袋9。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充气式缓冲袋I作为运动员缓冲的装置,相比较实心的海绵缓冲装置,充气式缓冲袋I其中空的特性使得其缓冲效果更好;通过万向滚动轮4很好地解决了缓冲装置移动的问题,无须花力气搬运;真空吸盘5可很牢固地将基座I固定在原地,而且固定效果好,无须外物来提供支撑;不用时,可通过连接杆6将真空吸盘顺时针转动至使连接杆6卡入卡槽7为止;在使用过程当中,若充气式缓冲袋3不慎坏掉,可马上从凹槽8内取出备用充气式缓冲袋9,将之充满气后即可继续使用。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前端设有一层弹性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网前端上部通过转动销连接有一可覆盖整个弹性网前端的充气式缓冲袋;所述基座底部设有万向滚动轮;所述基座后端中部位置铰接有一地面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装置包括一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连接杆和基座后端铰接,所述基座后端上部设有一可卡接连接杆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跑用阻挡缓冲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一和凹槽口相连接的连接带连接有一备用充气式缓冲袋。
【文档编号】A63B71/02GK203954638SQ20142040384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王海庆, 南相华 申请人: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