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棋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和棋子,棋子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棋盘体包括盘本体和置于盘本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盘本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USB接口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控制电路板设有单片机、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单片机分别与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连接,模拟开关与对应的若干个读卡器连接,模拟开关与译码器连接,从而实现对时间和棋路的自动计算,省时省力,减轻了赛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要用笔抄录棋谱和复盘程序,大大提高了整理比赛资料的速度。
【专利说明】
_种电子棋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棋盘。
【背景技术】
[0002]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有着数以亿计的爱好者。其不仅能丰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
[0003]在传统的棋类比赛中,需要裁判或记录人员来记录棋赛的比赛过程并计时,这种配置方式可能使比赛棋手分心,而且在记录过程中容易出现记录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计时、自动记录棋路的电子棋盘。
[000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和棋子,所述棋子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
[0006]所述棋盘体包括盘本体和置于所述盘本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盘本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USB接口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
[0007]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连接,所述模拟开关与对应的若干个所述读卡器连接,若干个所述模拟开关分别与所述译码器连接。
[0008]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单片机设有PO接口、P1接口和P2接口,所述PO接口与若干个所述读卡器连接,所述PI接口的高四位与所述模拟开关连接,低三位与所述译码器连接。
[0009]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USB接口芯片,所述USB接口芯片与所述单片机的P2接口连接。
[0010]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棋子为象棋,所述模拟开关的数量为6个,所述读卡器的数量为90个。
[0011]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模拟开关设有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管脚INHIBIT、以及管脚O至管脚15,其中,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l接口的管脚Pl.0、管脚Pl.1、管脚Pl.2及管脚Pl.3对应连接,所述管脚O至管脚15分别与对应的读卡器的管脚NCS连接。
[0012]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译码器设有管脚E、管脚F、管脚G、管脚Y0、管脚Y1、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其中,所述管脚E、管脚F、管脚G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I接口的管脚Pl.4、管脚Pl.5和管脚Pl.6对应连接,所述管脚YO、管脚Yl、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分别与对应的模拟开关的管脚INHIBIT连接。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读卡器还设有管脚D0、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04、管脚05、管脚06以及管脚07,所述管脚00、管脚01、管脚02、管脚03、管脚04、管脚0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单片机的PO接口的管脚P0.0至管脚P0.7对应连接。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显示电路设有管脚SID,所述管脚SID与所述单片机的Pl接口的管脚Pl.7对应连接。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USB接口芯片设有设有管脚D0、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其中,所述USB接口芯片的管脚DO、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2接□的管脚P2.0至管脚P2.7对应连接。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和棋子,棋子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棋盘体包括盘本体和置于所述盘本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盘本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USB接口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控制电路板设有单片机、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单片机分别与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连接,模拟开关与对应的若干个所述读卡器连接,模拟开关与译码器连接,从而实现对时间和棋路的自动计算,省时省力,减轻了赛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要用笔抄录棋谱和复盘程序,大大提高了整理比赛资料的速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棋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棋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棋盘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1-棋盘体,2-棋子,3-盘本体,4-液晶显示屏,5-USB接口,6_棋路交叉点,7-单片机,8-译码器,9-显示电路,10-模拟开关,11-读卡器,12-非接触式IC芯片,13-USB接口芯片,14-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棋盘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23]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I和棋子2,其中:
[0024]如图2所示,棋子2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
[0025]如图3所示,棋盘体I包括盘本体3和置于盘本体3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4,盘本体3上设有液晶显示屏4、USB接口 5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6,控制电路板14上设有单片机7、译码器
8、显示电路9、若干个模拟开关10以及若干个读卡器11;
[0026]单片机7分别与译码器8、显示电路9、若干个模拟开关10以及若干个读卡器11连接,模拟开关10与对应的若干个读卡器11连接,若干个模拟开关10分别与译码器8连接。
[0027]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棋子2内部嵌入非接触式IC芯片12,其型号可以采用为Philips公司的MifarelS50,其读写速度为l-2ms,该非接触式IC芯片12中的集成电路除了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微处理器外,还带有信号收发电路及感应天线,并完全密封在一个距棋子2底部Imm的PVC材料中,无外露部分,该非接触式IC芯片12本身是无源体,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式IC芯片12与读卡器11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0028]如图2所示,盘本体3的表面上设有纵横线和由纵横线交叉形成的棋路交叉点6,每一个棋路交叉点6对应一个读卡器11,该读卡器11用于记录对应棋路交叉点6所对应的棋子2的信息(具体信息和移动信息),棋子2在交叉点上移动,该在盘本体3上还设有液晶显示屏
4、USB接口 5,其中,液晶显示屏4与显示电路9连接,用于显示时间、计时时间以及棋路的相关信息,而USB接口 5用于连接外部设备,例如PC端,或者通过其他连接线连接到对应的设备上,进行信息记录或直播等,在此不再赘述。
[0029]其中,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USB接口芯片13,USB接口芯片13与USB接口 5、单片机7的P2接口连接。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子棋盘可以是象棋棋盘、军棋棋盘以及围棋棋盘等,在此不再赘述,下述以象棋棋盘为例进行说明:
[0031]如图1所示,棋子2为象棋,模拟开关10的数量为6个,读卡器11的数量为90个;
[0032]单片机7设有PO接口、Pl接口和P2接口,PO接口与若干个读卡器11连接,Pl接口的高四位与模拟开关10连接,低三位与译码器8连接;
[0033]模拟开关10设有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管脚INHIBIT、以及管脚O至管脚15,其中,模拟开关10的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分别与单片机7的Pl接口的管脚Pl.0、管脚Pl.1、管脚Pl.2及管脚Pl.3对应连接,管脚O至管脚15分别与对应的读卡器11的管脚NCS连接;
[0034]译码器8设有管脚E、管脚F、管脚G、管脚YO、管脚Yl、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其中,管脚E、管脚F、管脚G分别与单片机7的Pl接口的管脚Pl.4、管脚Pl.5和管脚Pl.6对应连接,管脚YO、管脚Yl、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分别与对应的模拟开关10的管脚INHIBIT连接;
[0035]读卡器11还设有管脚D0、管脚D1、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管脚DO、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单片机7的PO接口的管脚P0.0至管脚P0.7对应连接;
[0036]显示电路9设有管脚SID,管脚SID与单片机7的Pl接口的管脚Pl.7对应连接;
[0037]USB接口芯片13设有设有管脚DO、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其中,USB接口芯片13的管脚DO、管脚D1、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单片机7的P2接口的管脚P2.0至管脚P2.7对应连接。
[0038]在本实用新型中,单片机7可以采用ATMEL公司的AT89S51芯片,模拟开关10采用的型号为CD4067BMS,译码器8采用三八译码器74LS138,USB接口芯片13为芯片roiUSBD12,显示电路9采用0CM4X8C芯片,读卡器11采用SB201,其中:
[0039]AT89S51的Pl 口主要完成各读卡单元的地址分配,高三位(管脚Pl.4、管脚Pl.5和管脚Pl.6)连接一个三八译码器74LS138的输入端(管脚E、管脚F、管脚G),低四位(管脚?1.0、管脚?1.1、管脚?1.2及管脚?1.3)连接16选1模拟开关0)4067813(管脚4、管脚8、管脚C、管脚D),因为象棋棋盘共90个交叉点,因此,使用6组⑶4067BMS完成对90个交叉点的编址;
[0040]单片机7的PO 口主要用于各交叉点数据的采集,其8位I/O 口(管脚P0.0至管脚?0.7)与读卡器38201的8位数据端(管脚00、管脚01、管脚02、管脚03、管脚04、管脚05、管脚D6以及管脚D7)相连,单片机7通过中断的方式,将各交叉点对应棋子2的信息进行采集并通过U S B接口 5传输到电脑,并判断对阵双方移动的棋子2,开始记时操作,将时间信息通过0CM4X8C芯片传输到液晶显不屏4进彳丁显不;
[0041 ] USB接口芯片PDIUSBD12、读卡器SB201与单片机7的通信均采用并口通信方式,直接挂接到AT89S51的系统总线上,其支持各种常用的USB全速设备,AT89S51通过PDIUSBD12按照相应的USB协议与外部USB设备通信。
[0042]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I和棋子2,棋子2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12;棋盘体I包括盘本体3和置于盘本体3内部的控制电路板14,盘本体3上设有液晶显示屏
4、USB接口 5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6,控制电路板14设有单片机7、译码器8、显示电路9、若干个模拟开关10以及若干个读卡器11;单片机7分别与译码器8、显示电路9、若干个模拟开关10以及若干个读卡器11连接,模拟开关10与对应的若干个读卡器11连接,模拟开关10与译码器8连接,从而实现对时间和棋路的自动计算,省时省力,减轻了赛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免去了工作人员需要用笔抄录棋谱和复盘程序,大大提高了整理比赛资料的速度。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子棋盘,包括棋盘体和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棋子内部设有非接触式IC芯片; 所述棋盘体包括盘本体和置于所述盘本体内部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盘本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屏、USB接口和若干个棋路交叉点,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单片机、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 其中,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所述译码器、显示电路、若干个模拟开关以及若干个读卡器连接,所述模拟开关与对应的若干个所述读卡器连接,若干个所述模拟开关分别与所述译码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设有PO接口、Pl接口和P2接口,所述PO接口与若干个所述读卡器连接,所述Pl接口的高四位与所述模拟开关连接,低三位与所述译码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USB接口芯片,所述USB接口芯片与所述单片机的P2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棋子为象棋,所述模拟开关的数量为6个,所述读卡器的数量为90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开关设有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管脚INHIBIT、以及管脚O至管脚15,其中,所述模拟开关的管脚A、管脚B、管脚C、管脚D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l接口的管脚Pl.0、管脚Pl.1、管脚Pl.2及管脚Pl.3对应连接,所述管脚O至管脚15分别与对应的读卡器的管脚NCS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译码器设有管脚E、管脚F、管脚G、管脚Y0、管脚Y1、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其中,所述管脚E、管脚F、管脚G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l接口的管脚Pl.4、管脚Pl.5和管脚Pl.6对应连接,所述管脚Y0、管脚Y1、管脚Y2、管脚Y3、管脚Y4以及管脚Y5分别与对应的模拟开关的管脚INHIBIT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卡器还设有管脚DO、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所述管脚D0、管脚D1、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单片机的PO接口的管脚P0.0至管脚P0.7对应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设有管脚SID,所述管脚SID与所述单片机的Pl接口的管脚Pl.7对应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芯片设有设有管脚DO、管脚Dl、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其中,所述USB接口芯片的管脚D0、管脚D1、管脚D2、管脚D3、管脚D4、管脚D5、管脚D6以及管脚D7分别与所述单片机的P2接口的管脚P2.0至管脚P2.7对应连接。
【文档编号】A63F3/02GK205699382SQ20162050135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6日
【发明人】王曼倩
【申请人】王曼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