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4650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毛球拍,尤其涉及一种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



背景技术:

现在传统的羽毛球拍的拍框有椭圆形和下椭圆上方头形两种,拍框重心距拍头距离都是125mm±5%。力度小的人使用它击球力小,球打不远。为此,解决方案是厂家不断改善拍子的材料,虽有所改善,但改善不大。

另外,专利号2016211507052、邬惠林发明的一种圆角矩形羽毛球拍因为拍框重心明显提高,根据杠杆原理,击球力度也随之明显增大;但是,圆角矩形羽毛球拍如果拉高磅羽毛球线,会导致圆角矩形拍框的四个边中的3个边产生明显内凹(跟拍杆连接的这条边因为t头坚固结构不会产生内凹),从而影响羽毛球拍的使用寿命。

专利申请号201710230391x、邬惠林发明的圆角正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在圆角正方形拍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除了跟拍杆连接的这条拍框的边不变外,其他三条边都进行圆弧化演变:以直线的中心点向外拉伸4mm-10mm,使直线演变成一段圆弧线,圆弧线的两端再平滑连接拍框的圆角。该羽毛球拍解决了圆角矩形拍框的四个边中的3个边产生明显内凹的问题,提高了羽毛球拍的使用寿命。但是该羽毛球拍的宽度过宽,侧边击到球的概率很低,拍框周长较长,造成风阻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由拍框、拍杆和拍柄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拍框的几何结构是在圆角长方形拍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除了跟拍杆连接的这条拍框的边不变外,其他三条边都进行圆弧化演变:以直线的中心点向外拉伸4mm-10mm,使直线演变成一段圆弧线,圆弧线的两端再平滑连接拍框的圆角或直线边。所述拍框的重心距拍头顶部的距离为107mm±5%,比传统的羽毛球拍的拍框重心明显提高,因为传统的羽毛球拍的拍框重心距拍头顶部的距离是125mm±5%;所述拍框的重心明显提高,根据杠杆原理,击球力度也会随之明显增大;同时,拍框的3个边因为有一定的弧度,使得拍框可以胜任羽毛球线拉高磅。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圆角长方形的宽度比圆角正方形的宽度短,因此圆角长方形的周长比圆角正方形的周长短,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拍框的周长比圆角正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拍框的周长短,因此本发明风阻更小。

进一步地,所述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间距都是8mm±5%;所述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根数都是20根,比传统拍的横线和竖线的拉线根数都是22根的要少,节约了资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跟传统的羽毛球拍相比,在拍框同质同重量的情况下,拍框重心明显提高,击球力度也随之明显增大;本发明拍框可以胜任羽毛球线拉高磅;本发明拍框周长较短,风阻较小;本发明所用穿线少,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图2是拍框三条边进行圆弧化演变示意图。

图中,1是拍框,2是拍杆,3是拍柄,4是直线边,5是拍框的圆角,6是直线,7是圆弧线,8是演变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由拍框1、拍杆2和拍柄3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拍框1的几何结构是在圆角长方形拍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除了跟拍杆2连接的这条拍框的边4不变外,其他三条边都进行圆弧化演变:以直线6的中心点向外拉伸c=6mm±5%,使直线6演变成一段圆弧线7,圆弧线7的两端再平滑连接拍框的圆角5或直线边4。所述拍框1的圆角5的半径a为112mm±5%;所述拍框1的长度为:2b+c=2*101+6=208(mm)±5%,所述拍框1的宽度为:2d=2*100=200(mm)±5%;所述拍框的重心距拍头顶部的距离大约为d=b+c=101+6=107(mm)±5%;所述拍框的重心比传统的羽毛球拍的拍框重心明显提高,因为传统的羽毛球拍的拍框重心距拍头顶部的距离是125mm±5%;所述拍框的重心明显提高,根据杠杆原理,击球力度也会随之明显增大;同时,拍框的3个边因为有一定的弧度,使得拍框可以胜任羽毛球线拉高磅。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圆角长方形的宽度比圆角正方形的宽度短,因此圆角长方形的周长比圆角正方形的周长短,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拍框的周长比圆角正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的拍框的周长短,因此本发明风阻更小。所述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间距都是8mm±5%;所述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根数都是20根,比传统拍的横线和竖线的拉线根数都是22根的要少,节约了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角长方形三边圆弧化羽毛球拍,其特征是:拍框的几何结构是在圆角长方形拍框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除了跟拍杆连接的这条拍框的边不变外,其他三条边都进行圆弧化演变:以直线的中心点向外拉伸4mm‑10mm,使直线演变成一段圆弧线,圆弧线的两端再平滑连接拍框的圆角或直线边。所述拍框的重心距拍头顶部的距离为107 mm±5%;拍框圆角的半径为112mm±5%;拍框的长度为208 mm±5%,宽度为20 0mm±5%。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间距都是8 mm±5%;所述拍框横线和竖线的拉线根数都是20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拍框重心明显提高,击球力度也随之明显增大;拍框可以胜任羽毛球线拉高磅;拍框周长较短,风阻较小;所用穿线少。

技术研发人员:邬金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邬惠林
技术研发日:2017.05.12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