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902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体育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外出锻炼身体的时间越来越少,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而在室内进行身体锻炼的方式逐渐的兴起,人们足不出户即可锻炼身体,节省时间。

仰卧起坐器是一种用于锻炼身体的有效器械,但是现有技术的仰卧起坐器只适用于单人使用,当全家都需要进行锻炼时,现有技术的仰卧起坐器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能够最多同时供三个人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主要包括支撑板、支撑脚、第一头枕、第二头枕、抽拉式支撑杆、挡圈;

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所述支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顺次交替设有圆形截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由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面延伸至支撑板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通孔靠近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均设有挡块;

所述支撑脚设有一对,所述支撑脚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支撑脚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板下方的伸缩杆、设在所述伸缩杆下方的触头,所述触头为半圆形截面的柱体,所述触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触头的下方均布有吸盘;

所述第一头枕、第二头枕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头枕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可抽动的设有第一子枕,所述第二头枕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可抽动的设有第二子枕;

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为圆柱形,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侧面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布有卡槽,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均插设有所述抽拉式支撑杆,所述挡块插设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挡圈设在所述支撑板上任意一端,所述挡圈呈倒置的“凹”形。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包括母杆、插设在所述母杆内的子杆、旋设在所述母杆上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所述触头上的吸盘牢牢吸附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所述伸缩杆调节两只支撑脚的长度,从而调节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当只需要一个人使用时,使用者躺在所述支撑板上并将脚扣在所述挡圈内即可;当需要两人或者三人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子枕、第二子枕抽出,然后将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抽出,根据使用者的体型确定所述抽拉式支撑杆抽出的长度,然后旋转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使所述挡块插入所述卡槽内完成固定,使用者躺在多只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上,然后将脚伸入靠近脚部一侧的两只抽拉式支撑杆之间的空隙内即可进行仰卧起坐;本发明可供最多三人同时使用,只需要一人使用或者完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一子枕、第二子枕、抽拉式支撑杆收回,减少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抽拉式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一侧面,14.第二侧面,15.挡块,2.支撑脚,21.伸缩杆,21a.母杆,21b.子杆,21c.螺栓,22.触头,22a.吸盘,3.第一头枕,31.第一子枕,4.第二头枕,41.第二子枕,5.抽拉式支撑杆,51.滑槽,52.卡槽,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主要包括支撑板1、支撑脚2、第一头枕3、第二头枕4、抽拉式支撑杆5、挡圈6;

所述支撑板1为矩形板,所述支撑板1上沿其长度方向顺次交替设有圆形截面的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均由所述支撑板1的第一侧面13延伸至支撑板1的第二侧面14,所述第一通孔11靠近第一侧面13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12靠近第二侧面14的一侧均设有挡块15;

所述支撑脚2设有一对,所述支撑脚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的两端,所述支撑脚2包括设在所述支撑板1下方的伸缩杆21、设在所述伸缩杆21下方的触头22,所述触头22为半圆形截面的柱体,所述触头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触头22的下方均布有吸盘22a;

所述第一头枕3、第二头枕4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2的两端,所述第一头枕3靠近所述第一侧面13的一侧可抽动的设有第一子枕31,所述第二头枕4靠近所述第二侧面14的一侧可抽动的设有第二子枕41;

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为圆柱形,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侧面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51,所述滑槽51上均布有卡槽52,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内均插设有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所述挡块15插设在所述滑槽51内;

所述挡圈6设在所述支撑板2任意一端,所述挡圈6呈倒置的“凹”形。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21包括母杆21a、插设在所述母杆21a内的子杆21b、旋设在所述母杆21a上的螺栓21c。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22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板1的宽度。

工作原理: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所述触头22上的吸盘22a牢牢吸附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所述伸缩杆21调节两只支撑脚2的长度,从而调节所述支撑板1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当只需要一个人使用时,使用者躺在所述支撑板1上并将脚扣在所述挡圈6内即可;当需要两人或者三人使用时,将所述第一子枕31、第二子枕41抽出,然后将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从所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内抽出,根据使用者的体型确定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抽出的长度,然后旋转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使所述挡块15插入所述卡槽52内完成固定,使用者躺在多只所述抽拉式支撑杆5上,然后将脚伸入靠近脚部一侧的两只抽拉式支撑杆5之间的空隙内即可进行仰卧起坐;本发明可供最多三人同时使用,只需要一人使用或者完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所述第一子枕31、第二子枕41、抽拉式支撑杆5收回,减少占用空间。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供多人使用的仰卧起坐器,主要包括支撑板、支撑脚、第一头枕、第二头枕、抽拉式支撑杆、挡圈;所述支撑板为矩形板,所述支撑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顺次交替设有圆形截面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通孔靠近第二侧面的一侧均设有挡块;所述支撑脚包括伸缩杆、触头;所述第一头枕、第二头枕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为圆柱形,所述抽拉式支撑杆侧面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布有卡槽,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均插设有所述抽拉式支撑杆,所述挡块插设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挡圈设在所述支撑板上任意一端;本发明可供多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萍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