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45785阅读:2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及追求体形的塑造,由于公共健身场所缺乏,所以大多数人们选择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而健身房里的健身器材大多是针对某部位做单一训练,而且器材所占的空间较大,如果要做不同的训练,则要找对应的健身器材,这样健身的效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工作的繁忙和交通的拥堵,人们去健身房健身的频率较低。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功能齐全,操作易懂,可供多人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含有后底脚1、侧底脚2、储片器3、支撑管4、右保险托管5、右杠铃搁置管6、后导管7、负重平衡管8、顶梁9、上横管11、主体立柱12、左引体管13、前底脚14、减重块18、左飞鸟臂19、多扣拉手20、万向滑轮座21、飞鸟臂基座22、右引体管23、右飞鸟臂24、限位管25、双重滑轮座28、中立柱29,后底脚1的前端设有两根侧底脚2,两根侧底脚2之间设有前底脚14,前底脚14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中立柱29,中立柱29的上端面连接在顶梁9的底部,顶梁9的前端设有上横管11,上横管11的前端设有左引体管13和右引体管23,上横管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主体立柱12的上端面连接,两根主体立柱12的底部设置在对应的侧底脚2的上表面,两根主体立柱12与对应的侧底脚2之间设有支撑管4,两根支撑管4的侧面设有储片器3,两根主体立柱12的前端都设有保险托管5和杠铃搁置管6;飞鸟臂基座22套在中立柱29上,飞鸟臂基座22的左右两侧设有左飞鸟臂19和右飞鸟臂24,左飞鸟臂19和右飞鸟臂24上端口分别设有万向滑轮座21并分别与多扣拉手20连接,减重块18设置在中立柱12的内侧;后底脚1的上方表面设有两根限位管25,后导管7一端与限位管25连接,后导管7另一端与上横管11连接,两根后导管7之间设有双重滑轮座28,负重平衡管8穿过限位管25。

所述上横管11通过加强片27与主体立柱12连接。

所述上横管11的上方设有滑轮座10。

所述前底脚14的上表面设有踏板管17。

所述侧底脚2的侧面设有阻力训练连接管16。

所述后底脚2与前底脚14之间设有底座连接26。

所述前底脚14和后底脚1的四周设有螺栓孔15。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用钢丝绳通过双重滑轮座28、滑轮座10、万向滑轮座21连接到各个零部件,前部可做深蹲练习,同时可以配合阻力带训练器进行无极配重训练,顶端配有引体向上拉手管,可以多角度的训练肩部不同的肌肉,中间部分,通过拉销调节飞鸟臂基座22的高度,再次调节飞鸟臂的角度以此来实现最佳的训练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功能齐全,操作易懂,可供多人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后底脚1、侧底脚2、储片器3、支撑管4、右保险托管5、右杠铃搁置管6、后导管7、负重平衡管8、顶梁9、滑轮座10、上横管11、主体立柱12、左引体管13、前底脚14、螺栓孔15、阻力训练连接管16、踏板管17、减重块18、左飞鸟臂19、多扣拉手20、万向滑轮座21、飞鸟臂基座22、右引体管23、右飞鸟臂24、限位管25、底座连接26、加强片27、双重滑轮座28、中立柱2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含有后底脚1、侧底脚2、储片器3、支撑管4、右保险托管5、右杠铃搁置管6、后导管7、负重平衡管8、顶梁9、上横管11、主体立柱12、左引体管13、前底脚14、减重块18、左飞鸟臂19、多扣拉手20、万向滑轮座21、飞鸟臂基座22、右引体管23、右飞鸟臂24、限位管25、双重滑轮座28、中立柱29,后底脚1的前端设有两根侧底脚2,两根侧底脚2之间设有前底脚14,前底脚14上表面的中部设有中立柱29,中立柱29的上端面连接在顶梁9的底部,顶梁9的前端设有上横管11,上横管11的前端设有左引体管13和右引体管23,上横管1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主体立柱12的上端面连接,两根主体立柱12的底部设置在对应的侧底脚2的上表面,两根主体立柱12与对应的侧底脚2之间设有支撑管4,两根支撑管4的侧面设有储片器3,两根主体立柱12的前端都设有保险托管5和杠铃搁置管6;飞鸟臂基座22套在中立柱29上,飞鸟臂基座22的左右两侧设有左飞鸟臂19和右飞鸟臂24,左飞鸟臂19和右飞鸟臂24上端口分别设有万向滑轮座21并分别与多扣拉手20连接,减重块18设置在中立柱12的内侧;后底脚1的上方表面设有两根限位管25,后导管7一端与限位管25连接,后导管7另一端与上横管11连接,两根后导管7之间设有双重滑轮座28,负重平衡管8穿过限位管25。

所述上横管11通过加强片27与主体立柱12连接。加强片27使上横管11与主体立柱12的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上横管11的上方设有滑轮座10。滑轮座10方便零件之间的连接,减少摩擦。

所述前底脚14的上表面设有踏板管17。

所述侧底脚2的侧面设有阻力训练连接管16。

所述后底脚2与前底脚14之间设有底座连接26。底座连接26增加器材的稳固性。

所述前底脚14和后底脚1的四周设有螺栓孔15。螺栓孔15固定器材,防止器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位移。

本发明专利的工作原理:用钢丝绳通过双重滑轮座28、滑轮座10、万向滑轮座21连接到各个零部件,前部可做深蹲练习,同时可以配合阻力带训练器进行无极配重训练,顶端配有引体向上拉手管,可以多角度的训练肩部不同的肌肉,中间部分,通过拉销调节飞鸟臂基座22的高度,再次调节飞鸟臂的角度以此来实现最佳的训练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功能齐全,操作易懂,可供多人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它涉及一种健身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飞鸟组合训练器械。它含有后底脚、侧底脚、储片器、支撑管、右保险托管、右杠铃搁置管、后导管、负重平衡管、顶梁、上横管、主体立柱、左引体管、前底脚、减重块、左飞鸟臂、多扣拉手、万向滑轮座、飞鸟臂基座、右引体管、右飞鸟臂、限位管、双重滑轮座、中立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专利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占空间较小,功能齐全,操作易懂,可供多人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汤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腾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06
技术公布日:2018.02.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