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1197发布日期:2018-08-21 15:5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碳小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无碳小车是一种把重力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教学用具,让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无碳小车的理念,有必要制作一种结构简单、特征明显的无碳小车教具,以方便学生对其内部结构的基本了解。但经过查找和分析,大多数无碳小车的模型并没有很好地将传动机构与间歇性转向机构相结合,能源利用率低,无碳小车的稳定性也比较欠缺,不能作为教学模板,而且结构复杂,没有代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特征明显、实用性高的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机构,所述的车架包括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竖直设置的导向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导向机构上的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上缠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与设于导向机构内的势能块相连接,所述线绳的另一端缠绕在一绕线轴上,所述的绕线轴通过一传动机构与设于车架两侧的滚动轮以及转向机构相联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框架、第一连杆(、滑块、第二连杆和设于底板前端的转向轮,所述的框架内侧上下相对的两侧设有与设于传动机构上的不完全齿轮交替啮合的传动齿,所述的框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能引导第一连杆沿一直线往复运动的导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的滑块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与转向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由绕线轴通过齿轮组传动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的第一转动轴通过齿轮组传动与第二转动轴联动,所述的第二转动轴两端分别与滚动轮相联动,所述的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还与不完全齿轮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绕线轴呈圆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结构为数量至少三条的立柱且围绕势能块均匀分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通过势能块的重力势能转变为绕线轴转动的机械能,再通过齿轮传递,从而给无碳小车提供动力,能源的利用率高,无碳小车的运行距离长,所使用的转向机构由不完全齿轮配合完成,转向轮的不断变向,从而实现小车能走“s”型;

2、在本发明的小车结构中,无碳小车的运行更加顺畅稳定,结合多种有代表性的机械结构,能更好地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机构教学的无碳小车;

3、本发明均采用支架等结构,便于学生观察无碳小车的运行原理,同时也方便零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不完全齿轮与第一连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立柱;3、定滑轮;4、势能块;5、绕线轴;6、第一转动轴;7、第二转动轴;8、不完全齿轮;9、框架;10、第一连杆;11、滑块;12、第二连杆;13、转向轮;14、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机构,车架包括底板1和设于底板1上竖直设置的导向机构2;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导向机构2上的定滑轮3,定滑轮3上缠绕有线绳,线绳的一端与设于导向机构2内的势能块4相连接,线绳的另一端缠绕在一绕线轴5上,绕线轴5通过一传动机构与设于车架两侧的滚动轮以及转向机构相联动;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框架9、第一连杆10、滑块11、第二连杆12和设于底板1前端的转向轮13,框架9内侧上下相对的两侧设有与设于传动机构上的不完全齿轮8交替啮合的传动齿,框架与第一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0上设有能引导第一连杆10沿一直线往复运动的导轨14,所述的第一连杆10的另一端与滑块11相连接,所述的滑块11与第二连杆12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2与转向轮12固定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新颖,通过势能块4的重力势能转变为绕线轴5转动的机械能,再通过齿轮传递,从而给无碳小车提供动力,能源的利用率高,无碳小车的运行距离长,所使用的转向机构由不完全齿轮8配合完成,转向轮13的不断变向,从而实现小车能走“s”型。在本发明的小车结构中,无碳小车的运行更加顺畅稳定,结合多种有代表性的机械结构,能更好地提供一种适用于机械机构教学的无碳小车。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由绕线轴5通过齿轮组传动的第一转动轴6,第一转动轴6通过齿轮组传动与第二转动轴7联动,第二转动轴7两端分别与滚动轮相联动,第一转动轴6的一端还与不完全齿轮8联动。第一连杆10的另一端与滑块11相铰接。绕线轴5呈圆锥状。导向机构为三条立柱2,且立柱2围绕势能块4均匀分布。其中,导向机构也可以设计为镂空的套筒。本发明均采用支架等结构,便于学生观察无碳小车的运行原理,同时也方便零件的更换。

在本发明使用时,首先释放势能块4,使其在三条立柱2内由高处下落,立柱2限制势能块4的竖直下落,使线绳被拉动,通过定滑轮3改变受力方向,使绕线轴5转动,为小车提供动力。然后通过齿轮组的带动,使第一转动轴6和第二转动轴7开始旋转。第二转动轴7联动两端的滚动轮使无碳小车开始前进,第一转动轴6还会使一端的不完全齿轮8旋转,因为框架9两侧的齿轮与不完全齿轮8啮合,如图3所示,不完全齿轮8顺时针旋转,当齿轮转到上侧时,框架9带动第一连杆10向前运动,当齿轮转到下侧时,框架9带动第一连杆10向后运动,通过不完全齿轮8的不断旋转,实现第一连杆10的往复运动,第一连杆10上的导轨14限制第一连杆10沿一直线往复运动,防止框架9与不完全齿轮8脱离。第一连杆10的往复运动使滑块11在第二连杆12上滑动,因为力的作用,第二连杆12的联动将带动转向轮13不断地往复改变方向,从而实现无碳小车的“s”型转向运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走“S”形的无碳小车,属于无碳小车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特征明显、实用性高的新装置;其技术要点包括车架和设于车架上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框架、第一连杆、滑块、第二连杆和设于底板前端的转向轮,所述的框架内侧上下相对的两侧均设有与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所述的框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能引导第一连杆沿一直线往复运动的导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相铰接,所述的滑块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与转向轮固定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机械原理教学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黄燕钧;申毅莉;沈丰旋;宋远韬;李林恒;袁康;刘大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梧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4.13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