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532发布日期:2020-05-22 21:32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形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尺神经易在腕部和肘部损伤,尺神经损伤后,手掌的尺侧、小指全部、环指尺侧感觉消失。尺神经深支为运动支,可因刺伤或贯穿伤而损伤,出现手内肌瘫痪;在腕部,尺神经易受到割裂伤,在手指及掌部,尺神经浅支易受割裂伤。

尺神经损伤修复后可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恢复肌力和感觉;然而,目前临床和市面上并没有专为尺神经损伤患者而设计的恢复训练装置,采用传统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形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连接有一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90°回转的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靠近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设有凸块,当所述第一转臂与所述第二转臂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凸块抵住所述第二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夹板,所述第二转臂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夹板,所述第一u形夹板和第二u形夹板均为弹性设置;所述第一转臂远离第二转臂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转臂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臂远离第一转臂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转臂的一侧。

本实用新形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u形夹板的长度为6-10cm。

本实用新形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u形夹板的长度为3-5cm。

本实用新形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u形夹板的表面光滑。

本实用新形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u形夹板的表面光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形为尺神经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可在尺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恢复训练时给予掌部和手指一定的负荷,极大地提高了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恢复训练效果。

其二、本实用新形的第一u形夹板和第二u形夹板表面光滑,舒适度好。

其三、本实用新形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尺神经损伤患者可随身携带进行恢复训练,使用效果好,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转臂;11、第一卡槽;12、凸块;2、第二转臂;21、第二卡槽;3、第一u形夹板;4、第二u形夹板;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形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形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形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形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形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形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转臂1,第一转臂1的一端连接有一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90°回转的第二转臂2;具体来说,第一转臂1通过转轴5与第二转臂2形成转动连接,第一转臂1靠近第二转臂2的一端设有凸块12,当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处于同一直线上时,凸块12抵住第二转臂2,以使得第一转臂1与第二转臂2可从处于同一直线的位置转至相互垂直的状态,避免因第一转臂1和第二转臂2之间的转角过大而导致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手部拉伤。第一转臂1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夹板3,第二转臂2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夹板4,第一u形夹板3和第二u形夹板4均为弹性设置;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形夹板3和第二u形夹板4的下端分别与第一转臂1和第二转臂2连接。第一转臂1远离第二转臂2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卡槽11,第一卡槽11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转臂2的一侧,第二转臂2远离第一转臂1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21,第二卡槽21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转臂1的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形夹板3和第二u形夹板4均采用医用pvc材料制成,当然,所述第一u形夹板3和第二u形夹板4也可采用其它同时具备刚性和弹性的医用材料制成而不影响本实用新形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所述第一u形夹板3的长度为6-10cm,本实施例中采用7cm。

优选地,所述第二u形夹板4的长度为3-5cm,本实施例中采用4cm。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u形夹板3的表面光滑,舒适度好,不易划伤患者手部。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u形夹板4的表面光滑,舒适度好,不易划伤患者手部。

使用方式:尺神经损伤患者使用本实用新形进行恢复训练时,可先将一根橡皮筋或弹性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21位置处,然后将患肢的手掌卡入第一u形夹板3内侧,将患肢的小指和无名指卡入第二u形夹板4内侧,重复握拳和张开五指的动作,张开五指时,橡皮筋和弹性绳被拉伸所形成的拉力给予手掌和手指一定的负荷,极大地提高了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恢复训练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形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形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形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形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形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形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形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臂(1),所述第一转臂(1)的一端连接有一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90°回转的第二转臂(2),所述第一转臂(1)靠近所述第二转臂(2)的一端设有凸块(12),当所述第一转臂(1)与所述第二转臂(2)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凸块(12)抵住所述第二转臂(2);所述第一转臂(1)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夹板(3),所述第二转臂(2)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夹板(4),所述第一u形夹板(3)和第二u形夹板(4)均为弹性设置;所述第一转臂(1)远离第二转臂(2)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卡槽(11),所述第一卡槽(11)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转臂(2)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臂(2)远离第一转臂(1)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21),所述第二卡槽(21)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转臂(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夹板(3)的长度为6-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夹板(4)的长度为3-5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夹板(3)的表面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夹板(4)的表面光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形公开了一种尺神经损伤恢复训练装置,包括第一转臂,第一转臂的一端连接有一可在水平方向上进行90°回转的第二转臂;第一转臂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一U形夹板,第二转臂的上端设有一开口朝上的第二U形夹板,第一U形夹板和第二U形夹板均为弹性设置;第一转臂远离第二转臂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二转臂的一侧,第二转臂远离第一转臂一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的开口朝向远离第一转臂的一侧。本实用新形可在尺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恢复训练时给予掌部和手指一定的负荷,极大地提高了尺神经损伤患者的恢复训练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航;姚黎清;杨磊;李咏梅;苏杰;余顺德;韩磊;陈艳华;李文瑞;李彦南;代秀东;孙雨;陈锐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