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6030发布日期:2020-08-25 18:2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属于游戏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打气泡泡机在吸气过程中,环境中的灰尘易随空气进入透明储液筒内的液体中,造成透明储液筒内的液体变得浑浊,同时透明储液筒内壁附着灰尘后透明度下降,影响游戏体验感,且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打气泡泡机在吸气过程中,环境中的灰尘易随空气进入透明储液筒内的液体中,造成透明储液筒内的液体变得浑浊,同时透明储液筒内壁附着灰尘后透明度下降,影响游戏体验感,且后期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浸湿空气流中的灰尘,防灰尘进入透明储液筒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包括空心底座和侧板,所述空心底座安装在侧板前端面下侧,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前侧等距安装三个圆筒,所述圆筒上端外表面安装筒盖,所述筒盖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内部下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安装手柄,所述手柄上端贯穿筒盖延伸至空心底座上侧,所述空心底座上端面后侧等距安装三个透明储液筒,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安装储水盒,所述圆筒下端外表面安装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另一端安装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储水盒前端面上侧,所述储水盒后端面上侧安装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盒内部下侧,所述透明储液筒下端安装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另一端安装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圆筒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盒上端面安装加水管,所述加水管另一端贯穿侧板延伸至侧板后侧并安装加水筒,所述加水筒上端外表面套设帽盖。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盒后端面下侧安装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贯穿侧板延伸至侧板后侧并安装截止阀。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底座前端面左侧等距开设多个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下端呈环形等距安装三个支杆,所述支杆下端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储液筒上端为开口状态,且透明储液筒下端外表面固定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储水盒内加入适量水分,并使水分没过第二进气管的一端,随空气流一同经过第二进气管进入储水盒内的灰尘首先与储水盒内的水分接触,进而储水盒内的水分浸湿空气流中的灰尘,防灰尘随空气流通过第一进气管进入圆筒内,即达到防灰尘进入透明储液筒内的目的,避免后期频繁更换透明储液筒内的液体和清洗透明储液筒。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中圆筒、储水盒和空心底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空心底座、2-透明储液筒、3-侧板、4-手柄、5-筒盖、6-活塞、7-弹簧、8-圆筒、9-第一进气管、10-支杆、11-第一单向阀、12-出气管、13-储水盒、14-第二进气管、15-排水管、16-截止阀、17-加水管、18-加水筒、19-帽盖、20-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包括空心底座1和侧板3,空心底座1安装在侧板3前端面下侧,空心底座1内部前侧等距安装三个圆筒8,圆筒8上端外表面安装筒盖5,筒盖5与空心底座1固定连接,圆筒8内部下侧设有弹簧7,弹簧7上侧设有活塞6,活塞6上端面安装手柄4,手柄4上端贯穿筒盖5延伸至空心底座1上侧,利用手柄4按压活塞6时,活塞6沿着圆筒8向下滑动的同时挤压弹簧7,弹簧7受挤压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在松掉手柄4时,在弹簧7回弹力的作用下活塞6恢复至原位。

空心底座1上端面后侧等距安装三个透明储液筒2,空心底座1内部安装储水盒13,圆筒8下端外表面安装第一单向阀11,第一单向阀11另一端安装第一进气管9,第一进气管9另一端安装在储水盒13前端面上侧,储水盒13后端面上侧安装第二进气管14,第二进气管14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盒13内部下侧,当活塞6沿着圆筒8向上滑动时,圆筒8内的压力降低,在压差的作用下第一单向阀11打开,从而储水盒13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进气管9进入圆筒8内,继而储水盒13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进而外界空气在压差作用下通过第二进气管14进入储水盒13内,因第二进气管14处于储水盒13内的一端淹没在储水盒13内的水分中,随空气流一同经过第二进气管14进入储水盒13内的灰尘首先与储水盒13内的水分接触,进而储水盒13内的水分浸湿空气流中的灰尘,防灰尘随空气流通过第一进气管9进入圆筒8内,即达到防灰尘进入透明储液筒2内的目的,避免后期频繁更换透明储液筒2内的液体和清洗透明储液筒2。

透明储液筒2下端安装第二单向阀20,第二单向阀20另一端安装出气管12,出气管12另一端安装在圆筒8下端面,向下按压手柄4时,活塞6沿着圆筒8向下滑动,此时第一单向阀11关闭,第二单向阀20打开,进而圆筒8内经过过滤的空气通过出气管12进入透明储液筒2内的液体内,从而形成气泡。

储水盒13上端面安装加水管17,加水管17另一端贯穿侧板3延伸至侧板3后侧并安装加水筒18,加水筒18上端外表面套设帽盖19,打开帽盖19后,向加水筒18内加入水分,进而水分沿着加水管17流入储水盒13内,实现便捷向储水盒13内加水的目的。

储水盒13后端面下侧安装排水管15,排水管15另一端贯穿侧板3延伸至侧板3后侧并安装截止阀16,需要更换储水盒13内的水分时,打开截止阀16,进而储水盒13内的水分通过排水管15排出。

空心底座1前端面左侧等距开设多个透气孔,在空心底座1上开设透气孔,便于空心底座1与外界连通。

圆筒8下端呈环形等距安装三个支杆10,支杆10下端与空心底座1固定连接,支杆10实现对圆筒8的支撑。

透明储液筒2上端为开口状态,且透明储液筒2下端外表面固定限位圈,限位圈与空心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将限位圈与空心底座1固定连接,实现透明储液筒2与空心底座1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包括空心底座和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安装在侧板前端面下侧,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前侧等距安装三个圆筒,所述圆筒上端外表面安装筒盖,所述筒盖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内部下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侧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安装手柄,所述手柄上端贯穿筒盖延伸至空心底座上侧,所述空心底座上端面后侧等距安装三个透明储液筒,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安装储水盒,所述圆筒下端外表面安装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另一端安装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储水盒前端面上侧,所述储水盒后端面上侧安装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盒内部下侧,所述透明储液筒下端安装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另一端安装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圆筒下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上端面安装加水管,所述加水管另一端贯穿侧板延伸至侧板后侧并安装加水筒,所述加水筒上端外表面套设帽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盒后端面下侧安装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贯穿侧板延伸至侧板后侧并安装截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底座前端面左侧等距开设多个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下端呈环形等距安装三个支杆,所述支杆下端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储液筒上端为开口状态,且透明储液筒下端外表面固定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空心底座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的打气泡泡机,包括空心底座和侧板,所述空心底座安装在侧板前端面下侧,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前侧等距安装三个圆筒,所述空心底座上端面后侧等距安装三个透明储液筒,所述空心底座内部安装储水盒,所述圆筒下端外表面安装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另一端安装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储水盒前端面上侧,所述储水盒后端面上侧安装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另一端延伸至储水盒内部下侧,所述透明储液筒下端安装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另一端安装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另一端安装在圆筒下端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浸湿空气流中的灰尘,防灰尘进入透明储液筒内。

技术研发人员:韩新华;杨文燕;赖日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爱乐游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