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形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2068发布日期:2020-08-28 17:2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曲形滑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曲形滑梯。



背景技术:

滑梯为体育活动器器械的一种,常见于游乐场中。生活中很多年轻人为寻求刺激,往往会将滑梯选择为锻炼勇气的对象,而现有的滑梯结构简单,给人游戏体验感较差,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形滑梯,具备轨道布局合理,提高刺激感和体验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曲形滑梯,包括进口平台、出口平台、立柱、皮筏与滑梯本体,所述滑梯本体通过立柱撑固在进口平台与出口平台之间,所述皮筏放置在进口平台上,所述滑梯本体依次由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回旋段、第四管段、第五回旋段与第六管段组成,所述第六管段上远离第五回旋段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坡;所述第三回旋段包括第一进出区、第一过渡区与第一回旋区;所述第五回旋段包括第二进出区、第二过渡区与第二回旋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回旋段、第四管段、第五回旋段与第六管段的高度依次降低。

优选的,所述第三回旋段与第五回旋段以滑梯本体的中心线为轴设置在滑梯本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进口平台上对应在滑梯本体的进入口处设置有门禁。

优选的,所述皮筏可坐四个人,且其上设置有安全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滑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高度落差变化,使得游客穿梭在滑梯中,给人的刺激感和体验感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梯整体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梯整体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梯整体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梯整体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回旋段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回旋段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皮筏、2-滑梯本体、21-第一管段、22-第二管段、23-第三回旋段、23.1-第一进出区、23.2-第一过渡区、23.3-第一回旋区、24-第四管段、25-第五回旋段、25.1-第二进出区、25.2-第二过渡区、25.3-第二回旋区、26-第六管段、3-出口坡、4-立柱、5-进口平台、6-出口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曲形滑梯,包括进口平台5、出口平台6、立柱4、皮筏1与滑梯本体2,滑梯本体2通过立柱4撑固在进口平台5与出口平台6之间,皮筏1放置在进口平台5上,进口平台5高于地面,其侧面设置有楼梯,皮筏1可坐四个人,且其上设置有安全带,进口平台5上对应在滑梯本体2的进入口处设置有门禁,游客进入滑梯本体2之间,需要管理人员确认游客在皮筏1绑好安全带后才会打开门禁,滑梯本体2依次由第一管段21、第二管段22、第三回旋段23、第四管段24、第五回旋段25与第六管段26组成,且第一管段21、第二管段22、第三回旋段23、第四管段24、第五回旋段25与第六管段26的高度依次降低,其中第三回旋段23与第五回旋段25以滑梯本体2的中心线为轴设置在滑梯本体2的两侧,第六管段26上远离第五回旋段25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坡3,当游客进入到滑梯本体2中时,利用高度落差变化,使得游客穿梭在滑梯本体2中,最后从出口坡3出来。

其中第三回旋段23包括第一进出区23.1、第一过渡区23.2与第一回旋区23.3,第一进出区23.1有两个端,一个端为进口连接着第二管段22,另一个端连接着第四管段24,第一过渡区23.2有两个,一个为游客经过第一进出区23.1之后过渡的地方,另一个为游客进入第一进出区23.1之前过渡的地方,而第一回旋区23.3利用弯道特性,使得游客滑动方向改变。

其中第五回旋段25包括第二进出区25.1、第二过渡区25.2与第二回旋区25.3,第二进出区25.1有两个端,一个端为进口连接着第四管段24,另一个端连接着第六管段26,第二过渡区25.2有两个,一个为游客经过第二进出区25.1之后过渡的地方,另一个为游客进入第二进出区25.1之前过渡的地方,而第二回旋区25.3利用弯道特性,使得游客滑动方向改变。

工作原理:该双曲形滑梯使用时,游客登上进口平台5,然后坐上皮筏1绑定好安全带,接着管理人员确认游客在皮筏1绑好安全带后才会打开门禁,并推动至进入滑梯本体2中,依次经过第一管段21、第二管段22、第三回旋段23、第四管段24、第五回旋段25与第六管段26,最后从出口坡3出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曲形滑梯,包括进口平台(5)、出口平台(6)、立柱(4)、皮筏(1)与滑梯本体(2),所述滑梯本体(2)通过立柱(4)撑固在进口平台(5)与出口平台(6)之间,所述皮筏(1)放置在进口平台(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本体(2)依次由第一管段(21)、第二管段(22)、第三回旋段(23)、第四管段(24)、第五回旋段(25)与第六管段(26)组成,所述第六管段(26)上远离第五回旋段(25)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坡(3);所述第三回旋段(23)包括第一进出区(23.1)、第一过渡区(23.2)与第一回旋区(23.3);所述第五回旋段(25)包括第二进出区(25.1)、第二过渡区(25.2)与第二回旋区(2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形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21)、第二管段(22)、第三回旋段(23)、第四管段(24)、第五回旋段(25)与第六管段(26)的高度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形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回旋段(23)与第五回旋段(25)以滑梯本体(2)的中心线为轴设置在滑梯本体(2)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形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平台(5)上对应在滑梯本体(2)的进入口处设置有门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曲形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皮筏(1)可坐四个人,且其上设置有安全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曲形滑梯,包括进口平台、出口平台、立柱、皮筏与滑梯本体,所述滑梯本体通过立柱撑固在进口平台与出口平台之间,所述皮筏放置在进口平台上,所述滑梯本体依次由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回旋段、第四管段、第五回旋段与第六管段组成,所述第六管段上远离第五回旋段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坡;所述第三回旋段包括第一进出区、第一过渡区与第一回旋区;所述第五回旋段包括第二进出区、第二过渡区与第二回旋区。本实用新型,滑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高度落差变化,使得游客穿梭在滑梯中,给人的刺激感和体验感大大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黎结彩;田高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大新游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