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6859发布日期:2020-07-29 03: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举重护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举重(weightlifting)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虽然早在1987年世界举重锦标,举重运动员要完成两个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同时举重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运动员将杠铃抓举起时,要保证手掌和杠铃杆间的摩擦,然而手掌在用力时会出汗,潮湿的手掌摩擦系数会降低,在举重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的举重运动中,通常会使用举重手套,利用手套提高与杠铃杆的摩擦系数,但手套的包裹会使运动员手掌出汗程度增加,同时手套需要保证与手掌的连接足够紧固,从而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具有在对运动员手掌保证足够摩擦的同时尽量减少手套的覆盖面积且保证连接紧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防护装置和紧固装置,手套本体呈单面人类手掌无手指状,防护装置包括透气网、耐磨垫和点胶块,手套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手套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耐磨垫位于手套本体的易于外物接触的部位,耐磨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点胶块,紧固装置包括压紧带、手指套和张紧带。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腕,护腕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压紧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套本体底部的护腕,在对手腕进行防护的同时方便手套本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压紧带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护腕的表面,压紧带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公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连接于护腕侧壁的压紧带对手腕进行缠绕,从而将手套本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压紧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母贴,公贴的表面滑动粘接有母贴,压紧带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标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公贴和母贴的滑动粘接,从而便于压紧带的缠绕固定。

进一步地,手套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手指套,手指套呈空心无上下底面的圆柱状,两个手指套的相对面侧壁固定连接有张紧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压紧带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垫,固定垫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滑层,固定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垫和防滑层分别滑动连接压紧带和手腕背面,从而对防护套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防护套的下端与手套本体的表面适配,防护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护指套,护指套的开口与手指套的分布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护指套将手指套未能保护的手指前段进行包裹防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单面的手套本体,并在手套本体两侧分别连接防滑装置和手指套,利用透气网、耐磨垫和点胶块等保证手掌的摩擦,通过压紧带缠绕手腕和手指套套接手指,将手套本体固定,从而具有对运动员手掌保证足够摩擦的同时尽量减少手套的覆盖面积且保证连接紧固的特点;

2、通过设置额外的防护套和护指套对手掌进行覆盖,利用固定垫和防滑层分别滑动连接压紧带和手腕的背面,对防护套进行固定,从而具有在必要场合对手掌进行全覆盖保护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背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2、透气网;3、耐磨垫;4、点胶块;5、压紧带;6、手指套;7、张紧带;8、护腕;9、公贴;10、母贴;11、标签;12、固定垫;13、防滑层;14、防护套;15、护指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如图1-3所示,包括手套本体1、防护装置和紧固装置,手套本体1呈单面人类手掌无手指状,防护装置包括透气网2、耐磨垫3和点胶块4,手套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2,手套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3,耐磨垫3位于手套本体1的易于外物接触的部位,耐磨垫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点胶块4,紧固装置包括压紧带5、手指套6和张紧带7;

如图1-3所示,手套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腕8,护腕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压紧带5,压紧带5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护腕8的表面,压紧带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公贴9,压紧带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母贴10,公贴9的表面滑动粘接有母贴10,压紧带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标签11;

如图1-3所示,手套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手指套6,手指套6呈空心无上下底面的圆柱状,两个手指套6的相对面侧壁固定连接有张紧带7,压紧带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垫12,固定垫12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滑层13,固定垫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14,防护套14的下端与手套本体1的表面适配,防护套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护指套15,护指套15的开口与手指套6的分布适配。

通过设置单面的手套本体1,并在手套本体1两侧分别连接防滑装置和手指套,利用透气网2、耐磨垫3和点胶块4等保证手掌的摩擦,通过压紧带5缠绕手腕和手指套6套接手指,将手套本体1固定,从而具有对运动员手掌保证足够摩擦的同时尽量减少手套的覆盖面积且保证连接紧固的特点;

通过设置额外的防护套14和护指套15对手掌进行覆盖,利用固定垫12和防滑层13分别滑动连接压紧带5和手腕的背面,对防护套14进行固定,从而具有在必要场合对手掌进行全覆盖保护的特点。

工作原理:

将制备好的手套的护腕8余手腕的内壁对齐,将手套本体1与手掌对齐,将手指穿过手指套6,将压紧带5缠绕紧手腕,使得公贴9与母贴10粘接,使得标签11暴露在外,从而具有对运动员手掌保证足够摩擦的同时尽量减少手套的覆盖面积且保证连接紧固的特点;当遇到特殊情况事,将压紧带5松开,再将固定垫12置于手腕背部与压紧带5之间,使得防护套14与手掌背面对齐,将压紧带5收紧,使得手指前端被护指套15包裹,从而具有在必要场合对手掌进行全覆盖保护的特点。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防护装置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呈单面人类手掌无手指状,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透气网(2)、耐磨垫(3)和点胶块(4),所述手套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2),所述手套本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3),所述耐磨垫(3)位于手套本体(1)的易于外物接触的部位,所述耐磨垫(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点胶块(4),所述紧固装置包括压紧带(5)、手指套(6)和张紧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护腕(8),所述护腕(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压紧带(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带(5)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护腕(8)的表面,所述压紧带(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公贴(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带(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母贴(10),所述公贴(9)的表面滑动粘接有母贴(10),所述压紧带(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标签(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手指套(6),所述手指套(6)呈空心无上下底面的圆柱状,两个所述手指套(6)的相对面侧壁固定连接有张紧带(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带(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垫(12),所述固定垫(12)的表面固定连接防滑层(13),所述固定垫(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4)的下端与手套本体(1)的表面适配,所述防护套(1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护指套(15),所述护指套(15)的开口与手指套(6)的分布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防护装置和紧固装置,手套本体呈单面人类手掌无手指状,防护装置包括透气网、耐磨垫和点胶块,手套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透气网,手套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耐磨垫,耐磨垫位于手套本体的易于外物接触的部位,耐磨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点胶块,紧固装置包括压紧带、手指套和张紧带。该举重运动用防护手套,通过设置单面的手套本体,并在手套本体两侧分别连接防滑装置和手指套,利用透气网、耐磨垫和点胶块等保证手掌的摩擦,通过压紧带缠绕手腕和手指套套接手指,将手套本体固定,从而具有对运动员手掌保证足够摩擦的同时尽量减少手套的覆盖面积且保证连接紧固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谌希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俊朗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