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拔河竞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1845发布日期:2021-07-27 13: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大象拔河竞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供大象拔河竞技比赛中使用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



背景技术: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是藏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西藏已有百年的历史。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该项目第一次被列为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大象拔河竞赛时,在参赛双方选拔相等对的人数,将软藤或布条两端分别系于双方队员的腰部或颈部,双方队员分别趴在中线的两端,头部向前,屁股相对,形象如乌龟。比赛开始后双方队员用力往己方前进,四肢不准离地,将对方拉过中线者获胜。

比赛时双方拉扯力较大,软藤或布条又较为纤细,人体腰部和颈部受力过大,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其次采用软藤或布条两端仅仅能捆绑一名队员,参赛人数少,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大象拔河竞技装置,拉绳采用可拆卸组合式结构,可根据场地调节总绳长,根据参赛人数调节分支绳的数量;设计有保护参赛者腰背的背带结构,可减少竞技劳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包括长度可调的主绳体,所述主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一根分支绳;所述分支绳的末端连接有背负装置,背负装置包括分别与腰部、肩部配合的腰带和肩带。

上述方案中,主绳体采用长度可调式结构,使装置能适用于不同规模大小场地使用。主绳体两端通过连接环可连接多个分支绳,每个分支绳对应一个参赛者,可根据竞技需求增加分支绳数量,有效增加参与性和趣味性。装置设置与人体腰背部配合的背负装置,能避免竞技时身体局部受力过大,带来的运动损伤,可有效减少竞技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主绳体由至少两根分支绳依次串联而成,分支绳两端设有挂扣i,挂扣i之间通过连接环连接。可根据场地大小选用不同数量的分支绳串联构成主绳体,分支绳之间通过挂扣实现快速简单的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主绳体包括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拉绳,拉绳内端设有挂扣ii,拉绳绳体上设有等间距的挂环,所述拉绳内端向后弯折并通过挂扣ii挂钩于挂环,左右两根拉绳弯折部分相互挂套牵引。两侧拉绳向内一端相互缠绕后弯折,并通过挂扣ii挂钩于适宜的挂环上,挂扣于越后方的挂环,主绳体的长度越短。

进一步的,所述背负装置还包括贴合于人体背部的背垫,所述背垫上部与肩带连接,底部与腰带背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腰带、肩带设有可调节捆绑松紧度的连接扣,腰带两端通过连接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设置长度可调的主绳体,使装置能适用于不同规模大小的场地使用;而主绳体两端可连接多个分支绳,每个分支绳对应一个参赛者,可根据竞技需求增减参赛者数量,增加竞技运动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同时,装置设置有背负装置,能对肩部和腰部进行较好的保护,减少竞技风险和身体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背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号标识:1、主绳体,11、拉绳,12、挂扣ii,13、挂环,2、连接环,3、分支绳,4、背负装置,41、腰带,42、肩带,43、背垫,44、连接扣,5、挂扣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如附图1、2所示,其主体包括主绳体1、连接环2、分支绳3、背负装置4。主绳体1由2根分支绳3串联而成,前后两根分支绳3通过连接环2连接,分支绳3两端设置可挂钩于连接环2的挂扣i5。主绳体1两端的挂扣i5分别连接有连接环2,该连接环2上同时连接有3条分支绳3,每条分支绳3末端连接有背负装置4。则如附图1所示,装置可供6名参赛者同时参赛。

如附图3所示,背负装置4包括腰带41、肩带42、背垫43、连接扣44,腰带41可拆卸捆绑于腰部。背垫43底部与腰带41背侧连接,内侧贴合人体背部。肩带42挂设于肩膀上,并连接背垫43上端与腰带41前侧。背垫43的背侧设置可供挂扣i5挂钩的挂槽。腰带41、肩带42设有连接扣44,通过连接扣44可调节腰带41、肩带42的松紧度,提高舒适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主绳体1由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拉绳11构成,拉绳11内端设置挂扣ii12,绳体上设有等间距的挂环13,内端向后弯折可通过挂扣ii12挂钩于挂环13上,如附图4、5所示。挂扣ii12挂于不同的挂环13上,会导致拉绳11长度改变。

左右两根拉绳11向后弯折的部分相互挂套,使左右两根拉绳1连接成主绳体1。两侧拉绳11尾端连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上可挂接多根分支绳3,以适用于不同的参赛人数。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时,先根据场地调节主绳体1长度,然后根据参赛人数安装分支绳3。参赛者穿上背负装置4,并将分支绳3尾端挂钩于背负装置4,用红绳或挂件标记主绳体1中部作为裁定标,即可使用装置进行竞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度可调的主绳体(1),所述主绳体(1)两端设置有连接环(2),连接环(2)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一根分支绳(3);所述分支绳(3)的末端连接有背负装置(4),背负装置(4)包括分别与腰部、肩部配合的腰带(41)和肩带(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绳体(1)由至少两根分支绳(3)依次串联而成,分支绳(3)两端设有挂扣i(5),挂扣i(5)之间通过连接环(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绳体(1)包括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拉绳(11),拉绳(11)内端设置挂扣ii(12),拉绳(11)绳体上设有等间距的挂环(13),所述拉绳(11)内端向后弯折并通过挂扣ii(12)挂钩于挂环(13),左右两根拉绳(11)弯折部分相互挂套牵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装置(4)还包括贴合于人体背部的背垫(43),所述背垫(43)上部与肩带(42)连接,底部与腰带(41)背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41)、肩带(42)设有可调节捆绑松紧度的连接扣(44),腰带(41)两端通过连接扣(4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大象拔河竞技装置,包括长度可调的主绳体,所述主绳体两端设置有连接环,连接环上至少可拆卸连接有一根分支绳;所述分支绳的末端连接有背负装置,背负装置包括分别与腰部、肩部配合的腰带和肩带。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象拔河竞技装置,拉绳采用可拆卸组合式结构,可根据场地调节总绳长,根据参赛人数调节分支绳的数量,并设计有保护参赛者腰背的背带结构,可减少竞技劳损。

技术研发人员:郭震;王光;陈昌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