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腕训练分指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65103发布日期:2022-03-09 02: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可翻腕训练分指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


背景技术:

2.卒中又称中风,即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极性疾病。卒中的主要症状为面瘫、肌无力、言语困难等。卒中患者多有肢体偏瘫,部分患者由于缺乏及时的康复治疗,患肢出现上、下肢肌肉痉挛,严重时关节粘连,手足甚至畸形。分指板是一种训练手指分开和伸展、保持手指于正确功能位的器械,是专门针对中风病人的康复器械。对于中风病人并不只需要训练手指分开和伸展、保持手指于正确功能,还需要进行翻腕训练才能恢复到正常生活的标准;现有技术中的分指板只能训练手指分开和伸展、保持手指于正确功能,对于病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下端固定;当患者穿戴分指板时,固定大鱼际、小鱼际下端的分指板下端会顶压住病人腕部使病人无法进行翻腕动作,即腕部无法进行腕背屈、腕跖屈、桡偏、尺偏、旋内和旋外等动作;实际上分指板真正作用的是病人上半手掌,即大鱼际以上,对于病人下半手掌的限制对于训练手指分开和伸展、保持手指于正确功能的帮助寥寥无几;所以病人无法翻腕训练并不是分指板发生作用的必要牺牲;另外,病人的手掌有大小,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分指板并不能一块分指板适配各种病人的大小;本发明就是基于上述问题而专门提出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包括扇形板和束缚带;扇形板下端设有弧形缺口,以扇形中心圆周均布有若干穿板孔;束缚带有16条,其中长束缚带2条,短束缚带14条;每条束缚带中部设有若干穿孔件;穿孔件穿过穿板孔后螺纹连接有固带件;固带件紧贴扇形板;每条束缚带背向穿孔件环绕,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长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掌虎口到小鱼际的部位;短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
5.优选的,扇形板单侧沾覆有与扇形板相匹配的软垫;穿孔件从扇形板软垫侧穿过穿板孔后与固带件相连。
6.优选的,弧形缺口朝向束缚带一侧的边缘设有倒角。
7.优选的,穿孔件为圆筒状,外壁与穿板孔相匹配,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带件为台阶轴,小径段设有与穿孔件内壁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大径段大于穿板孔。
8.优选的,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扭动板。
9.优选的,扭动板为半圆环形;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与扭动板相匹配的卡位槽;卡位槽为半圆环形,端部与扭动板端部铰接。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包括扇形板和束缚带;扇形板下端为弧形缺口;扇形板表面圆周分布有穿板孔;束缚带中部设有穿孔件;穿孔件能够穿过穿板孔与固带件螺纹连接;束缚带两端可通过魔术贴相连;束缚带的设置位置分别针对病
人掌心、病人各个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穿戴本发明的病人能够在保持手指分开、伸展的状态下进行翻腕训练,从而加快病人的恢复进程;另外,本发明第一次穿戴时,需要给各个穿孔件选择合适的穿板孔以适配病人手掌情况;之后的穿戴就直接使用魔术贴,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11.图1是病人手掌穿戴好本发明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后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本发明可翻腕训练分指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除去固带件的束缚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固带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扇形板、11.弧形缺口、12.穿板孔、13.软垫、2.束缚带、21.长束缚带、22.短束缚带、23.穿孔件、24.固带件、241.扭动板、242.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2.实施例:参见图1-5,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包括扇形板和束缚带;扇形板下端设有弧形缺口,以扇形中心圆周均布有若干穿板孔;扇形板在病人穿戴时弧形缺口朝向病人的腕口;缺少弧形缺口的扇形板并不影响手指分开和伸展,反而可以避免扇形板下端对病人进行翻腕训练造成阻碍;另外,病人手掌的大小各有不同,但均是伸展后的手指轴向均是通过手掌上部的一点;穿戴时只需把该点与扇形板中心相接近,就可以适配不同大小的手掌;束缚带有16条,其中长束缚带2条,短束缚带14条;每条束缚带中部设有若干穿孔件;穿孔件穿过穿板孔后螺纹连接有固带件;固带件紧贴扇形板;穿孔件与固带件相互配合,通过穿过穿板孔的螺纹连接把束缚带与扇形板连接起来;每条束缚带背向穿孔件环绕,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进而固定手掌的不同部位以使手指分开、伸展;长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掌虎口到小鱼际的部位;短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长束缚带用于束缚手掌掌心部位,一方面与端束缚带配合使手指能够完全分开、伸展,另一方面长束缚带之间相互配合使手掌掌心完全贴在扇形板上;而短束缚带自身分别束缚各个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使各个手指均能伸展,并保持分开状态。
13.扇形板单侧沾覆有与扇形板相匹配的软垫;穿孔件从扇形板软垫侧穿过穿板孔后与固带件相连;这样,在穿戴本发明时,手指和掌心均能与软垫相贴,增加病人穿戴时的舒适感。
14.弧形缺口朝向束缚带一侧的边缘设有倒角,以贴合病人翻腕训练时的皮肤,增加舒适感。
15.穿孔件为圆筒状,外壁与穿板孔相匹配,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带件为台阶轴,小径段设有与穿孔件内壁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大径段大于穿板孔;固带件的小径段与穿孔件内壁相配合,大径段避免穿孔件被拔出,进而确保手指的分开、伸展。
16.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扭动板;扭动板能够带动固带件转动,便于固定穿孔件。
17.扭动板为半圆环形;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与扭动板相匹配的卡位槽;卡位槽为半圆环形,端部与扭动板端部铰接;扭动板可以立起带动固带件转动,也可以平置隐藏到卡
位槽内;在翻腕训练的间隙,病人可以把穿戴本发明的手腕平稳地放到平面休息,以保护病人手腕。
18.本发明的穿戴及翻腕训练方法:因为病人手掌大小各有不同,所以第一次穿戴需要根据病人手掌大小确定各个穿孔件和固带件的位置,即各个束缚带的位置;首先给病人手掌相应部位通过魔术贴套上束缚带;比如掌心处套上两条长束缚带,各个手指靠近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位置均套上短束缚带;各个束缚带的穿孔件均在掌心一侧;然后把病人的各个手指分开、伸展,使各个穿孔件均能穿过适合的穿板孔,依次使用固带件对长束缚带上的穿孔件、短束缚带上的穿孔件进行螺纹连接;这样做的原因是,病人掌心位置固定,则各个手指才能确保得到伸展;这样,病人第一次穿戴完成;病人第一次穿戴是为了适配病人手掌而进行的过程,并不是每次穿戴均需要如第一次穿戴过程;之后的穿戴只需要通过魔术贴使束缚带对手掌各个部位形成连接关系即可;同样病人脱去本发明,并不需要第一次穿戴的逆过程,只需要打开魔术贴即可;病人穿戴好本发明后,手指处于分开、伸展状态;由于扇形板下端有弧形缺口;病人可以在穿戴本发明的情况下翻腕而不会遭到阻碍,以进行翻腕训练;当病人在翻腕训练后需要休息时,本发明可使病人在保持手指分开、伸展状态的情况下把手部、腕部放在一个平面上,以使病人腕部快速恢复,保护患者腕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板和束缚带;扇形板下端设有弧形缺口,以扇形中心圆周均布有若干穿板孔;束缚带有16条,其中长束缚带2条,短束缚带14条;每条束缚带中部设有若干穿孔件;穿孔件穿过穿板孔后螺纹连接有固带件;固带件紧贴扇形板;每条束缚带背向穿孔件环绕,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长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掌虎口到小鱼际的部位;短束缚带设置位置对应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扇形板单侧沾覆有与扇形板相匹配的软垫;穿孔件从扇形板软垫侧穿过穿板孔后与固带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所述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弧形缺口朝向束缚带一侧的边缘设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穿孔件为圆筒状,外壁与穿板孔相匹配,内壁设有内螺纹;固带件为台阶轴,小径段设有与穿孔件内壁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大径段大于穿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扭动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其特征在于:扭动板为半圆环形;固带件大径段端部设有与扭动板相匹配的卡位槽;卡位槽为半圆环形,端部与扭动板端部铰接。

技术总结
一种可翻腕训练分指板,包括扇形板和束缚带;扇形板下端为弧形缺口;扇形板表面圆周分布有穿板孔;束缚带中部设有穿孔件;穿孔件能够穿过穿板孔与固带件螺纹连接;束缚带两端可通过魔术贴相连;束缚带的设置位置分别针对病人掌心、病人各个手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穿戴本发明的病人能够在保持手指分开、伸展的状态下进行翻腕训练,从而加快病人的恢复进程;另外,本发明第一次穿戴时,需要给各个穿孔件选择合适的穿板孔以适配病人手掌情况;之后的穿戴就直接使用魔术贴,十分方便。十分方便。十分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兖庚深 高冉 史卫东 龚广峰 肖释 李丹 赵珂 王位 栾炯 王曼曼 孔文哲 王祥真 周祥伟 张珂畅 谢碧波 徐占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兖庚深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