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4485发布日期:2021-12-04 09:5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膝关节手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各种疾病导致膝关节毁损病变的重要手段,对于术后患者来说,由于腿部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容易出现下肢僵硬、伸展不灵活的后遗症,从而导致肌肉萎缩,影响以后的行动能力,所以在术后的早期,患者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恢复步行能力,使得手术的最终疗效获得较好的效果。然而现有的腿部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大都为被动的康复训练,不能以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考虑腿部的康复训练强度,很容易对患者造成再次伤害,难以达到康复训练效果,且现有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动康复训练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患者可根据自身的腿部康复训练效果适当的调整康复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强度,满足于患者的不同康复阶段的训练需求。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滑轮条、放置脚掌的平台和多个滑轮,所述的滑轮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平台的下方,多个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滑轮条转动连接,所述的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的平台上设置有训练强度调节机构。
5.作为优选,所述的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跟固定座与脚掌固定环,所述的脚跟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一端,所述的脚掌固定环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另一端。
6.作为优选,所述的脚掌固定环包括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所述的第一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条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7.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固定条、所述的第二固定条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扣,所述的平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的固定扣的数量,所述的固定扣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孔相扣合,将所述的脚掌固定环与所述的平台相固定,使得所述的脚掌固定环与所述的脚跟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可调。
8.作为优选,所述的训练强度调节机构包括配重块,所述的平台与所述的滑轮条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的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所述的滑轮为橡胶发泡轮。
9.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轮条的数量为四根,且两根所述的滑轮条为一组,两组所述的滑轮条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滑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的滑轮条转动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滑轮条之间设置有滑轮拆装装置。
11.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轮拆装装置包括复位弹簧与手拉块,所述的手拉块与所述的转轴相固定,所述的转轴水平穿过所述的滑轮和所述的滑轮条,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转轴可相对转动,每组所述的滑轮条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手拉块上,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手拉块盖在所述的凹槽上。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轮条的中部为水平部,所述的滑轮条的两端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部。
13.作为优选,所述的平台上铰接有助推杆。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平台与滑轮条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配重块,通过增加配重块的重量来增加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康复训练强度;在平台上铰接有助推杆,在患者前期的康复训练中,腿部力量不足,可利用手臂拉动助推杆带动装置前进;且由于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滑轮的损耗比较严重,所以在滑轮条与滑轮之间设置有滑轮拆装装置,可方便的更换滑轮,省时、省力;通过调节设置在平台上的脚掌固定环的大小、脚掌固定环与脚跟固定座的距离,使得该装置可更好的适应患者的脚掌大小,适应性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

4所示,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滑轮条2、放置脚掌的平台3和多个滑轮1,滑轮条2设置在平台3的下方,滑轮条2的数量为四根,且两根滑轮条2为一组,两组滑轮条2分别固定在平台3的两侧,多个滑轮1通过转轴71与滑轮条2转动连接,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脚部固定装置,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跟固定座4与脚掌固定环5,脚跟固定座4固定设置在平台3的一端,脚掌固定环5固定在平台3的另一端,脚掌固定环5包括第一固定条51与第二固定条52,第一固定条51、第二固定条5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扣53,平台3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31,固定块3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32,固定孔32的数量大于固定扣53的数量,固定扣53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孔32相扣合,将脚掌固定环5与平台3相固定,且可根据患者的脚掌长度调节脚掌固定环5与脚跟固定座4的距离,第一固定条51与第二固定条52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平台3上设置有训练强度调节机构,训练强度调节机构包括配重块61,平台3与滑轮条2之间设置有空腔6,配重块61设置在空腔6内,在康复训练中,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感受以此来调整腿部的康复训练强度,即适当的增加配重块61的重量,即可增加滑轮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此来增加患者的康复训练强度,滑轮1为橡胶发泡轮,橡胶发泡轮的材质较软,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可减小滑轮1与地面的碰撞、训练过程中的颠簸,防止患者的腿部在康复训练中受到二次伤害,且橡胶发泡轮相比较普通的滑轮1与
地面的摩擦系数更大,即增加同样的配重块61重量,橡胶发泡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大。
21.在上述实施例中,滑轮1与滑轮条2之间设置有滑轮拆装装置,滑轮拆装装置包括复位弹簧7与手拉块8,手拉块8与转轴71相固定,转轴71水平穿过滑轮1和滑轮条2,滑轮1与转轴71可相对转动,每组滑轮条2的外侧设置有凹槽21,复位弹簧7设置在凹槽21内,复位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手拉块8上,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凹槽21内,手拉块8盖在凹槽21上,患者经常使用此训练装置对腿部进行恢复训练,使得滑轮1的磨损较为严重,需要经常更换,当需要更换滑轮1时,只需手动拉动手拉块8,将转轴71从滑轮1中拉出来,此时复位弹簧7被拉开,磨损的滑轮1会自然脱落,将新的滑轮1放置在滑轮条2中间,松开手拉块8,复位弹簧7带动转轴71穿过滑轮1,滑轮1更换完成。
22.在上述实施例中,滑轮条2的中部为水平部,滑轮条2的两端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部,且在平台3上铰接有助推杆33,在患者前期的康复训练中,腿部力量不足,可利用手臂推动助推杆33,带动腿部进行康复训练。
2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条、放置脚掌的平台和多个滑轮,所述的滑轮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平台的下方,多个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滑轮条转动连接,所述的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脚部固定装置,所述的平台上设置有训练强度调节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部固定装置包括脚跟固定座与脚掌固定环,所述的脚跟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一端,所述的脚掌固定环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掌固定环包括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所述的第一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一侧,所述的第二固定条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的第二固定条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条、所述的第二固定条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扣,所述的平台的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的固定块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的固定扣的数量,所述的固定扣分别与其对应侧的固定孔相扣合,将所述的脚掌固定环与所述的平台相固定,使得所述的脚掌固定环与所述的脚跟固定座之间的距离可调。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强度调节机构包括配重块,所述的平台与所述的滑轮条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的配重块设置在所述的空腔内,所述的滑轮为橡胶发泡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条的数量为四根,且两根所述的滑轮条为一组,两组所述的滑轮条分别固定在所述的平台的两侧,每个所述的滑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的滑轮条转动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滑轮条之间设置有滑轮拆装装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拆装装置包括复位弹簧与手拉块,所述的手拉块与所述的转轴相固定,所述的转轴水平穿过所述的滑轮和所述的滑轮条,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转轴可相对转动,每组所述的滑轮条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手拉块上,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手拉块盖在所述的凹槽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条的中部为水平部,所述的滑轮条的两端为向上弯曲的弧形部。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上铰接有助推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腿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滑轮条、放置脚掌的平台和多个滑轮,滑轮条固定设置在平台的下方,多个滑轮与滑轮条转动连接,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脚部固定装置,平台上设置有训练强度调节机构;优点是增加配重块的重量可增加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的强度,以满足患者不同康复阶段的康复训练强度;在平台上铰接有助推杆,在患者前期的康复训练中,腿部力量不足,可利用手臂拉动助推杆带动装置前进;且由于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滑轮的损耗比较严重,所以在滑轮条上设置有滑轮拆装装置,可方便的更换滑轮,省时、省力;通过调节设置在平台上的脚掌固定环的大小、脚掌固定环与脚跟固定座的距离,使得该装置可更好的适应患者的脚掌大小。脚掌大小。脚掌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 程海鹰 周建平 钱学群 毛丹旦 王珍珍 范青春 陈连波 吴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18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