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4080529发布日期:2023-05-06 23: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骨科创伤恢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2、例如公开号为cn114344827b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创伤骨科护理用锻炼恢复装置,包括底座和导杆,所述导杆横向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所述导杆两侧的所述底座侧边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撑,所述底座顶部铰接有支板,所述导杆中部外侧横向滑动配合有同步块,该同步块与所述支板之间铰接有传动臂,两组所述斜撑外部均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有约束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支撑患者骨盆位置髋关节进行弯腰屈伸动作的支板,并在腰部带动支板进行屈伸活动的同时连带实现两组约束架支撑大腿进行的髋关节外展内收活动,以周期性同步实现骨盆的多角度活动锻炼,改善现有活动方式角度单一的弊端,提高康复锻炼效果。

3、上述装置虽然可以实现骨盆的多角度活动锻炼,改善现有活动方式角度单一的弊端,但患者在进行恢复训练动作时,支板受胸部顶推带动同步块运动时,同步块与腿部的接触位置处会产生相对滑动,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易造成腿部与同步块接触位置产生损伤,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不利于患者的长期使用,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在使用时,同步块与腿部的接触位置处会产生相对滑动,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易造成腿部与同步块接触位置产生损伤,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不利于患者的长期使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上安装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上安装有推把、开合部件,所述开合部件上安装有用于承接患者腿部的支撑辊,所述推把受力后通过传动部件驱动开合部件开合,所述设备箱上安装有用于限位所述推把的限位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设备箱内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上呈周圈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端面齿,所述设备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端面齿相适配,所述设备箱内转对连接有与所述第四齿轮相适配的第五齿轮;所述推把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五齿轮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设备箱外;所述开合部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的两个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贯穿并延伸至所述设备箱外,所述支撑管上固定套接有多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与所述支撑辊转动套接,所述支撑辊上呈周圈均匀排布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为半球形,若干所述凸起由所述支撑辊中部向两侧直径逐渐增大。

4、优选地,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底部高于所述设备箱的顶部。

5、优选地,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弯曲部。

6、优选地,所述设备箱远离所述座椅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设备箱远离所述座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7、优选地,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固定板上卡接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杆。

8、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限位杆上固定套接有橡胶圈。

9、优选地,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橡胶圈上开设有凹槽。

10、优选地,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的加强筋。

12、优选地,所述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限位孔的限位螺栓。

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支撑辊、凸起,通过滚动摩擦,减小患者长时间多次训练时腿部与支撑辊接触位置产生摩擦损伤,通过设置凸起,患者的腿部在运动过程中与支撑辊发生与支撑辊轴向上的相对偏移时,会在直径较大的凸起的抵触作用下限位,避免患者腿部产生较大的轴向偏移,保障患者恢复训练的稳步进行,且在训练过程中还可通过凸起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挤压按摩,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15、通过设置推把、传动部件、开合部件,进行恢复训练时,患者先坐在座椅上,并将腿部放在多个支撑辊上,推动连接杆,连接杆通过第五齿轮、第四齿轮、第一固定轴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通过端面齿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端面齿同步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端面齿带动两个支撑管运动,两个支撑管通过连接管、支撑架、支撑辊带动患者腿部开合,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大腿带动髋关节外展内收活动,并通过腰部的弯曲配合以周期性同步实现骨盆的多角度活动锻炼,提高康复锻炼效果。

16、通过设置弯杆使患者可通过两手把持弯杆进而实现弯杆的推动与会拉,并避免弯杆推动过程中与患者胸部接触,造成患者的胸部挤压,影响患者呼吸,通过设置弯曲部对患者手部进行限位,避免患者训练过程中手部滑脱,影响连接杆、弯杆的限位稳定,使连接杆、弯杆与患者胸部发生冲击,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

17、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增加两个支撑管的可运动范围,并避免支撑管运动过程中与设备箱干涉,影响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限位杆、第一限位块对连接杆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其中,通过设置限位杆对连接杆向远离患者一侧的运动进行限制,避免患者在恢复训练初期腰部弯曲和腿部开合角度过大,造成组织拉伤,影响患者身体恢复。

18、通过设置斜面便于对初始状态下向靠近座椅一侧倾倒的连接杆进行支撑限位,通过设置橡胶垫、橡胶圈便于连接杆与限位杆、第一限位块接触时进行缓冲,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通过调节限位杆,使限位杆与不同位置处的限位槽卡接可对连接杆的运动范围进行调整,通过第二限位块与固定板的抵触提高限位杆的限位稳定性。

19、通过设置万向轮对连接管的底部进行支撑,提高万向轮的机动性,增加本装置的使用便捷性,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支撑架的支撑强度,结构简单实用,通过设置限位孔、限位螺栓,当不同患者使用本装置进行恢复训练时,可通过限位螺栓将连接管与不同位置处的限位孔进行限位,进而完成支撑辊支撑位置的调节,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底部高于所述设备箱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远离所述座椅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设备箱远离所述座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设备箱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固定板上卡接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限位杆上固定套接有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橡胶圈上开设有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的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限位孔的限位螺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科创伤用恢复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上安装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上安装有推把、开合部件,所述开合部件上安装有用于承接患者腿部的支撑辊,所述推把受力后通过传动部件驱动开合部件开合。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辊、凸起,通过滚动摩擦,减小患者长时间多次训练时腿部与支撑辊接触位置产生摩擦损伤,通过设置凸起,患者的腿部在运动过程中与支撑辊发生与支撑辊轴向上的相对偏移时,会在直径较大的凸起的抵触作用下限位,避免患者腿部产生较大的轴向偏移,保障患者恢复训练的稳步进行,且在训练过程中还可通过凸起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挤压按摩,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邸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